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古典文学名著。 传说古代有个国王,他每天娶一个女人,第二天就把她杀死。勇敢的女孩山鲁佐德为了救女人们,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天亮时讲到关键处就中断了。国王为了听完故事,舍不得杀她。这样,  相似文献   

2.
王进 《小康生活》2000,(12):51-51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在这迷人的季节里,我要向远方的朋友——《专业户》致以深深的谢意,回头望望走过的路,深深浅浅的足迹里充满了汗水和收获,《专业户》陪伴我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2000年。是她指引我科学种养.让科技走进农家小院化为生产力,足她指引我走上致富路,让我由穷变富,引得乡邻们向我投来惊诧的目光,是她给了我自信和勇气……那是早春  相似文献   

3.
朱蔓蔓 《可乐》2010,(8):M0001-M0001
初次在报刊亭看到《可乐》,我以为她只是普通的娱乐读物,并没在意,她给我的感觉只是名字比较特别。再次在报刊亭邂逅《可乐》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要了一本。谁知刚刚读完《浅吟低唱》、《纯真年代》、《友谊万岁》、《浪漫青春》等栏目。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相似文献   

4.
走出南非的英国女作家多丽斯·莱辛(DonsLessing),一经步入英国文坛,便以《小草在歌唱》(1951)以及《暴力的儿女们》等作品受到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1962年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TheGoldenNotebook)问世,莱辛更成了西方文艺评论界注意的中心。大量的评论文章相继出现在各国报刊上,不少国家竞相将其早期和近期的作品翻译出版,并且她在此后的重要作品如《一个生者的回忆》、《黑暗前的夏日》、《希卡斯塔)}等都被出版商在封面打上了“金色笔记》作者”的印记。《金色笔记》(以下简称《金》)何以引起评论界这样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红楼梦》中,人称"老祖宗"的贾母的养生诀窍是"寿从乐中来"。老人十分重视天伦之乐,爱热闹,看戏喜欢生动的《西游记》,平时喜欢同孙子、孙女们在一起,没有苍老的孤独感。贾母心胸宽大,处事沉稳,平和而不大起大落的心态也是长寿的一大法宝。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这方面,贾母可以说是个典范。她注意节食,避免油腻食物。如送螃蟹馅儿的饺子给她吃,她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元宵夜宴,她肚子饿了,凤姐说:"有预备的鸭子  相似文献   

6.
《梁书》不载《金楼子》考--兼论《梁书》编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但却不载于《梁书*元帝本纪》.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楼子》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姚察撰《梁史》时所据"国史旧文"本无记载;二是江陵亡陷,《金楼子》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姚察不得见;三是姚思廉续补时恐因唐太宗之故,而不得载《金楼子》于《梁书》.  相似文献   

7.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8.
我是《老友》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订阅没间断过。喜欢《老友》,是因为她很有特色,感到读《老友》是一种享受。她给我温馨,也给我激励。《老友》的文章深深地打动着我,使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欢乐。  相似文献   

9.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呀,她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少力量呀!海伦不满两岁时,突然得了急性脑膜炎,使她不仅双目失明,两  相似文献   

10.
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长篇小说《故乡》,是朝鲜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李箕永的代表作之一,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它标志李箕永的创作和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时期。 《故乡》取材于1930年前后,朝鲜革命斗争转入新阶段的历史现实。正如作者在《给故乡的读者》一文中所说:“这部作品里,佃农们——元德村农民们反对地主恶毒榨取的斗争是基本的故事梗概,同时,我把这个农民和斗争和城内丝织工厂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企图反映工农联盟的思想。站在斗争前列的是他们的组织者和领导行金喜俊。我企图通过这个主  相似文献   

11.
《江城》是《聊斋志异》中描写悍妇的著名小说,女主人公江城因为其泼辣如虎的性格在文学史中已经成了“胭脂虎”的代名词。可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仔细解读江城的所作所为时,发现她的一切行为都是事出有因,她只不过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有着正常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女人。但是,她因为与时代思想的格格不入,最后被硬生生的集体无意识一点点扼杀成歇斯底里了。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山西老年》2010,(8):36-36
《红楼梦》这部书中有许多太太、小姐、丫环,但是通篇中却没有一个"她"字,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红楼梦》诞生时,"她"字还没问世呢。《红楼梦》于1791  相似文献   

13.
自涂脂,自抹粉,胡说八道,恬不知耻,是江青的一贯作风。她对那个外国女作家讲的关于《红楼梦》的屁话,活活画出了她的本相。不值得详细批判那些屁话。这里只解剖一下她吹捧的《好了歌》和《注》。《红楼梦》第一回,先写了一个可以说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象征的甄士隐。他在没落的封建社会中被搞垮,“看破红尘”,一心要跳出现实世界的“苦海”。听了跛脚道人唱的《好了歌》,顿然“悟彻”,用诗词的形式,给这首歌作了一个注解,然  相似文献   

14.
一阿米纳塔·索·法尔教授是塞内加尔当代著名女作家,被人们誉为塞内加尔和非洲文坛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她于七十年代初在塞内加尔文学界崭露头角。一九七六年她发表成名作《幽灵》之后,一九七九年她又发表了中篇小说《乞丐罢乞》。这部小说一出现,就引起了国际文坛的高度重视,被光荣地遴选为一九八○年法国最高文学奖金“贡古尔文学奖金”的获奖作品,使她一跃而成为非  相似文献   

15.
<正> 对《金西厢》持批判态度的同志,比较集中于反对金圣叹对莺莺这个形象的修改和评论。有的同志说:莺莺原本是一个反抗性很强的“情”的化身,离经叛道的反封建形象;金圣叹却把她改成一个缺乏反抗性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珀尔·巴克(中文名赛珍珠)少年时代曾随传教土的父亲来镇江“崇实女校”学习.她酷爱中国灿烂的古文化,攻读过中国的经书.一九一四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崇实女校”教授英文.可以说,镇江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对镇江人民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一九三一年她发表了成名作《大地》,一九三二年该书获普利策奖金.以后又发表了《儿子们》(一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时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时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聊斋志异》中的《林四娘》这篇作品,李厚基同志在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看法: “《聊斋》中的《林四娘》,是一篇思想反动的作品。林四娘和衡王都实有其人。据传林四娘为福建蒲田人。明崇祯时,父为江宁库官。她生长在金陵,衡(一作恒)千金聘入后宫,后‘遭难而死’。林四娘是个死心塌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的奴才,但受到不少人的赞扬。王士祯的《池北偶谈》、林云铭的《林四娘》和《聊斋》都作了专门刻划。” 李厚基同志判定《林四娘》是一篇思想反动的作品,认为林四娘是一个死心塌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的奴才,也许还有另外的证据,但在这段论述里面,根据只有两个:一是她父  相似文献   

19.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20.
0.1 明代小说《金瓶梅》中使用了大量的量词,从中可窥见当时的量词系统及其运用的情况。本文拟详细描写《金瓶梅》的量词系统,从其所用量词的数量、系统、运用频率、语法特征、量词及其组合的语境分布,以及量词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等诸方面作些考察,以期为汉语量词发展史提供一个断代的个体模型。本文所用语料采自山东齐鲁书社1987年版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王汝梅等校点),并参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酌补。0.2《金瓶梅》(以下简称《金》)成书于15世纪初,汉语的量词发展至此早以形成一个成熟的系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能够反映量词历时发展过程中某一共时系统的专书量词系统,《金》的量词系统还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的。汉语的量词系统大致产生并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南北朝至明代已历经千年,量词系统当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而现代汉语中的量词系统显然又与《金》所处时代的不尽相同。因此为了在描写分析时便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