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待身体的各种"信号",应该做到预防为主,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各个系统良性循环,达到防未病. 感到口渴的时再喝水,说明体内严重缺水,早已影响到了机体的正常运转.体内水分不足时,人的汗液、尿液减少,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有害物质就会堆积在体内,长久下去,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还会增加肾结石、膀胱结石、肾癌等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熬夜看似平常。但从人体内分泌角度来说,长期熬夜会给身体带来如下七大健康危害:1.皮肤受损皮肤在22点到23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2.超重肥胖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此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  相似文献   

3.
夏季来临,老年朋友成为中暑的主要人群.根据专家的调查研究,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会发现身体很难散热;正在服用利尿剂的老人,体内水分流失更快,他们特别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而遭遇中暑. 当心隐性脱水 夏日炎炎,老年人由于口渴等感觉变迟钝,往往难以发现自己出现脱水症状,所以更容易进入隐性脱水状态,也就更容易中暑.老年人在炎热的夜晚也不爱开空调,加之睡前为避免起夜也常常不敢多喝水,所以中暑的危险更大,有时在室内就出现中暑症状.  相似文献   

4.
荣华 《山西老年》2012,(10):54-5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饥饿也有假的。了解几种常见原因导致的假饿,有助于我们识别真假饥饿,合理补充能量和营养,防止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身体造成的危害。1.吃错食物这种假饿症状包括:特别想吃甜食或者刚吃过饭就“饿”。原因可能是饭菜单一,缺少产生“饱感”的纤维素、蛋白质或健康脂肪,进而导致饭后血糖下降。专家建议:最好吃点健康零食,如吃一些新鲜水果、坚果、奶酪等。2.身体缺水体内缺水常常会让人混淆饥饿感和干渴感。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自己饿了,但很有可能就仅仅因为体内缺水所致。专家建议:当你想要吃东西的时候先喝一杯水,等10分钟-15分钟,这样就能判断出你是口渴或者真的饿了。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3,(7):64-65
你知道吗?尿液颜色是身体患病的"信号弹"。当人体代谢异常或患某种疾患时,尿液的颜色会发生特殊改变。对于尿液颜色的改变,我们可以用尿液颜色判断身体哪里有疾病。一、尿液带红色:可能患尿路感染尿液中带有红色则很可能是患有尿路感染疾病,如尿道炎、泌尿系结石等。患尿路感染疾病者  相似文献   

6.
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是因为中老年人血浆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从而导致体内钠离子不断丢失,使人体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低,饮水不足,而致慢性脱水。盛夏,因气温高、湿度大、出汗多,更易发生缺水,往往造成许多严重危害,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常见的有:一、白内障。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体浑浊而致视力下降。资料表明,曾发生过一次急性脱水的老年人,患白内障机率增高,曾有两次脱水者,白内障的发生率更高。二、脑血栓形成。血液黏稠度过高是引起脑血栓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7.
三九 《社区》2003,(20):41-41
人到中年,难免有些毛病,然而很多人发现生病时却已经很重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大部分的疾病都有一些告警信号,依据这些信号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对早期发现身体的疾病有一定的益处。一、小便增多,常上厕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频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沥  相似文献   

8.
不宜空腹晨练人体经过一夜睡眠,皮肤和呼吸器官都散发出了部分水分,尿液的形成也会使肌体相应缺水,血液浓缩。此时若是空腹晨练,会增加心肺和肝脏负担。如果能在晨练前喝一杯热糖水,可增加体内热量,避免疾病发生。 不宜偏食植物油有些老年人担心吃动物油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其实,动、植物油都是维持肌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各种营养物质的相对平衡,做到荤素搭配,则更有利于健康。 不宜久穿硬底鞋老年人大多脚上有毛病,在站立或行走稍久后,就有足踝、膝和腰部疼痛的感觉。其原因主要是“足”缺乏弹性,尤其是肥胖的老年…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医学院乔斯林糖尿病中心糖尿病专家凯瑟琳·卡佛博士表示,糖尿病患者会感到夏季更加难受。因为他们更容易发生脱水、血糖摇摆不定、外伤、皮肤及脚部感染等问题。为此,该糖尿病中心特别推出“糖尿病患者夏季八大注意事项”。 1.防止脱水。很多糖友即使口渴也不敢多喝水,这是极大的误区。其实,夏季出汗多,容易发生脱水,而且血糖失控时,糖友更容易脱水。血糖越高,排尿越多。因此,糖友应多喝水,如白开水、矿泉水、无糖冰茶、柠檬水等不含咖啡因的饮料,并一定要限制酒精饮料。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上称憋尿为"强制性尿液潴留"。有的人冬夜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殊不知,憋尿对身体危害很大,会引发许多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尿路感染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越积越多,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  相似文献   

