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艺术设计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媛 《学术交流》2005,(8):137-139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现代广告设计、服饰设计中的象征、对比、夸张以及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等,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韵。分析这些审美意韵,对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观念的发生、发展极其在各种文体中的演变作了系统而简明的历史考察,提出中国传统艺术真实观的核心在传神写意之真,而不在符合外物形貌之真,由此主张对艺术真实范畴的丰富内涵作全方位的深入开掘,以求得对此问题的理解和拓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传统绘画提倡写意精神,画家的主观感受不同,学识修养有别,画面所呈现出的风格与特点各异。天佑,山东人士,儒雅风范,平静谦和,再加上他的多思与勤奋,绘画作品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现方式与笔墨形态。观其画作淡雅、宁静、平和,有宋画的隽永、含蓄之美,也有元人自然、雅静之怀;用笔既有朴拙之气,又有灵动之感,构图疏朗,笔墨清新,非常难得。绘画作品的品位把握很难,要求  相似文献   

4.
宋词的总体发展过程存在着"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两种不同方式的诗化倾向。张炎在坚持并肯定词的音乐性、写意性和传统婉约词深婉曲折特质的基础上,自觉、全面地建构了以"清空"和"雅正"为核心的词学理论体系,把"暗度陈仓"式的词的诗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种诗化倾向的词学理论,而不是将词变为诗的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在经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冲击和对传统绘画价值予以反思重估的背景下,当代山水画的范式构建主要呈现出两种取向:一种是用西方的艺术观念和方法改造旧有的绘画传统,往往被称为革新派或融合派;另一种是在传统绘画内部寻找变革方案,以借古开今,往往被视为传统派或延续派。我观翟晖的山水画,当属后者无疑。他的山水画以水墨写意为原则,重视笔墨的修炼,其笔墨随机生发,随意而行,富于行草般的书写性,粗服乱头而不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11):83-85
身体是中国古代先贤哲人认识世界的"基点",身体观是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哲学对身体的认识与西方哲学话语里的身体有本质的差别。可以从身体主体性、身体整全观、身心一如论、和身体认知论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身体基本概貌性的解读。对传统身体观哲学内涵的发掘,既有助于以身体性来关照人生命的整全性意义,也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7.
康久凌 《社科纵横》2010,25(6):120-121
鲁迅在美术方面的真知灼见与造诣尽人皆知,但是这位语言大师却用文字绘制了有声的画集,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作品中对色彩的描绘,其色彩的缤纷、虚实、冷暖的调剂,使人感觉这是一位丹青高手;而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给人的是不俗的风景画与风俗画;就是结构文章手法与修辞策略也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层层渲染、写意、白描等技法,表现出绘画美的特色。体现了鲁迅作品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王韶华 《学术交流》2013,(1):169-172
中国艺术思想大量存在于诗歌中,是以诗体形式言说的。以诗体形式言说的艺术思想,涉及了艺术的功能论、创作论、风格论、接受论、艺术关系论等各个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以元代诗歌最具代表性,其言说的艺术主要是绘画。不同于专门的艺术论著,诗体言说不仅强化了绘画的写意性,而且强调了绘画的形式语言;诗体言说在俗文学兴起的潮流中,强化、捍卫了诗歌的雅正传统;诗体言说深入探讨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沟通了不同艺术之间的美感。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在元代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元代诗歌、绘画的鲜明特色,并促使元代诗歌、绘画攀向了中国高雅艺术的峰顶。  相似文献   

9.
汉字会意字最直观地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汉族先民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古代汉字的表意特点,同时也融合到古代汉字的形体结构中。它主要表现在:立象以尽意的意象性思维方式、类比与联想并重的体验性思维方式和强调神似与写意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徐国轩先生的创作坚持从传统入手,坚持以笔墨语言的凝练和个性培养为主,广采博取,师古而化,牢牢把握中国画抒情写意的核心,在淋漓挥洒和随心所欲中表现艺术的生机与丰润. 从确定专攻写意花鸟画的方向开始,徐国轩先生就醉心于那些最能抒展写意精神的艺术对象进行研究和表现,并通过书法的训练,使自己的笔墨语言具有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特点.尤其近几年的创作中,他对物象的把握更注重以意使物,意在笔先,笔墨语言与写意意识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王雁 《社科纵横》2007,22(3):124-125
中国艺术的最高价值不是模拟物象为最终目的的,中国的色彩艺术也是这样,是通过“写意”以“参赞自造化”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及独特的色彩观。  相似文献   

