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在17.5万年前黑龙江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民族可分为东部的肃慎、中部的秽貊和西部的东胡三大族系,他们对开发建设古代黑龙江地区及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金灭北宋是中华民族内部事务,作为腐朽王朝的北宋是应该灭亡.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抗击沙俄,巩固东北边疆是有功绩的,但对黑龙江地区的封禁,使黑龙江地区的发展受到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六世纪以后黑龙江人口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历史人口于古无征,16世纪以前资料匮乏,1771年始有记载。所以近代是黑龙江整个历史人口发展的高潮时期。它的显著特点是人口迁移,它的总趋势是由南而北,愈波愈远,越来越多。人口的不断增长,使黑龙江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日益开发,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一、清初、中期黑龙江人口的停滞在16世纪以前,黑龙江人口的特点是人口稀少、起伏不定、无人口统计。到了16世纪后期,人口问题才被当时统治者所注视,但在人口发展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 16世纪后期,女真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发展,势力日益强大。1616年(明万历44年)努儿哈赤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明崇祯9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公然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名黑龙江省历史研究所。1964年并入当年成立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为第三研究室。1979年随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而恢复建所,使用现名。历史研究所设有渤海史研究室(含唐以前黑龙江地方史的研究)、辽金史研究室(含元朝黑龙江地方史的研究)、地方史研究室(研究明清、近现代黑龙江地方历史)、中俄关系史研究室和资料室。全所共有2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13人。 1973年以来共发表论文、译文250余篇,专著、译著20余部。主要专著有:《沙皇俄国是怎样侵略中国的》、《东北近百年史讲话》、《黑龙江沿革史讲稿》,《黑龙江近代历史大事记》、《渤海史稿》、《边塞诗人吴兆骞》、《东北国际约章汇释》等。译著有:《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满洲人在东北》、《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阿穆尔边区  相似文献   

4.
清代对东北地区的封禁缘起于天命年间,形成于康熙,厉行于乾隆,不同时期封禁的范围、实质、作用略有不同。其核心是保护“龙兴重地”,其目的是保护并独享故乡的经济资源,保护本民族“国语骑射”的文化传统,保护民族兴起的圣地不容破坏。封禁政策阻碍了东北的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但并没有完全禁住流民出关私垦,同时也削弱了东北边防力量,为日后俄日大肆入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1945年东北解放后,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制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黑龙江地区作为东北根据地的后方基地,是中央这一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所以,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为创建东北根据地提出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和政策,既是建设东北根据地的指导方针。也是创建黑龙江地区根据地的指导方针。本文就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根据地的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一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北问题不仅引起国际上的关注,而且  相似文献   

6.
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是驻防八旗的重要地区之一.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和管理,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对这一地区驻防八旗及其指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驻防八旗在黑龙江东西部的分布及规模、驻防八旗的内部结构与特征等都作了部署,形成了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政权及其管理形式.黑龙江驻防八旗在清朝前期维护清朝统治、保持边疆社会稳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开发和保卫东北边疆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清政府为维持满洲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从康熙朝起,在东北地区长期实施封禁政策和旗民双重行政管理体制,设置了军府制度,以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下诏“变通政治”,从1906年开始的清末东北新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此后,东北地区设立行省,广设州县等地方行政机构,标志着东北八旗军府制度的终结和道、府、厅、州、县民治体制的确立,促进了东北地区行政机构的近代化.东北地区的新政作为清末新政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实现了边疆内地行政机构的一体化,对于巩固边防、有效地抵制列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911年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至今已七十周年了。这次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却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省分,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次革命在这里也同样有强烈的反响。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的历史,不论对我们了解这一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研究我国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列强,对我国加紧了侵略。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实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和对国内人民…  相似文献   

9.
周喜峰 《求是学刊》2004,31(4):111-116
在后金———清政权建立和兴起过程中 ,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父子对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蒙古、索伦、东海女真等民族非常重视。他们根据黑龙江地区的不同民族 ,分别采取了联盟、联姻、征服、招抚等不同策略 ,基本上完成了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统一。这些策略是成功的 ,它不仅使黑龙江地区各民族成为后金———清政权的臣民 ,也为清政权的强大和入主中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区域,各项事业开发都较内地为晚,直至清末民初时由于汉族人口的大量移入,才逐渐地改变了那种“极边苦寒之地,千里荒无人烟”的落后局面。自清代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止,该地区由外部迁徒来的人口近一千万人。其移民人口数量之多,在我国其它省区中绝无仅有。一、清代以前的人口迁移在远古时,黑龙江地区是古肃慎族的居住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一名  相似文献   

11.
在中日两国长期交往中,由于地理关系等多种原因,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近代时期以来,在整个中日关系史上,这种关系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综观近代中日关系史,其中的大部分历史事件,都同东北地区有密切关系。至于中日甲午战争、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  相似文献   

