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紧紧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宪治国,回顾了清末、中华民国、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探索法治道路的艰难历程。宪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宪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升华和发展,是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分别论述了宪法实施,司法改革,防止冤假错案、保障人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境司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在司法实践中切实贯彻实施宪法和落实依宪治国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依宪治国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资源,宪法、宪政、宪政精神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是依法治国的价值源泉。宪法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良好的宪法秩序、忠实于宪法的理念和社会整体的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4.
依宪治国是现代民主法治的重要标志,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分析十八大之后依宪治国的新进展,归纳依宪治国遇到的现实障碍,提出了树立宪法权威、构建宪法精神、增强执行力度、保障公民权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崇尚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依宪治国。法治、宪政与政治文明三者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宪法角度讲,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构建包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规范体系、积极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建立科学合理的宪法性审查制度、确立全面司法审查原则的宪法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具体化。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补充和完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构成了完整、系统和科学的治国方略,对其内涵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的内涵在于:合乎道德地依法治国;其机理在于:价值功能上的契合是根据,运行过程中的互动是实现方式,操作中必要的整合是落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我党治国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我党治国方式的转变,即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由以党治国到以法治国的转变。依法治国也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任喜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2):17-25,171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中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理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公民普遍的宪法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中国的宪法权威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有必要从政治民主的维度、法治秩序的维度、公共生活的维度、个人权利的维度以及后代人利益的维度,分析宪法的基本价值这样一个时代话题,为中国最终走向依宪治国,为公民宪法观念的养成以及中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理论的支撑。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具有宪法精神的公民才能成为推动宪法实施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50年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分别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理论回答.毛泽东坚持的群众治国、邓小平提出的"依法治国”、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这些治国方略一脉相承、固为一体,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13.
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主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延续,在实践上分别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14.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分析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入手,概括地论述了法治和德治的历史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阐明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必须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根 本性的治国方略。法治国家的提出体现了党的治国原则和治国思路的深刻转变,它表明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宪法和法律,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具有最高权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既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又有着时代的紧迫 性,必须抓紧落实。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健全司 法制度,坚持司法公正;完善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具有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学习和贯彻这个新的治国方略 ,是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18.
王泸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37-42
对文件运作体系和法律运作体系两种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式的不同特征,指出“文件治国”带来的种种弊端,强调依法治国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并进一步探讨从文件体系向法律体系过渡的困境。行政管理应改变观念和习惯的工作方式,实现从文件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过渡和转变。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和属于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设都放到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来论述 ,并且强调二者的结合 ,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新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5)
在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背景下,宪法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宪法意识的启蒙对于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意义深远。宪法意识由主权者意识、权力意识和权利意识构成,使人们能够具备关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相互关系、公民的宪法定位等内容的正确认知。宪法意识及其启蒙的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达成宪法共识,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发自内心的对宪法的真诚信仰,能够将宪法所确认的价值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运用宪法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宪法意识的启蒙需要解决启蒙的内容、启蒙的对象以及启蒙的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