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掖市虚拟水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忠  张继良 《统计研究》2008,25(5):65-70
 虚拟水战略是水资源社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应用地区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剔出外地调入品影响,通过本地完全需水系数,以及完全需水量与直接用水量比较,计算了张掖市产业间虚拟水的净转移以及区域虚拟水的调入调出,进一步构造了产业间虚拟水转移矩阵,清晰量化各产业间虚拟水的转移去向。结果表明,种植业及其他农业是虚拟水最大的净转移和输出部门,利用的水实际向制造业和畜牧业大量转移, 畜牧业又将种植业转移来的水大部分输出外地。通过量化经济部门之间对水资源需求的数量关联效应,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为张掖市水需求管理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虚拟水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1998-2013年水足迹时空分布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3年福建省的虚拟水总量丰富,呈上升趋势,虚拟水进出口贸易逐渐发达,居民对本地水资源的依赖度逐年降低.同时,福建省水足迹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闽南和闽中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足迹总量所占比重较大,且虚拟水对外贸易发达,而闽西、闽北和闽东的水资源自给率接近100%,虚拟水消费高度依赖本地水资源,这将给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人均水足迹虽然全局空间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局部空间相关性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在产业关联与跨区域绿色核算等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受到理论界日益密切的关注.文章重点阐述了Isard模型、Chenery-Moses模型、Biefler-Tiebout模型、Leontief模型、Leontief-Strout模型等五种“古典型”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数理框架,并系统比较了各模型的优劣势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摘  要:本研究以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结合水资源公报、中国环境年鉴等统计资料,对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消耗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这是对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重要应用之一。本研究结合200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2002年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分析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用水量及相应的用水系数,并分析了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相关关系;计算了产品的输入输出对水资源使用的具体影响。主要结论:(1)水资源消耗较大的部门为农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化学工业等部门;(2)各部门完全用水系数的差距相对直接用水系数较小,食品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部门对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较大;(3)我国水资源出口结构仍不够合理,水资源紧张局势总体上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直观地说就是在空间意义上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动态过程.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文章先介绍C&W后向关联、Rasmussen后向关联、虚拟消去法、净后向关联等四种后向关联,并利用中国1987、1990、1992、1995、1997、2000、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四种后向关联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就时序数值而言,C&W、Rasmussen后向关联比较稳定,而虚拟消去后向关联递增趋势明显,净关联方法的部门稳定性差别较大.就时序排序而言,四种后向关联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设计西部地区投入产出表 ,对西部地区间投入产出关系 ,西部地区环境污染与治理、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占用与保护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是一次投入产出技术在西部开发中应用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6,在投入方向上,蚌埠与阜阳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5.分析结果为皖北部分区域的经济整合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农业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制造和农产品流通服务等四环节构成的涉农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文章根据涉农产业体系的理念,结合投入产出表数据,经过调整合并,编制成了我国涉农产业投入产出表,为分析我国涉农产业的结构与关联状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亚雄  赵坤  王飞 《统计研究》2010,27(11):9-16
 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是研究国际竞争力、产业和贸易关联,直到气候变化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应用分析工具,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尽管我国的国际和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和应用在国内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信息中心参加研制了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亚洲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本文对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以及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进行系统介绍,并定义和系统梳理其基本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郑正喜 《统计研究》2015,32(8):27-36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非竞争型和区域间产业关联理论试图从产品异质性角度出发弥补传统竞争型产业关联理论的应用缺陷。但经分析表明,唯有将国外经济体以内生方式引入且满足封闭性条件的投入产出模型才能合理反映产业间的关联途径并提供产业关联效应的完整测度。这意味着产业关联分析应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为应用标准。鉴于此,本文首先论证了简化型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合理性,并兼顾可行性和时效性问题探讨了此类投入产出表的一种简化编制方案;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产业关联理论及其应用,基于简化型世界投入产出模型相应拓展了各种产业关联效应的测度方式、经济内涵及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环境扩展的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EE-MRIO)模型框架下,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使用EEBT和MRIO两种方法核算了全球7个区域的生产碳排放、消费碳足迹、国际贸易隐含碳以及净碳转移,揭示了国际贸易碳转移的全球图景和时间演变。研究结果为国际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知识讲座     
(接上期)(六)投入产出表的作用投入产出表在协调和细化国内生产总值三种核算方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投入产出在国民经济产业关联分析方面的应用。通过投入产出模型的一系列系数,可以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各行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产与需求关系等,揭示国民经济在各种经济活动运行中的连锁反应。如分析不同产品部门间直接与间接的相互耗用产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在碳足迹空间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RIO)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碳足迹相互影响模型,以便分析最终消费碳足迹在哪里的问题。计算和分析了2007年中国不同省份的碳足迹及其特征,并以江苏省为例对MRIO在碳足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从最终消费视角看中国人均碳足迹(国内部分)并不高,但不同省份间存在很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具有较高的人均碳足迹。就江苏省来看,其39%的碳足迹发生在省外地区,以河北、内蒙古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区以及河南、山东等农业及食品业较发达的省份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及其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投入产出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自 2 0世纪 6 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以来 ,经过国内学者几十年的努力 ,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但设计和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投入产出表 ,表的编制也实现了系列化和制度化。绝大多数的省份都编制了自己的投入产出表 ,而且在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对称模型等等 ,但是实际应用中进展较慢的是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和应用 ,除了区域性的比较成功的苏南苏北 ,疆南疆北投入产出模型外 ,至今尚未编制出一套全国范围内地区间的投入产出表。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DEA中的BC2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建立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模型,对西部地区11个省2003-2015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平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下降,但各地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通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具有较高的节水潜力.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来看,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西部地区很好地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节约,但是部分省份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并未建立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7.
廖明球 《统计研究》1987,4(1):35-37
一、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转化的构想静态模型建立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利用了投入产出表的横向平衡关系,即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总产品。要把静态模型转化为动态模型,也应该从投入产出表的横向平衡入手进行构想。依据列昂节夫投入产出动态模型的思想,把最终产品分成投资产品和最终净产品两部分,这样可以将投入产出表的横向平衡关系写成:中间产品 投资产品 最终净产品=总产品。这个平衡表达式,就是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信息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中国200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合并出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并据此进行依存度分析、感应力和影响力系数分析、虚拟消去分析等。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生重大影响,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区域间的经济关系特别复杂,因此在运用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很难以获得各部门统计数据的精确值.文章采用灰色计算方法提出了灰色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该方法可以使决策者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的有效范围,即当统计数据值不精确时也可以实现对地区间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和控制.模拟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尝试运用波士顿矩阵和区位商方法识别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的具体行业,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该识别方法具有有效性,且目前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国范围内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即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价值链高端的产业仍向东部集中.与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更适合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