12.
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裁撤于宣统元年(1909),前后共历177年.三姓副都统衔门的设立,对巩固我国东北边疆、团结三姓地区少数民族、加快土地开发和商品贸易及三姓城政治、军率、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清朝在三姓地区设立副都统衙门的战略选择、三姓副都统衔门基本概况及历史作用进行梳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 土。到了明代,明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 尤其是黑龙江流域的经营与管理,非常重 视。阿什哈达摩崖碑及此碑勒石者刘清造 船运粮事迹的有关文献,就是很好的历史 见证。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波澜壮阔的元 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建立了明朝,取 代了元朝的统治。明朝一建立,朱元璋就 立即着手东北地区的统一工作。他首先派 军驱逐了盘据在东北的故元势力纳哈出等 部,不久又建立了辽东都司,做为进一步 经营与管理黑龙江流域的行政机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进一步完成多民族国 家的统一事业,除了五次亲征北方的故…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东北居民宗教信仰结构具有多元性,并大致表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清前期为以原生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时期;清中期是东北文化与内地移民文化相互吸收与融合后的多元文化变迁时期;晚清时期外来文化不断渗透而使东北文化多元性达到空前程度.由宗教信仰管窥东北文化变迁原因,自古以来多民族杂居,是其形成区域内多元文化架构的历史因素;与内地移民文化的不断融合.是东北文化变迁的长期因素;晚清东北开埠后外来文化的渗透,是近代东北文化多元性加剧的主要原因.至于东北文化多元变迁的特点,首先是东北传统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西方文化无法完全融入.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至清末,到东北北部地区的关内移民日益增多,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筚路篮缕、胼手胝足的艰辛劳动,改变了这里极其落后的面貌。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增进了与关内地区的经济联系,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商品市场。清末东北北部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兴起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积累了资本和经验,形成了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工商业发展的格局。民族资本、华侨资本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在若干行业出现了民族资本厂家。东北北部地区民族资本是在东北北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既区别于外国资本、又区别军阀官僚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是不具有垄断性的自由资本。所谓“商办”企业就是民族资本,其  相似文献   

16.
东北边疆开发与近现代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近代东北边疆的开发,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但是,东北边疆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化,是同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的影响以至军事的入侵紧密相关的。由于野蛮的侵略背后有先进的工业文明,正义的抵抗背后有腐败的封建制度,传统的政治斗争史或单纯的经济发展史的体系无法清晰地说明上述边疆历史发展中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从社会向近现代化文明发展的角度观察历史现象,即把东北边疆近代的开发放到近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可以解释那些复杂的问题。而且从这一角度观察,还应有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本文对东北边疆近代开发过程的分期及对每一时期性质的确定,就是建立该价值体系的努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中东铁路沿线就有大批俄国工人及布尔什维克在活动,因此,这里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黑龙江人民的觉醒,首先是较早地受到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在黑龙江活动的影响。当时的《滨江日报》记载:“莫斯科共产党宣传学校女子部毕业生22人经赤塔来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又如1905年12月8日,中东铁路工人在哈埠俄国布尔什维克秘密组织领导下,实行了全线大罢工,从而激发了中国工人的革命热情,提高了阶级觉悟。从《远东报》记载中也反映出俄国布尔什维克(被称为多数党)在黑龙江的活动是很频繁的。该报说:“拉哈苏消息:自8月1日起多数党在黑龙江异常活动,3号由布埠派往什洛嘎轮船3只,满载红旗队防守拉哈苏与阿穆尔防军对峙”。中东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后 ,一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其中有关近代中国沿海、沿江地区城市历史的研究已是成果累累。与之相比 ,关于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特别是整体性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近日出版的曲晓范所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1 1月出版 )可称这一领域的一部力作 ,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 ,体系科学 ,结构缜密。东北地区地域广阔 ,城市星罗棋布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住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趋势和特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19.
1 松花江,俄称“申加尔河”,乃东北水运干道,流域面积占东北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沿江物产丰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它成了沙俄继19世纪中期,侵吞中国东北大片领土,攫取黑龙江、乌苏里江航权之后,又一攫取的目标。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沙俄攫取并曾垄断了松花江的航权,把它变成沙俄帝国主义掠夺东北人民财富的吸血管和推行其远东政策的运输线。沙俄对松花江的窥探,始于19世纪。1854年,斯捷潘诺夫率兵沿黑龙江进抵松花江口,遭清守军抗击。当时,清政府下令沿江居民“清野”,陷俄兵于无衣无食之困境,最后全歼之。1858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20.
金颖 《日本研究》2009,(4):81-84
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开发时期正是日本吞并朝鲜,不断加深对东北的侵略势力与实行殖民统治的时期。日本依仗其国家强势,在农业领域中重点投资经营水田农业,构筑在东北日本人粮食的生产与供应基地,并欲利用散居在东北各地主要从事水田农业生产的朝鲜移民扩大其侵略权益,以致水田农业部门成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我国史学界尚未有从东北水田农业这一微观角度深入细致地论述日本侵略势力的渗透及东北地方政府的抵制对策之研究成果,与近代东北地区有很深关连的韩国、日本史学界则普遍存在贬低东北地方政府在促进东北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倾向。本论文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具体而深刻地揭示近代东北全体官民全面一致抗日的真实画卷,揭穿日本推行其“满蒙政策”的险恶用心和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