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的感染力有大有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卷帙浩繁的《格萨尔》,出场人物上千,为什么单晁同的艺术形象对读者的感染力最大呢?因为,文学作品主要是写人的,而任何人都有他较独特的与众不太相同的七情和六欲.作者如果把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好、恶、惧等七情,和他的财物欲、两性欲、权欲、表现欲、求知欲、贡献欲等六欲,在作品中写得比其他人都既全面又强烈深刻的话,那么,这个人物形象给读者的感染力肯定是最大的.这是因为读者不喜欢少情寡欲的,象菩萨似的人物.下面先分析晁同的七情和六欲在史诗中反映的大概情况.先谈七情之首的喜.为晁同所喜爱的东西最多,比如他喜  相似文献   

2.
我们写论说文,无论是讨论什么或研究什么,以要能将问题说透即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是,有些人为了显示通古博今的才华,论据明明用两三个就足够了,却非得到故纸堆里去翻出一大摞来,还有些人为了晋升职称或其他什么的,论证的话儿说了还要说,论点也重了还要重,硬着头皮把小言论“拉”成论文,把论文“拉”成专著。长长的一大篇,或厚厚的一大本之中,有用的部分实在少得可怜,三言两语便可说完。然而,即使这少得可怜的东西,由于是陷在冗文赘句之中,也极可能被“鱼目混珠”得没用了。有位作者走门子发表了一篇长文,情不自禁地读给母亲听。读完了,乐滋滋的问:“请您说说我写了些什么?”母亲苦笑了一下,“我还真的说不出你写  相似文献   

3.
<正> 正如《文史哲》编者说:“文艺与情感的问题,这是一个在文艺学中涉及范围很广,很重要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多年来我们注意研究不够。”编者希望那一组文章“引起大家的兴趣,促进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我响应编者的号召,在来祥、其聪等同志论文的启发下,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现不揣浅陋,谨述个人点滴浅见,作为补充。我们平时谈论事情,如果对这个事情自己缺乏真情实感和深切体会,就很难讲得很有信心,很有感情,很流畅动人。文艺创作的基本道理也是如此。要把一个题材写得生动,能吸引人的兴趣,打动人的心灵,首先当然要这个题材是群众有兴趣的,有重要的意义,能给群众以正确健康的审美教育的,但同时也必须是作者对这题材有真正的兴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知音》篇体现了刘勰对于文学活动中读者这一环节的思考。一般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会有很多局限性,原因在于“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而理想的读者应该与作者心灵相契,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对于客观准确的解读作品有积极意义,但要还原作者的意图又是不可能的。因此,作品的客观价值与读者欣赏的主观性之间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充分展现在《知音》篇的主旨之中。  相似文献   

5.
文学中的“情”与“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文学评论中讲“情”在文学中的重要性的文章比较多,诸如“创作需要感情”、“文艺作品要以情动人”、“艺术就是感情”等论点,都讲到了。其实,关于情与文的问题,前人早已作过反复的论述。两千年前,人们就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话来说明诗歌创作。“万趣会文,不离情词。”古代大文学理论家刘勰所作的这种论断,直到现在看来,也还是对的。没有较为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文学创作是难以想像的;不直接或间接借助于形象表现一定的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会感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效果的。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或轻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讳言,近年来评论者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在“四人帮”横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并序》)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志。”(《闲情偶寄》)这些虽然是古人论诗的语言,但写报告文学也大可借鉴。写好一篇报告文学,首先得写好一个开头。开头写得好,往往能吸引读者非读下去不可,如果开头写得不好,则会使读者兴趣索然,不愿卒读。报告文学的开头方法很多,下面举出常见的几种,以供参考。一、用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开头如:“一九七二年。湖北省中部农村。“大自然的春天来到了这里,柳枝发青,田野泛绿,花草树木充满了生机.然而,从一间…  相似文献   

7.
《沧浪诗话》多方面地接触了诗歌理论问题。如果把《沧浪诗话》涉及的理论问题分类归纳,那末,它的全部理论便朝着“什么是诗”和“什么人是诗人”两大方向集聚。而“别趣”说解决“什么是诗”这个问题,“别材”说解决“什么人是诗人”这个问题。本文拟就“别材”说略陈管见,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它是情感学科。无论是写景、叙事,都是依赖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来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托物’的目的在于“寄志”,而“叙事’的目的在于写人作什么、为什么作和在什么感情下作的。说明文亦是以作者的世界观、科学观出发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是情感的物质外壳,而情感才是语文学科的实质。故此,语文教学应是依靠教材的语言文字来剖析,来挖掘情感因素以达感染升化学生思想为目的的教学。反之,在剖析教材的一系列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作者如何对景、物和事件通过文字进行情感的有机组合,进行感情渗透和思维串缀,使教材能达到生动、活泼、形象而具有文字生命力。这样的生命力为学生所吸收,转化后又转变为学生本身的气质和风度。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博大精深,他对美学上许多问题的论述都很精辟,典型问题算是其中之一。 鲁迅认为,典型不应该是善恶、好坏、忠奸等观念的拟人化,而应该是内心丰富,性格复杂的“真的活的人”。他在谈到《三国演义》典型人物塑造时说:“写的好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他认为,把好人写得绝对的好,坏人绝对的坏,必然使人物“出乎情理之外”,就不真实不可信,也不会是活的典型了。这个见解是深刻的,是符合辩证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的。典型应是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物。在我国明清以前的不少作品中,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的丰富性,往往  相似文献   

