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代初,王力先生给北大学生开过“中国语言学史”,这门课的讲义后来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1963年第3期起连载),1980年,王力先生又将旧搞重新整理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这本《中国语言学史》是继岑辍祥先生在《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8)之后又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虽然它只是一本“简史”,但在当时与这一领域的其它著作,如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治学史》、张世禄的{中国音韵学史})甚至岑辍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相比,其观点之新、材料之富、体系之严密、研究之深入都达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了岑麒祥先生编著的《语言学史概要》(以下简称《概要》)。这是我国解放后出版的第一部语言学史,全书近30万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和外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状况,内容相当丰富。读了之后,受益不浅。但是,这本书也不是沒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虽然已经有同志对这本书发表过一些意见,可是有些问題还谈得不够,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全面评价这本书问題太大,而且也容易和別的同志的意见重复。这里只就编写语言学史的几个重要问題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以R.H.Robins、Esa Itkonen和Goran Malmqvist三家为代表的中国语言学史著述。西方语言学史家基于自身的语言观,其关于中国语言学史的论述往往有独特的发现。这三家对中国语言学研究学术态度的变化也反映出了西方学者认识这一研究传统的历程。梳理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具有语言史、学术史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言学在当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从语言学史在整个语言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从语言学史课程在国内各大学开设的现状与社会对它的迫切需要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开设语言学史课程、加强语言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还论述了国内各大学应该如何开设语言学史课程、中外语言学史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教材建设情况、语言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任务和方法、中外语言学史的分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百年来中国汉语言学史研究现状作出反思,在充分肯定百年间汉语言学史研究成就的同时,提出七点不无遗憾的地方:一、忽略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二、忽略其他领域的学者对汉语研究的成果,三、忽略语言学外部动因的研究,四、对语言学史中词汇学史的研究重视不够,五、忽视前瞻和富有建设性的学术倡议,六、忽略对语言本身重大课题和细节的深入研究,七、缺少统计式的深入系统研究。文章同时也提出了与此相关的、较有建议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系列论文之一,简述了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产生和早期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陈骙的《文则》这两部早期的修辞学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价值、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几乎是同中国的哲学、经学、文学等民族文化的发展,兴衰与共的。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字研究,更是建构我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石。然而,关于中国语言学的史学研究,却历来不为时人注目。其著述寥若晨星,且涉足范围狭窄,往往限于训诂、文字、音韵等方面的单科研究。直至近期以来,方有几部全面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专著面世。继1981年王力所著《中国语言学史》结集出书之后,1985年出版何九盈著《中国古代语言学史》,1987年又相继出版濮之珍著《中国语言学史》和胡奇光著《中国小学史》。这是清理我国语言学遗产、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学思札记九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札记体”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学术文体之一,应继承发扬;《申报》是迄今为止中国寿命最长的报纸,也是研究清末至民国时期汉语,特别是其词汇的渊薮,词汇学研究家应充分挖掘、利用;中国语言学界应重视“中国语言学思想史”、“汉语通语史”、“汉语方言史”这“三史”的开拓、建设,三史如果修成,则标志着中国语言学跃进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等等.  相似文献   

9.
《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不仅有着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某些重要学说精准的把握和恰当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其体现出来的语言学思想中包含着方先生基于对各种理论的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系列超前于同时代学者的汉语研究观念。因而,加强对方先生等前辈学者语言学思想及汉语研究观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理论语言学史,对我们今天科学地展开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相互关系"、"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相互联系"、"‘广义形态’论"三个方面对方光焘先生的语言学思想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语法研究的兴起与早期的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系列论文之一,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语法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的情况,重点评述了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四部早期的语法研究著作,分析和讨论了它们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语言学课程中的基础课和先行课。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本专业的态度,加大《现代汉语》课的教学力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注重汉语史和语言学史,把个人的学习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语言要简明等。  相似文献   

12.
《语言自迩集》是英国人威妥玛1867年编写出版的一部供西方人士学习汉语官话的教材,并明确表明它所教的是当时“通行于中国的首都及各大都会官场上的汉语口语”,是当时的北京音。这部三卷本的《语言自迩集》,既是一部高水平的汉语教材,又是130年前北京话的精彩实录文献,还是一部以当时北京话为描写对象的语言学专著,对于中国语言学史、北京话史和普通话史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语言学界对它却知之甚少,无人论及。本文报告《语言自迩集》所反映的北京口语语音系统及其若干特点,希望能引起同道注意,给威妥玛及其《语言自迩集》以科学评价和应有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最近出版我校历史系仓修良、魏德良两位副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最近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史学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和名家的好评。这是一部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观点新颖、自成一家的史学史专著。全书约四十六万字,分四编十九章,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专著中,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戴之麟是民国时期湖北钟祥的著名学者, 与赵鹏飞、关云门合称为"钟祥三怪"。戴之麟著有《楚辞补注疏》稿本12册计70余万字, 填补了《楚辞补注》专书研究近800年的空白, 在楚辞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戴之麟及其《楚辞补注疏》在楚辞学史上都有其不应忽视的地位。文章对《楚辞补注疏》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反对党八股》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论著的涉及面涵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广大的领域。作为杰出的现代中国语言大师,毛泽东著作本身又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典范,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语料基础。毛泽东不仅在其著作中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他的语言哲学,也发表了一些直接阐述其语言学思想的论著,《反对党八股》就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语言学观点的代表作。虽然这篇写于1942年的文章并没有使用现代语言学的专门术语和定义,但其具体内容却都是直接讨论语言问题的,并且,不论就基本观点还是思辨方式而言,《反对党八股》都可以说是在我国较早深入讨论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体现的语言观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被看做是政治史、革命史来展开,在新闻史研究的分期问题上存在引导偏向.反观成书于1927年的《中国报学史》,遵循“两条腿”思想,在以报刊为本体研究对象基础上讨论新闻事业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同时,作为我国第一部报刊研究专著,它的史学拓荒地位也可以对当今的中国报刊研究形成关照.本文借助对《中国报学史》的本体性和史料价值的论述,反思当前报刊史研究的本体思维承继和特殊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渗透张淑贤80年代似乎使中国的语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申小龙《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历史转折——中国文化语言学论略》(《语文导报》1987年第1期)的发表,一个新的名词“文化语言学”出现,并迅速在语言界引起争论。这股语言界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与“厚今薄古”是一致的。语言学的任务,归根结蒂,还是研究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是目前我国语言学的一项迫切的任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史著作。客观上它是起了“开荒斩草”的作用:对《汉语史稿》的意义,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评价的。但是,正是因为《汉语史稿》具有“开荒”的性质,它就不可能不有些缺点。特别是《汉语史稿》下册,《汉语词汇的发展》的缺欠较为明显。其中有些问题不论是从教材或者是从科学著述角度看都是亟待改进的。在这里,我们仅就《汉语词汇的发展》,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供王力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原本是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但早在四十年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就已开创性地运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文化,出版了《语言与文化》专论,形成了我国第一部文化语言学专著。马振亚、张振兴两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文化概说》(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一书可说是继《语言与文化》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文化语言学著作。《中国古代文化概说》(以下简称《概说》)  相似文献   

20.
王力,字了一,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大师。他长期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语言学专著三十多种,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王力从1922年起开始研究汉语浯法。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毕业论文《中国古文法》曾受到梁启超的好评。1936年王力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对1898年《马氏文通》以来某些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