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纠纷案件逐年增多,而解决物业管理纠纷的法律规范原则性规定较多,制度规定不够详尽或明确,给正确处理该类纠纷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法律只对质证作了原则性的概括性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在具体操作中的问题未能作详尽的规定,以至于在审判实践中各行其是,抑制了质证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拟对质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法律只对质证作了原则性的概括性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在具体操作中的问题未能作详尽的规定,以至于在审判实践中各行其是,抑制了质证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拟对质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1条规定了在涉及专门知识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庭审.这一规定是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但是法律对专家辅助人尚无系统规定,学界争论不一,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难.本文尝试在专家辅助人概念、诉讼地位、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比较和必要性等方面对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5.
监护报酬制度,是指一国监护制度中规定的监护人因其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行为而获取报酬的制度。世界上一些国家立法规定了这一制度,我国与监护制度相关的立法中并没有规定这一制度,于是一些学者主张应当在我国设立监护报酬制度。  相似文献   

6.
朱尉 《管理科学文摘》2010,(25):212-21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新〈婚姻法〉增加的一个规定,它既是婚姻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分析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具体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针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7.
何恒攀 《决策探索》2008,(18):62-63
监护报酬制度,是指一国监护制度中规定的监护人因其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行为而获取报酬的制度。世界上一些国家立法规定了这一制度,我国与监护制度相关的立法中并没有规定这一制度,于是一些学者主张应当在我国设立监护报酬制度。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的颁布施行使善意取得制度法律化了,但是对于占有脱离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并未有定论,本文介绍占有脱离物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和发展,并提出我国这种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民事诉讼在三大诉讼中的受理数量持续增加.民事诉讼的证据问题受到了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重视,但是证据该如何提交,什么时间提交,如何认定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课题.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于2002年4月1日施行,但是该规定毕竟只是最高的司法解释,与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不衔接并且有矛盾之处.虽然该规定在我国首次确立了举证期限制度,目的是实现证据由随时提出主义向适时提出主义转变,但是制度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影响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解决民事审判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理顺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保障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将“举证责任期限”问题进行立法和细化. 举证期限制度本意是为提高诉讼效率、促使当事人尽快的提交证据、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但是由于当事人缺乏基础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导致举证期限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无法发挥其作用.本文引入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和法律援助体系对举证期限制度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破产地域管辖规定太单一,法律适用混乱,也没有对地域管辖作出变通适用的规定,缺乏灵活性.我国破产法对级别管辖也未作明确规定.从两大法系中关于破产管辖的规定来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对于我国的破产管辖制度应出台司法解释,增加财产所在地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明确级别管辖,应以债务人企业的资产总额,作为确定级别管辖的主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特殊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并且完善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移转等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刑事和解本身的概念及理念,学界研究早已详尽精深:从实体法角度看,刑事和解是刑法谦抑主义的渗透和体现,是刑罚观从报应刑向教育刑转变的必然结果。在诉讼法领域内分析,学者们也是百家争鸣,或认为是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我国的结果,或认为是中西和谐文化传统的交汇,或认为是我国自生自发的本土制度。在新刑诉法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理念探讨固然重要,然而具体操作制度的设计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但新刑诉法对刑事和解制度仅有三条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各地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做法,本文就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模式、程序等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民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物权而不适用于不动产物权.我国就不动产物权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物权法〉颁布之前,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民法学界一直也存有较大争论,主流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这一规定完善了我国原有的物权法制度,使我国在不动产所有权取得方面有了开拓性进展,因此,对我国确立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基础,结合我国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构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闵红 《经营与管理》2006,(12):24-25
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现状1.在水污染防治领域我国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在1987年开始试点,1988年3月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并在该办法中第一次把“排放许可证制度”单独作为一章来规定。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没有规定排污许可证制度,但在第14条中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住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过于零散笼统而且已非常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造成现今很多未成年人问题越来越突出却难以寻求法律保障.国家监护制度是以国家为监护人行使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制度,能有效地保护在亲权缺失的情况下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及财产权益.我国目前尚无真正国家监护制度,对于国家监护制度的建立,启动、适用范围等都值得探讨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行的立法规定中,有关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过于模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多数学者都认为应当对该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法国和英国类似的制度,分析借鉴其制度上的设置,反思我国目前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涉外案件逐渐增多,我国法院依据双方当事人约定或冲突法规范应当适用外国法作为审理案件的准据法时,外国法查明成为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而外国法查明制度在我国并不成熟,阻碍了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外国法查明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笔者将分析新规定并对于如何完善外国法查明制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依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中关于预计负债纳税调整问题的答复,笔者详尽地介绍了预计负债的产生、相关的会计处理,并着重分析了预计负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纳税调整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行法律体系中民事实体法规定了精神赔偿,而《刑事诉讼法》又否定了精神赔偿.司法实践中存在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的矛盾,不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司法公正,也有违立法的初衷.因此,本文从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立法规定,合理借鉴英美法和大陆法两大法系相关法律,提出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保险法第17条规定了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制度.对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作了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20.
张子昭 《科学咨询》2005,(11):28-29
我国民事诉讼中第三人诉讼制度的确立,对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第三人依法参加民事诉讼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第三人制度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致使司法界对此制度的认识不尽一致,司法实践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的概念、法律地位及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