11.
奇异的植物     
会走路的树南美洲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摇身一变,让整个身体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打开,恢复"庐山真  相似文献   

12.
可乐门诊     
《可乐》2007,(5)
养生的五个“不能等”不能等渴了才喝水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转和防病健身最重要的物质。水摄入不足,不但精神不振,口干舌燥,浑身无力,而且肝肾功能下降,毒性物质积蓄,病魔就会乘虚而入。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养生学认为,平时在渴感出现之前就应少量、多次补水。  相似文献   

13.
<正>手被视为人的“第二张脸”。如何让自己的“第二张脸”水灵很重要,也很有讲究。北方冬季,干燥多风,要让自己的“第二张脸”保持水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体内不缺水问题。是否“缺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洗完脸后总觉得干巴巴的,经常会出现紧绷感。用手轻触脸部时,没有湿润感,且缺乏弹性。洗完脸或澡后皮肤有发痒的感觉,有干燥脱皮现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需  相似文献   

14.
饮水美容法     
在西方,一瓶矿泉水加一片柠檬,是最理想的饮料。矿泉水含钙、镁、钠等多种矿物质及二氧化碳,能健脾健胃增食欲,使皮肤变得细嫩。柠檬中的VC对减少面部的雀斑、色斑,保持皮肤的张力、弹力,效果甚佳。常喝薄荷茶、菊花茶、绿茶,也能得到美容效果。饮水美容要求每天饮4-5次,一次最多不超过两杯,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因为人体一旦缺水,不仅影响新陈代谢,也会使皮肤失去应有的光泽,显得干燥、苍老。饮水时,切忌一次饮用过量。因为过量会加重心脏、肾脏负担,使新陈代谢发生紊乱。饮水美容提倡晨起喝水,那样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  相似文献   

15.
边峰 《老友》2010,(6):60-60
1.尽量使身体保持活动。方法和强度得当的锻炼是健康长寿的首要因素。2.锻炼时绝对不能使自己口干舌燥,要及时饮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因为那时身体已经部分脱水了。3.要保证每天食物多样化,时时记住每天吃新鲜蔬菜、水果的重要性。4.少吃各种动物脂肪。5.久坐不动者,每天三餐只需一顿吃  相似文献   

16.
问:赵大妈一到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足跟就会变得干燥,发生皲裂。请问有什么预防办法吗?答:冬季寒冷干燥,尤其是老年人随着身体的衰老,器官老化,皮下汗腺分泌减少,肌肤粗糙,皮肤角质增厚,失去弹性和伸延性,极易发生手足皲裂。具体症状为手足出现长短不一、深浅不等的皲裂,甚至皲裂  相似文献   

17.
正1.饿了才吃许多朋友在生活中不能按时就餐,或者是不到饿的时候不吃饭,理由就是"不饿"。还有的朋友常常是干完活再吃饭,这都是不科学的。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只有4-5小时,等我们感到饥饿时,胃早就排空了。这时,胃粘膜就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还能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2.渴了才喝有的朋友平时没有喝水的习惯,一定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其实,在我们感到渴了的时候体内已经是严重缺水了。这时候  相似文献   

18.
眉毛的学问     
欧阳军 《社区》2003,(20):40-40
秋冬之季,人们会感到皮肤干巴,咽喉干燥,心烦口渴。对此可通过自我保健措施来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1、鼻腔干燥:应及时采用预防保健方法,促使鼻黏膜分泌增加,使鼻腔湿润,鼻腔通畅,并有治疗鼻炎,预防感冒之作用。从立秋后,就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尤以莲藕、萝卜、瓜果为佳,不吃煎炸、油腻及辛辣食物。同时采用鼻部内外按摩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会做出共同的行动,而不用考虑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构成的。小编今天会告诉你一些你以前从来不知道的身体特征。1.眉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你眉头之间的部分叫作眉间。该点用于测量疑似脱水患者的皮肤膨胀。你也可以在眉间的帮助下检查你的神经反射。你只需要在眉毛之间轻敲几下:如果你开  相似文献   

20.
冬天,人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待在暖气房间里,皮肤大量失水;在户外接触的则是寒风和干燥的冷空气,皮肤继续受到伤害。再加上年底工作量加大,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会加快皮肤的衰老,一不留神就真成了“黄脸婆”。因此,冬季尤其要保护好你的面子和身体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