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尤索林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刻意描写的人物,他是“黑色幽默”文学艺术形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嘲笑死亡,但又对死亡充满恐惧。他怀疑和否定当局所宣传的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念,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孤独感,但他又有自己的追求。他敢于反抗当权的大人物,与他们的自私、贪婪、专横、残暴和毫无信义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使自己在“反英雄”的过程中变成一个真正值得称颂的英雄。作者通过尤索林死里逃生的斗争过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与荒谬,反映了当时人民反战的心声,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2.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主题中对"黑"的揭露表现得相当充分。文中笔者通过对这种黑的本质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答案:本篇小说中的"黑"并不在与战争之黑,而在与社会制度之"黑",是那些制度的统治者,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将这种比战争本身还可怕的"黑"推向了极致,使小说中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地成了这一制度的俘虏,而对这些小人物的代表人物尤索林的分析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无力的个体在如此之黑的社会中所经历的肉体之痛、精神之苦。黑色幽默的作品让我们通过表层的滑稽可笑,去领会其后意味深长的主题思想,感受这种荒诞背后的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人物众多,其中梅杰少校虽不是主人公,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典型性。梅杰少校集各种反讽于一身,他既是军规的制定者,又是军规世界的受害者;外在的名字与相貌完全决定了他的命运,使他在这个荒唐疯狂的世界中毫无反抗的能力。他的形象不仅很好地诠释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也映衬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鲜明的特点、泼辣的语言和淋漓尽致的嘲讽堪称是"黑色幽默"的经典性作品。在海勒的这部作品中,世界的荒诞集中体现在社会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矛盾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分析来展现黑色幽默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第二十二条军规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美国的约瑟夫·海勒。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  相似文献   

6.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本文透过小说杂乱的描述,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代表性人物的描写、荒诞不经的情节和逻辑悖论手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黑色幽默作品的写作手法及小说所揭露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黑色幽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西方文学流派,对现当代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黑色幽默”的作家重视描写人物生存世界的荒谬和环境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地嘲讽态度反映环境和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夸张地加以放大、扭曲、畸变,让它们看起来更加荒诞、滑稽、可笑,同时又让人感到压抑和苦闷。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创造了一个名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困境,运用了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和零感情的写作态度,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充分展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重要作品,文字清新,视角自然而独特,体现着美国传统文学的最本质特征.而另一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著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却用荒诞、扭曲的笔调来描述故事,最能体现美国现代文学特征,它有着与美国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艺术特征.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美国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复调小说展示的是一个多声部的世界,其中对话又是这个多元、互动世界的基础,它源于对现实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巴赫金认为,思想不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产物,而是存在于与他人另一种思想的积极交往中。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这样一场大型的对话。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内心的对话,情节结构的对话,以及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海勒不无诙谐地对貌似坚不可摧的传统权威进行了解构,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对话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为了展现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美学,运用福柯的生存美学原理,对小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各自的出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规训化的社会里,小人物生活得悲惨无助;然而通过奉行隐忍型和普罗米修斯式的生存美学,仍有人在军规中寻求自由、在无助中寻求自救、在绝望中寻求生路,成为反抗权威、捍卫自由的英雄.该解读有助于引导现代人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本文从海勒运用的奇特写作手法来表现小说反映的那个“有组织的混乱,制度化了的疯狂”的荒诞世界,碎片似地记录了主人公绞尽脑汁逃离战争的经过。  相似文献   

12.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就其思想意义来说,是西方病态社会那种专制权势的实质性的体现,是军营众生间权势关系的揭示;就其艺术价值而言,则是借助"黑色幽默"手法的运用,以充分展现其富于漫画式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局限性。以多元系论为基本框架,结合《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两个中译本,从译文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两个方面探讨多元系统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阿拉法特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巴勒斯坦民族求解放,并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中不断成长,其斗争方式由武装斗争逐渐转变为武装斗争与政治外交并举,最终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走上和平建国的道路,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考察了卢照邻的时代、才华、抱负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阐发了他在恶疾折磨下的复杂痛苦的精神生活及其自杀的社会成因,从中凸现了他同恶疾抗争的顽强精神、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执着品性以及其鲜为人知的殉道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应对恶疾、死亡这些人类永恒难题时所有的巨大精神力量,为全面认识作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锤炼出来的。毛泽东在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斗争中所形成的理论品格和崇高风范、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胆略,是留给后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约瑟夫·海勒在其成名巨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借助非逻辑性语言,运用循环式论证、自相矛盾论证等论证方式,成功地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矛盾的、不合逻辑的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8.
“愤怒的青年”文学流派中最著名的小说《幸运的吉姆》表达的是小人物对生存现状与社会不公所表现出来的愤怒与抗争。令人窒息的学院派作风、虚伪“精英文化”的趾高气扬和功利驱使下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吉姆愤怒的诱因。吉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他的奋力抗争代表的是社会中下阶层小人物对现实的反击。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回顾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过程,评述了毛泽东求真务实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对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论证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同错误的思想路线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阐释了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难,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更难也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