10.
1 “生命在于运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是在永无止息的流动和发展过程中,由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交错相织而不断地显示其存在的,文学作品生命力的突出直接表现就是它的审美价值。而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整个文学活动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即它是在创作、作品、接受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得以生成、凝定和实现的,故,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其实是整个文学活动审美价值链的一环。 这里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往往是在文学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而作品与读者之间经常出现某种“错位”,即经常出现作品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叙述人称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写作教学中,讲到叙述就要涉及这个问题,我也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个叙述结构由作家、叙述对象和读者三个因素构成.作家在叙述事件时,可以以故事中人的身份面对读者,也可以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面对读者,不会有第三种身份.如果作家是以故事中人的身份面对读者的,这样的作品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如果作家只是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面对读者的,这样的作品是第三人称叙述的.而一个事件中的人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参与者,一类是旁观者.而无论作家以哪一种身份在叙述对象中出现,这部作品都是第一人称叙述的.有的论者认为,“‘人称’问题,原本就是一个叙述‘称谓’问题”,并以此确定了“第二人称叙述”的存在,其实是混淆了叙述人称与人称代词这两个概念.在语言学中,“我”是说话人,“你”是听话人,“他”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一方.从这个角度来讲,事件是作家讲给读者听的,读者是听话人,第二人称指代的应该是读者,而一般说来,作品中的“你”不会是读者,而是叙述对象,“你”的故事是给读者看的,那么辨析叙述人称时,考虑的仍然是作家的身份.有的论者还混淆了作家的立足点和人称代词的区别,以为第一人称叙述是作家站在“我”的立足点上,第三人称叙述是站在  相似文献   

12.
自由的问题之所以牵动着自古以来许许多多哲学家的心魂,就是因为它是同人的本质相关联的。什么是自由,自由的内容是什么,获得自由如何可能,一句话,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争论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要归结到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来,叔本华的意志自由学说也是如此。在叔本华,意志自由只寓于存在之中,而决不在作为“表象”的人的行动之中,人只有通过“生命意志的否定”才能达到那种绝对自由的“无”的境界,而这全部过程都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①。基于叔本华的意志对世界的推动理论,叔本华以为在…  相似文献   

13.
儒道的超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在人生论上是寻求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寻求人生在世的意义何在?东西方哲学皆然。“只不过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而西方哲学(包括基督教哲学)是以外在超越为特征。”①这种分类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哲学的各自特点。但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儒道两家,真正能称得上内在超越的应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在主干精神上道家更偏向一种外在超越。本文拟对此作以下讨论。一、什么是超越?什么是内在超越?什么是外在超越?1、关于超越人是生而“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人无法超越这个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前提,“‘在之中’是…  相似文献   

14.
“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文学的审美接受是作家所创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所创作品提供的信息与接受者所获取的信息,常常表现为不尽相符的有趣矛盾:文学作品本无此意,而读者却读出彼意,甚至是极富创造性的“误解”,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这便是文学审美接受过程中的“误读”现象。一“误读”接受是中外文论史上一种非常普遍而客观存在的共相,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为中外文论家所共同认知。同一个哈姆莱特,在歌德看来,是一个具有艺术家的敏感而没有行动力量的悲剧人物;在柯尔律治看来,是一个像哲…  相似文献   

15.
人物语言写得好的不仅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更能窥视其心。曹雪芹不愧是语言艺术大师,他“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他在王熙凤第一次出场,就以寥寥数语精彩的个性化语言先声夺人:“我来迟  相似文献   

16.
目今,很多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津津乐道,但对普通文章则很少提到“鉴赏”二字。究其原因,是认为普通文章只有实用价值,并无审美价值。这显然是未经冷静思考而人云亦云的陋见。这种陋见存在于我们这个号称“文章大国”里,尤其存在于一些常搞阅读与写作的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的脑际,就下得不引起我们反思了。 普通文章有无鉴赏的价值?它同文学作品的鉴赏又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摆在文章学研究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对这一现实问题,一不能回避,二不能用文学鉴赏代替文章鉴赏来搪塞。  相似文献   

17.
论寓言的美     
<正> 贺拉斯在他的《诗艺》里有这样一段话:“得到普遍赞赏的是融会实益和乐趣的人,他叫读者同时得到快感和教训。”在一切的文学艺术种类中,在使人“同时得到快感和教训”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品种是什么呢?我敢说是寓言。说让人从寓言中得到“教训”,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因为寓言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从每个寓言里都能见到教训。但是,说从寓言中得到快感却让人费解。我们知道,从文学作品中得到快感的实际含义是审美意识的发生,即欣赏者感觉到了审美对象的美,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的推论结果是:寓言因为能发生快感,寓言也就有了一种美存在其中,也随之带来了寓言在美学上的一系列的意义。这个结论未免太大胆了点,因为多少年来,人们已经在寓言欣赏上  相似文献   

18.
《快乐青春》2020,(4):42-44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这是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愉快地问候之后,魏老师神秘而诡异地问:“送给你们一份大礼要不要?”(开篇直奔主题,以老师的一句问话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礼物,还大礼?那岂能不要!”班里一时炸开了锅。“既然要,那你们先猜猜会是什么礼物吧。”魏老师卖起了关子。  相似文献   

19.
一、要区视对专业论文课题的选择进行学术交流,撰写专业论丈,首先面临着“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而“写什么”,即选择研究专业论文的课题,是写好专业论文的第一步,它决定着专业论文的成败。选题。先要界分几个与选题有关的概念,以明确选题既不同于论题,又不同于标题.选题是指选择某个专业的科研课题,指具体的研究对象,即对学科领域中研究问题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客观性。论题即人们常说的论点,则是对围绕选题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之后所概括提炼出的论文观点,是作者的一种认识,具有鲜明的主观性。标题是作者给专业论文…  相似文献   

20.
谭国伟 《南方论刊》2008,(5):95-95,99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环境某一局部特征的具体描绘,或对事件发展中某一细微事实(事态)的形象描写。任何精彩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上,都是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把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就没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也就不会有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