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海玲 《南方论刊》2013,(12):101-102,6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更成为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符号。2005年以来,经过当地政府有组织普查和逐级申报,茂名市共有高州木偶戏和化州跳花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港单人木偶、跳禾楼、信宜镇隆飘色等十五种代表作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良横堂班、赛龙舟(化州赛龙舟)、笪桥黄瓜干制作技等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对其概况与地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未来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茂名冼夫人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认为茂名冼夫人文化的产生、形成及演变过程,既与土著民族及其本土文化有关,也与外来移民及相关的地域文化或外来文明的迁移、融合、相互影响等因素有关。历史上与此相关的文化内涵可分以下阶段:战国秦汉至南朝宋齐、梁隋间至盛唐、唐末五代至宋元、明清至近现代。当前茂名市应根据不同时期文化遗产的内涵,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复杂的脉络关系往往折射在独特的视觉文化之上。如何发挥与挖掘视觉体系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视觉体系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将视觉形象放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中进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树立正确世界观,以视觉的观点来审视和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世界人民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茂名市隆重举办石油荔枝文化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旨在大力弘扬茂名的荔枝文化,建设茂名文化的龙头品牌,让荔乡人民看到了一种新气象和新希望.茂名作为全国最早和最大的荔枝产区,如何通过大力打造荔枝文化品牌,来推动产业的突破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品位,是地方政府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广东省茂名、湛江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现象的实地考察,选取拖罗饼、笪桥黄瓜干、化橘红中药文化和吴川月饼等典型案例,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产业发展中不仅可以表现出新的功能,而且可能形成不同形式的新的结构,以一种新的结构—功能作用于现代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从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开始,通过企业化运作,逐步实现规模化,而且还可以在不同产业中以不同的形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区域现代化产业集群,拉长"非遗"项目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6.
今天"茂名石油荔枝文化博览会·荔枝文化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在此,我代表茂名市政府和茂名700万人民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威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此次盛会!感谢你们对茂名荔枝文化研究的鼎力支持!感谢你们对茂名经济社会发展深切的关心!在此,我也对关心、支持这次荔枝文化研讨会的各有关单位和所有参与筹备的人员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反思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行之有效的传承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的自然传承模式曾在农耕社会文化环境下有效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发展,但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衰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中,自然传承模式的衰败与不适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内部因素。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化传承模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当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文化发展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大气候中,茂名文化发展应往何处去?在最近召开的茂名市文化建设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周镇宏同志响亮地提出了“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潮中掀起新一轮文化发展潮”,从而吹响了新形势下茂名文化发展的嘹亮号角,标志着茂名文化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作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茂名市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总的来说还是乏力的。要掀起新一轮茂名文化发展潮,不能只顾城市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红荔飘香时节,由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大常委会、茂名市人民政府、政协茂名市委员会共同举办,茂名市社科联承办的"茂名石油荔枝文化博览会·荔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受这种隐蔽、师承方式的局限,其生存状况十分脆弱。非物质文化"群体记忆,口传心授"的传承特点,决定了口传资料、口传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鉴于口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导作用,口述档案的定义不易过窄,应该涵盖"口述历史、口述资料、口头传说、活档案"等口述资料。否则,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不利。  相似文献   

11.
<正>《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化生态学视角》是一本站在文化生态视角对我国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的著作,对探索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由隋丽娜编写,于2014年7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首先将文化生态学引入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并梳理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系统;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分析总结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相似文献   

12.
酉阳土司曾统辖今酉阳、黔江、彭水、秀山等地达800余年。期间,土家族、苗族人民创造并积淀了内容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在这一区域内,现有2项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文化遗产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审视酉阳土司这一文化遗产,对推动渝东南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非遗项目来说,民间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深深存在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最深层次,体现了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或者地区人民精神生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在道德素养教育和价值文化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根本就是将其中工匠精神价值进行发扬,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背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积极创新,因此,如何推动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发展是目前文化传承的重点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4.
蒋建军 《南方论刊》2013,(12):14-16
茂名市海外(含港澳台)人才资源丰富,是茂名发展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如何开发利用海外人才资源,对促进茂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茂名市海外人才资源的情况、作用、存在问题,提出开发利用茂名海外人才,服务茂名经济社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6.
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项目门类齐全、地方特色鲜明、传统技艺高超的特点。在保护发展中,由于国家支持的有限性和地方财政无力扶持,又没有发挥知识产权作用,致使传承发展处于困境。本文认为其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在行政保护的同时引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策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而加强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的工作,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具有重要意义。一、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现状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民族文化是指各个具体民族长期积淀起来的原住民文化知识。赫哲族民族文化是赫哲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有新的发展;精神文化建设有亮点、有成效;基层文化设施得到完善。但是,全市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仍然存在着不足和问题,本文分析近年来茂名市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此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茂名市旅游业的资源优势茂名无论是自然景点,还是历史文化、人物景观等旅游资源,在粤西地区都算丰富的。1.海岸资源优越。茂名22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坡缓、沙白、浪平,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海岸有虎头山、第一滩构成的水东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人类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活化石”,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人类自身的成长历程.它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尤其是它“无形”的状态特征,为人们对它的宣传和保护带来了种种困难,传统的方法也显现出各种弊端.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的优越特点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力求达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