12.
巴黎时间2012年12月15日,吴为山教授凭借铜雕塑作品"天人合一——老子"获得由法国美家协会举办的"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唯一的雕塑类金奖。塑像身体部分采用中空处理,被铸成一只鼎的造型,内刻《道德经》,以显示老子的虚怀若谷与满腹经纶,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包容。法国艺术界认为,该作品是中国传统写意艺术与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正晚年的张大千,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自此,张大千继其集传统之大成后,又走向个人创新巅峰的阶段。这些浓墨重彩、抽象写意的作品,代表了张大千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其作品在目前艺术品市场价格最高的类型。1957年,张大千58岁,由于突患眼疾,画风不得不逐渐趋向写意。63岁以后,张大千的山水画创作进入晚期,此时的他也正在探索山水画的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叙事传统是华人学者继抒情传统后建构的又一理论话语体系,集中展现了海外学界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中国性发掘和现代性建构。早期中国叙事传统主要围绕小说文本和小说史研究,开拓了前叙事学阶段的中国小说传统,逐步实现了由文本研究向理论体系建构的转化;20世纪70年代,王靖宇、鲁晓鹏等人征用西方叙事概念,在与西方叙事传统的比照中重构了中国小说叙事理论,描绘出一条从历史性到虚构性的理论体系;高友工、黄卫总、顾明栋等人则从单一的西方叙事概念中挣脱出来,拓展了中国叙事传统的多元可能性,揭示出其跨文类的抒情性和跨文化的非西方性。华人学者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抒情传统的纠正与补充,而且共同促进了本土中国叙事传统研究及世界叙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写实主义油画在中国的良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王承 《社科纵横》2006,21(1):117
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在中国影响巨大。写实主义油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补充,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的产物。写实主义油画同时拥有广泛的空间和永恒的魅力。对写实主义油画的再认识是发展中国油画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紫砂壶,这个以紫砂泥为原料的茶器,问世几百年来,竟令那么多文人墨客爱不释手,把盏谈天,品茗论道,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回味无穷的典故和诗篇。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壶里乾坤大,小小的紫砂壶,被赋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周以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熏陶,以及他对紫砂艺术的深邃理解,将他的画笔指向写意紫砂壶系列组画的探索之中。画如其人。在周以纯的画作中,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茶具,而是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魏齐华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绘画史上形成了最为繁盛而特具风格的画种。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体系,成为世界两大绘画体系。中国画──我国民族传统绘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从...  相似文献   

18.
西方话语霸权下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初中国哲学史学科初创以来 ,学者对西方哲学概念范式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哲学的普遍性与民族性关系等问题的反思 ,从未中断。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亦经历了一个由诠释原则的多元到一元再到多元化的转变过程。近年学界对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与反思 ,表现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一种民族性和个性化的要求。借鉴传统学术注重“通”的精神 ,注意体认传统整体性的人文教养 ,强调诠释原则的多元互补性和中西哲学思想诠释的双向互动 ,使中国哲学的研究逐步走向个性化 ,这是我们能够对全球性“普遍哲学”有所贡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性教育、性保健、性咨询尚不健全的社会发展态势下,研究中国传统女性性心理,对广大女性科学、正确地对待性,摒弃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束缚,拥有健康的性心理,促进身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女性作为一个群体,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女性,在漫长封建社会重重伦理道德的束缚下,形成了符合特定文化背景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性别角色的严格规定性、性心理的压抑性、性表达的隐曲性、性与爱的分离性和性与生育的同一性。形成这一心理特征的原因在于:传统伦理以外化方式模塑着女性人格;女性自我束缚对性心理起到内化作用;对母亲角色习得与传承的结果;男权世界对女性性心理的强化使然。应该看到,伴随着改革开放,国人的性观念亦悄然发生变化,在开放与保守、传统与现代发生激烈碰撞的当下,普及性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使女性性权利得以充分保障,是女性健康性心理实现的根基;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女性健康性心理实现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和重大变革。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文化圈内的移植。它和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儒、道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由依附、冲突到互相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佛教化的过程。经过长期的选择、改造和重构,中国佛教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从而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它具有适应性、世俗性、调和性、简易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传统作用于佛教的结果,也是佛教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广泛传播的条件。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