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斯丽 《南方论刊》2008,(10):77-78
县(市)博物馆是我国文博机构最基层的单位,处于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前沿,在守护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至今,由于经济发展和体制管理滞后等诸因素制约,大多数县(市)博物馆困难重重,发展艰难。众多国家珍贵文物在县(市)博物馆简陋得再不能简陋的“库房”狭窄空间里堆放着,馆藏文物的保护现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保护好我们的国家、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指示为文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本文就如何做好大庆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谈几点认识。一、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建设,增大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力度邓小平十几年来,我国先后公布了近百项文物法律、法规及法规性文件,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法制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文物工作的执法依据。各级政府的领…  相似文献   

3.
信宜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文物管理保护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文物保护机构不够完善,专业人员稀缺;文物保护力度不够和经费欠缺;文物产权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下一步要成立和健全文物保护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才;落实产权,争取项目和政府财政支持,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宣传文物保护意识,分享文物保护成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时间跨度大、分布广泛,是我国文物序列里的重要组成。不可移动文物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传承中华文明历史信息,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善待文物是传承中华文化、守住民族之魂的应有之举。当前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面临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形式复杂等挑战,可通过树立综合治理保护理念、构建互联网+文物管理系统、扩大文物保护队伍等措施,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物保护是文物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继承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文物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因此必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实现文物价值,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文物价值的实现及文物保护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国县 《南方论刊》2011,(12):83+108-83,108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将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整合国土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物数量多、分布广、保护难度大.当前文物毁损和流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产生这种现象的体制性原因在于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手段有限.必须进一步加强文物执法力量,才能有效地将文物保护的法律条文转变为实际行动.国外文物警察制度、国内专业警察制度的实践以及我国部分地方文物警察制度的探索,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警察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扬州唐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唐衙城的四周夯土城墙、城门、角楼,至今保存完好,历历在目,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1957年被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为1979年建立的专门从事扬州唐城遗址的保护、研究,出土文物征集、保管、收藏的专题博物馆。馆址设在扬州城北的蜀冈东峰、唐子城内的西南角,在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内,冈峦起伏,山水相连,古朴典雅、风光优美,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本世纪的第一年,大庆将随之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2010年基本实现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目标迈进的历史阶段,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大庆的文物保护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有新发展;文物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才能有新的进步与繁荣;如何处理与协调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物工作的管理理念能否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工作机制创新的需求。就大庆文物事业的发展,做几点思考: 一、大庆文物工作的概况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建设的飞跃,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同步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武器,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保护和管理各历史时期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墓葬、遗址、纪念物和人文资料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实现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压力,存在于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使文物环境的保护变得十分紧迫。在文化监管保护中,对文物本体和文物环境加以保护提出了新要求。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经费筹集、科学保护、宣传教育等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认识定位、规划先行、综合利用、地域性保护、生态保护等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特色鲜明,成交显著。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即政府重视,前期的科学规划,依法管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宣传引导、全民参与,落实文物保护政策、加强科技含量。为搞好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后续工作,应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物的文化保存、考古、教育、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等综合效益,实现文物保护和地方经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文物考古战线的先驱者,我们尊敬的郭沫若院长与世长辞了。这是我国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巨大损失,同时也是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郭老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老生前非常关怀我国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积极领导支持文物、博物馆工作,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还存在很多真空,如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政府不当干预严重,没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和准入制度等。这不利于我国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和规范发展。因此,应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正规行业协会或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督管理机构,以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而目前我国物流立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立法的协调性、权威性、国际化不足以及体系性、配套性欠缺等。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将系统的整体性、结构功能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融入物流立法中去,以构建物流法律规范系统,可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维护和实现著作权人和使用者权利的重要措施.近十多年,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著作权集体管理,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通过发展扩展性集体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综合监督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是金石学的发展,宋代社会出现了文物保护意识的萌芽,出土文物和文物相关的法律规定在社会司法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金石文物发掘的客观性、法令之禁止共同构建文物保护话语的两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咸阳民段义进献秦玺事件由普通的民事行为转化为重要的政治事件,集中地反映了宋代文物、法律与政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与完善我国文博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文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文博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应在于完善博物馆理事会制度,提升博物馆的治理能力,改良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产权登记制度,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秩序,增进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动力;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生态代偿制度,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环境,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长效、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科学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承传人类文明,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物馆作为对文物进行收藏、研究、陈列的专门机构,肩负着保护管理文物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管理在科技、法规、组织、观念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管理,应加强科技投入,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的税制改革和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组织运作平台,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