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设计恰当的化学学习目标:
怎样的教学目标是最为恰当的呢?一方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由此目标的难易而获得的诱因水平面,只有当两者控制在最佳状态时,由此而形成的成就动机感才最强,学生也因此对成就行为得到最好的强化,例如:教学氮气的化学性质时,给学生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从N2的结构入手,推导、掌握N2的化学性质.只要以后仍能即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成就行为将会进一步得到实施并予强化,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强烈.于是成就动机在逐步地强化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成果的参考。在化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一系列的知、情、意、行的化学实践活动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笔者从多年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实践出发,对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做好实验必须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化学用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相似文献
4.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只有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因此,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各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只有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因此,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各种思维方法的训练。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7.
8.
9.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实行了大规模改革,高考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不断地修改,学习方式由以前被动式、接受式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学习、生活与周围的一切,形成独特健全的个性与人格。让学生能体验战胜困难过程中的成功感、自豪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与完善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智力,而学生的智力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我们教师可以探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规律,并为此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其中发现、发展、展示其智力优势,开发其潜能,张扬其个性,从而发挥扬长教育的作用.现将自己探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标教材规律是实施扬长教育的依据 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我们的课标教材,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能力不同这一规律,将教材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分阶段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学生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和应付时代变化的各种能力.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时代要求的高质量的教育.而中学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智力,而学生的智力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我们教师可以探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规律,并为此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其中发现、发展、展示其智力优势,开发其潜能,张扬其个性,从而发挥扬长教育的作用。现将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只有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全面发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重点,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也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相似文献
20.
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