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52年夏秋之交,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对美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作战。美军不甘心失败,10月14日发起“金化攻势”,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甘岭战役。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瞬间     
太原电专离休干部赵积华,1951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中担任尖刀班班长,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攻占100高地的任务,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在坚守的42号高地阵地上只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打垮了敌人六次反扑,消灭敌人110多名,迫使敌人不得不最后放弃42号高地,因而荣获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同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照片为志愿军胜利回国,首都各族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最可爱的人”——志愿军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慰问(右前一为赵积华)。  相似文献   

3.
李泽民 《今日南国》2006,(10):57-58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会见了金日成,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会见时也在座。邓小平和金日成在会见时自然谈到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和支持,顺便向邓小平打听原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邓小平转问原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回答说:“柴云振是原志愿军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相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秦基伟接着说道:“我们现暂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我们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旁边的邓小平听了秦基伟对柴云振的介绍,也为其隐姓埋名的举动所感动,指示:“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相似文献   

4.
君义 《山西老年》2011,(9):18-18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依仗绝对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狂轰滥炸,如入无人之境,有时竞有意超低空飞行,戏弄志愿军地面部队。  相似文献   

5.
集生 《山西老年》2013,(9):21-21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电影《英雄儿女》中这首风靡全国的歌曲《英雄赞歌》,其创作和演唱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1952年春天,中国文联组织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赴朝鲜体验志愿军的生活,准备创作一批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文学作品,巴金选择志愿军某团六连作为体验生活的地点。在七个多月中,他与战士吃住在一起,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到前线采访。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巴金满怀激情地创作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英雄的故事》《保卫和平的人们》《明珠和玉姬》等作品。1961年,经过三年酝酿与创作,巴金的中篇  相似文献   

6.
绕指柔 《新天地》2011,(3):34-35
心系英雄,两地书结下纯美恋情时光回溯到60年前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1951年夏,随着作家魏巍长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刊登,国内掀起一股给"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写信的风潮。那时,志愿军部队每天都能收到成千上万封国内来信。时年17岁的黄玉梅正在武汉一所师范学校读书,她也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的主要对手是美军。美军武器装备是世界上所有军队中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差距,在志愿军初入朝时尤为突出。敌有我无:当时,美国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空军和海军的飞机约1200架,包括战斗截击机(歼击机)、战略轰炸机、轻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和运输、救护、指挥等飞机,此外,地面部队每个师还编有22架炮兵校正机;投入到战场  相似文献   

8.
学芝 《新天地》2012,(11):38-39
2012年5月6日,70岁的李定群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从河南省灵宝赶到了山东省胶州市,他和寻找了60年的大哥沈可纯终于要见面了。笔友成兄弟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群众纷纷给志愿军写慰问信。时年9岁的李定群在河南省灵宝念小学4年级,受此影响,李定群也提笔写了一封慰问信,寄给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没  相似文献   

9.
朱石标 《老友》2013,(12):17-17
1952年我参加了抗关援朝.先后在志愿军21军司令部警卫连、军部作战处.志愿军62师炮兵团和步兵团等工作过。荣立三等功1次.获得连、营嘉奖各2次,在无名高地加入共青团,在朝鲜东线战斗中受过伤。事情已经过去了60年.许多往事也已淡忘.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雪夜急行军的事.却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老林村头的山坡上,有一块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墓地,墓地周围柏树苍翠,墓碑为广元市利州区民政局、宝轮镇人民政府所立,碑联是:"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碑上记载了长眠在此的一位平民英雄的简历,他就是在朝鲜战场上先后5次立功,广元市唯一荣立一等功和获二级模范称号、唯一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唯一被编入《志愿军英雄传》的志愿军战士曾易宽。1954年3月,曾易宽复员,他谢绝了组织上让他任副县长的安排,毅然要求回乡当农民。1995年9月25日,65岁的曾易宽因病去世。尽管老英雄已辞世多年,可是他的家乡人民至今还在怀念他。  相似文献   

11.
刘明钢 《中华魂》2013,(1):51-53
秦基伟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战将。特别是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他所率领的十五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已经74岁的秦基伟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二年冬季,在朝鲜战场,我志愿军与美军在“三八线”一带对峙已近一年半时间。此时,因美方宣布“无限期休会”,停战谈判已陷于僵局。而在正面战场,我军与美军却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较量(1951.10.8—22的金城以南地区防御战和1952.10.14—11.25的上甘岭战役),尽管敌军干方百计与我展开反复激烈的争夺作战,但我军始终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敌人无所获,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沉闷的战场气氛,预示着战争是停下来还是打下去,已处在紧要关头。敌我双方为了争取战场主动权,都开始进行新的策划和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世纪的长河在科尔沁大地上流淌,一路浩浩荡荡,闪烁着历史的风采。穿过烟尘茫茫的时空,一个老人向我们走来。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玉祥。当年,著名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采写的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述了他的英雄事迹。他的形象曾激励过几代人。作家是这样描写的:“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清冈县人。他长着一个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岁月匆匆,不舍昼夜。当年那个淳朴可爱的小伙子,如今依然保持着战士的品格和火一样的激情。离休后的马玉祥,不改志愿军的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14.
金化炮战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非常有影响的一次战役。战役中,中国志愿军以零伤亡,歼灭土耳其军队6000余人,如此巨大的伤亡,可以说是完全因为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的愚蠢行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生死之约     
仁和  新园 《老友》2009,(1):40-42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刘绍安和张志九在执行重要任务的前夜,相互许下"生死之约":如果一方牺牲后,由另一方来照顾这两个家。在随后的战斗中,江苏籍战士张志九壮烈牺牲了,山东老兵刘绍安用57年的时间,来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  相似文献   

16.
战争时期往往是考验人性的时期。文工团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经受住了人性的考验,交上了最优秀的答卷。在小说中,枪炮和玫瑰是意象符号,有着深层丰富的含义。枪炮是敌对抗争对象的代名词。文工团战士不但要和敌人作战,还要和寒冷、饥饿、肮脏、疾病、虱子、干渴、潮湿作斗争。玫瑰是一切美好温情的代名词。他们自爱、自律、自强。志愿军的人性大爱体现在中国和朝鲜的人性大爱、战士和战士的人性大爱、军官和战士的人性大爱、战士和敌人的人性大爱、战士和动物的人性大爱。作者全方位地扫描战争,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离开朝鲜战场,他被人用轮椅推进了山西荣军医院。于是,前妻离他而去;于是,一位名叫贺玉林的女教师闯进了他的生活。从此——  相似文献   

18.
范锦文 《老友》2010,(8):31-31
1951年春,在江西省临川县上顿渡镇设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预备医院,不断有伤病员从朝鲜前线来到这里休养。当时我在临川联合中学读初中三年级,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到路边向伤病员表示欢迎和致敬!回到教室,我们还写慰问信,这些信有给医院的,也有寄朝鲜的我还从医专毕业分配到这所医院工作的大哥那里,听到许多关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的英勇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本来志愿军计划的夏季反击战役因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字,到1953年6月15日24时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南朝鲜李承晚闹事了。 李承晚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人民军战俘2.7万余人。并公开表示将他们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这一行动破坏了停战谈判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张毅 《老友》2005,(11)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50余年过去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那次朝鲜战场阵地前举行的联欢会。1953年7月27日22时,"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定"正式生效。果真停战啦!飞机声、炸弹声、枪声、炮声都听不到了。停战后,志愿军各级指挥机关,分别组织了慰问小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