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纷繁更替的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其中一部分表现为因果关系。社会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表现十分复杂,分析认识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弄清其表现形式、特点、意义和如何运用它来探索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性问题,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和目前对这个问题重视和研究是很不够的。现就历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不平衡是世界历史整体的基本属性之一,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整体结构的不规则性、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持续的动态过程等方面。重新认识不平衡性对于历史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世界历史整体的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3.
因果关系系统转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指出:“自从‘一切事物的联系’、‘原因的链条’的观念产生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了。比较一下在人类思想史上人们是如何理解这些原因的,就会得出无可辩驳的确凿的认识论。”①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普遍形式之一,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一、对于馬列主义哲学中因果性学說应有的理解 馬列主义因果性的理論是研究客观世界变化和发展最普通的規律之一。馬列主义認为因果关系县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种联系形式。客观世界一切的現象不論是自然現象和社会現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反映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它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的一种內在的規律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规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孝哲 《天府新论》2000,42(5):33-35,,4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但是,社会历史规律并非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之综合性表现,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社会历史规律随着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生成,并且依赖于它们的存在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就必须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即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相对性。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客观世界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普遍联系的一部分。任何现象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同时,任何现象也必定引起别的现象。因果关系是普遍的,它存在于一切领域和一切现象。因果关系也是客观的,它不是产生于“主观意向”,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论者说“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不恰当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似乎社会历史规律没有客观性,其产生和存在是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们任何具体实践活动的产品,其产生和存在都是在很大程度上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能创造出具体产品,并不能创造出宏观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社会发展乃是社会中所有人们实践活动的“合力”推动的。社会历史规律乃是人们各种实践之间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的,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物质世界中,社会历史规律是随着人及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8.
一、利益集团的基本内涵  利益集团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人类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历史水平所决定,并与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变迁的客观结果。当前,利益集团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利益集团曾受到官僚制组织的轻视,但是现在越来越被看做政策和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1]利益集团是因某种共同的利益需求或因共同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企求通过一致的有效行动来影响其他社会群体或个人,从而获得集团内部共同利益的实现,这就必然导致不同利益集团、以及利益集团与国家组织、社会成…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从人类文明史以来就已存在的比较稳固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这种稳固性长期性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一点正是研究民族过程和民族问题规律的一把钥匙。研究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民族过程和民族问题的规律性,既要对民族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作宏观分析,也要从微观方面揭示社会诸因素和民族相互联系中的具体矛盾。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与规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为所制”——立法活动受规律的制约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和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重复性、可预测性。对于自然规律,基本上不存在争议;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是否同样也存在着规律,人们意见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存在社会历史规律的,而且它也具有上述的三个属性。(1)客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预期的目的往往是彼此冲突、互相矛盾的,而无数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发生冲突的结果,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完全相似的状况。(2)重复性。社会历史规律有别于社会历史事件,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历史的深层结构,它隐…  相似文献   

11.
原因与结果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它们的关系反映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技术的多样性因果关系是科学技术领域千差万别的相互联系的多种表现形式,是各种特殊规律的内在本质关系。探明科学技术的多样性因果关系,对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规律至关重要。相对于不同角度和不同联系而言,其因果关系主要有:直接性因果与间接性因果,单一性因果与复杂性因果,量变性因果与质变性因果,可逆性因果与不可逆性因果,同时性因果与非同时性因果,统计性因果与非统计性因果等因果关系。我们应唯物辩证地分析和把握这些多样性因果关系,搞好科学技术研究,运用好科学技术规律。  相似文献   

12.
法的传统和文化,是探讨法的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法的传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的法律制度之中,法律传统意味着每一种法律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历史联系,每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宣传。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法律规则竞选将不断地交融整合,形成新的社会和谐及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永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政治到底是仅仅与阶级、国家等范畴相联系而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永恒发展的?对此,目前我国一些政治学者的看法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笔者认为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认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永恒性,对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更新人们的政治观念,适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问题上,我国政治学界有一种流行广泛的看法,即认为政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把人类社会的政治看成是只与阶级、国家等相联系的特殊社会历史范畴,认为它只存…  相似文献   

14.
制度文明是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社会关系和行为方式规范体系的进步状态,是人们改造社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文明三维结构中处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并使二者联系的中介。任何社会的制度文明系统都是具有其内在的层次结构的。按照恩格斯关于在思维中从个别性上升到特殊性,从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的层次分析方法,可以把社会制度文明区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根本制度文明、具体制度文明、特殊规章制度文明。这三个最基本的层次,任何一个较深层次的质的存在便构成了较浅层次的质的存在的前提,每一个层次都具有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它们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构境论为中国哲学研究界近来新显现出来的一种原创性思想。历史是人类社会存在及其存在方式的结构性延伸,人类社会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过程性的生活构境进程。一定的社会历史物质生产构序结构生成着人们建构自己的社会生活的一定重构方式,而任何一种历史认识都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借助于历史记载和古物所进行的重新历史构境的主观显现。所以,思想构境论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植根于历史构境,也可以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找到自己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所有制是否存在于人类一切社会中?不,所有制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它同阶级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于全人类公有,劳动者也成了完全自由的共产主义新  相似文献   

17.
自有人类社会历史以来,人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活于社会之中,并不免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各种不同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而研究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存在状态、政治态度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特别是研究政治史,若不涉及各种不同利益的阶级、阶层或集团,不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很难揭示历史真相的.这种研究方法,就是习称的阶级分析方法.其实,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历史,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以后不少资产阶级史学家也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历史,所以阶级分析方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创造和专利.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流在历史发展中的定性和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流”作为目前全世界范围的人类文化行为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正处在一个一种社会基本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基本形态转变的时代。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们习惯于把现有的社会基本形态称为“文化”。所谓“跨文化交流”在今天一方面指的是现有社会基本形态的成员为维护自身存在而进行的努力 ;而另一方面客观实质上指人们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为建立一种新的、大于现有社会基本形态的社会基本形态而付出的努力 ,因此也将成为新社会基本形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兹莫统治时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凉山彝族的研究,虽已有了半个多世纪,但人们所研究的课题多半是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而较少探讨其历史问题。列宁曾强调指出从基本的历史联系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意义,他说:“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  相似文献   

20.
宣传抽象的人性、人道主义,是理论界,文艺界存在的精神污染的一个主要问题。有的同志把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广义的,普泛的范畴来看待,当成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解决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原则。显然,这在方法论上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按照列宁的指示,马克思主义对任何社会的以及理论的问题,都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作具体分析,决不允许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作概念的思辩游戏。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一个概念、原理虽然具有理性的抽象品格,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种精神的抽象符号,恰恰相反却都是现实社会关系的这样或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