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芳 《老年人》2011,(2):49
世间万事万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由此物到彼物,是路程的距离;由此时到彼时,是时间的距离;由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房屋之间有了距离,才能美观别致;树木之间了有距离,才能茁壮成长;汽车之间有了距离,才能安全行驶;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唐朝冯丹兵在大街上,常常可以发现车的后面贴着“保持距离,注意刹车”的字样,意在提醒后面的车辆,别贴得太紧,以防事故。由此可见,保持距离是一种安全。具体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保持距离则是一种美妙的情感。夫妻日夜相处,偶尔分别一段,二人之间便有了一...  相似文献   

3.
半糖夫妻     
风之子 《女性天地》2007,(10):31-31
这年头的时尚男女实在让人难以明白。谈恋爱的时候即使面对面也恨彼此的距离太远,如胶似漆、蜜里调油还不够,非要用显微镜盯着对方才放心;结婚后成天相对却嫌距离太近,非要依靠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的好处。于是就有了像杨炎和方玲这样明明在一个城市里,平时却分开住,周末才聚在一起的夫妻,还有个时尚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谁都常常这么说起,而最有意思、最奥妙无穷、最耐人琢磨的恐怕就是这个“之间”了。的确,我们再也无法忽视人际距离。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人的种种生存状态、情感危机、欢欣、躁动、忧虑、尴尬,都在一段人际距离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人际距离,早在西...  相似文献   

5.
笑尘 《老年人》2008,(3):50-50
在西方历史上,集名将与诗人于一身的人似乎千年难得一遇。本来,血火刀枪与诗词歌赋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风格,顾此往往失彼,此强往往彼弱。但中国文化却有一种强大的粘合力量,将军人的冷静、严酷与诗人的热情、想象揉到一个人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之间认人识物的能力相差甚远,有的对陌生人或物见后能记住不忘,有些人这方面的能力却很差。他们对人或物往往见过多次后仍似不曾见过。造成以上所述差异的并非是由于记忆力或注意力的差别,而由于其眼睛的聚焦度不同。一般情况下.眼睛聚焦度好的人认人识物能力强些;  相似文献   

7.
在人际交往中.有真诚、善良.也有虚伪、邪恶。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嫉妒、攻击和误解.就是人际交往这轮太阳中的“黑子”。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当这类不如意的阴云遮襄着你时,你当如何处之?回答是:唱起“宽宏”这支歌。嫉妒:当你在学业中取得了出众的成绩;当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出类拔草的成就;当你的才能比别人略胜一筹时,也许便会招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嫉妒。这时,你应该唱起“宽宏”这支歌:首先,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嫉妒。应该说,自己的成功或才能被人嫉妒不仅仅都是坏事。因为,别人没有的成就而你有…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达,人们感到地球仿佛变小,人与人之间似乎容易接近。然而,作弄人的是:住宅的高层化、单元封闭化、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竞争机制,又使人们感到人与人之间关系流通了,从而就有了所谓“距离”问题.其实,人际交往中的“距离”忧患古已有之。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夫子对于如何把握好人际关系的距离是恁地伤脑筋,况其我自哉?与孔子相比,庄子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距离时超脱多了,其实是圆滑多了。《人间世》是在干着力研究人际关系交往艺术的专章,其中提出了这样的命…  相似文献   

9.
溪涧 《当代老年》2013,(1):41-41
一般来说,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饮用酸奶效果最佳。 人在通常状况下,胃液的PH值在1—3之间;空腹时,胃液呈现酸性,PH值在2以下,不适合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生长。只有当胃部PH值比较高,才能让酸奶中的乳酸菌充分生长,有利于健康。饭后两小时左右,人的胃液被稀释,PH值会上升到3—5,这时喝酸奶,对吸收其中的营养最有利。  相似文献   

10.
李迅 《职业时空》2005,(7):22-25
理想是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 埋藏在心底是一份甜蜜,为了去实现,选择是别无他路的行为。而成果却要用汗水不断浇灌,通过夜以继日的耕耘才能获得。为此,成功是坚持,是毅力,是一切努力的结晶。从梦想到成功的距离有多远? 没有去想的人不知道,没有去做的人不知道,只有成功获得者才能品尝到。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两次被人解围的经历。一次是两年前做学生的时候,和一个朋友到女生宿舍去玩。谈着谈着,一位女生说,她准备考研究生。我便水她生意说:“二十七、八的人了,还考什么研究生?”说完之后感到话说重了,还在后悔。同行的朋友却马上接了话题,他说;“照你这么说,中国妇女界要举行庆典了。”那位女生问;“为什么?”他说:“二十七、八的人还这么年轻,当然要举行庆典啦。”由此便转尴尬为和谐。一次是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天,陪几位客人吃饭。经理迟到了几分钟,只好我陪客人先吃。经理到后,冷不防有位各人对经理说;“小吴说你…  相似文献   

12.
卢国显 《社会学》2006,(4):1-11
一、中西方社会距离理论的研究综述 距离首先是一种物理学上的空间概念。美学家用来比喻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模糊性和非真实性,认为距离的大小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学感受。心理学家将之解释为主观感受,将对象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称之为心理距离,并认为最合适的距离就是那种最小而尚未消失的距离。心理距离又被称之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一道心理屏障。后来社会学家将心理距离发展为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被定义为“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是一种可以测量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同情与亲密的程度和等级。  相似文献   

13.
梁本凡  翟露静 《城市》2004,(4):36-38
一、零距离革命 (一)零距离革命的内涵与意义所谓零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流."零距离"的特点是无媒介化、无距离化、无响应延滞化.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交际关系时,就是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它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外语学习中只有了解了语言的特点,语言的习俗文化,才能更加准确贴切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识,日语作为粘着语,有其本身的特点,敬语就是其中之一,只有较好的学习理解了敬语的使用,才能较好的理解日本人的敬语意识,才能开启日语学习之门。  相似文献   

15.
好雪片片     
好雪片片图形中的透视透视有三个座标:一是视网膜;二是视位与形体之距离;三是视角,即仰视、平视、俯视。就如同摄影的镜头、距离、角度。视角之所以回要,因为人要仰视天文、俯实地理,中观人间万多,如果纵向日围住位饱览无余。只从一个角度仅有们见;一时障目而不见...  相似文献   

16.
现在科技的高歌猛进,让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愈加轻松、便捷。短信、电子邮件、QQ、MSN,足不出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和朋友保持良好而又亲密的关系。然而,某些时候,我们却开始更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我们绞尽脑汗地发明机器、创新技术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快要消失时,我们又开始刻意回避、躲闪,制造一种距离。是否应了那句老话:没有了距离也就没有了美?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与爱     
我们无法解释清楚爱的真谛,就像我们无法解释生命的真实,人们对生命的疑问是: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们对爱的疑问是:爱是什么?情为何物?对于爱,我们往往称之为喜欢;对于生命,我们往往称之为活着。生命是一种生物体从生到死、从小到大、从青到黄的全部过程,它对拥有者来说只有宝贵的一次,因此大多数人比受更珍重生命;爱是人类对人或物有着很深的感情,爱可以有很多种很多次,爱有深有浅有轻有重有真有假。有些人为爱而活着,当爱情破灭,便选择了自断的绝路,与爱一同泯灭。有些人为活着而不得不去喜欢,因为活着就需要满足…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某人很有才能,就是有点清高。确实,不论是在厂矿企业,还是机关学校,时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很有才华、颇为能干,或知识渊博,或水平高超、或技术精湛,可他们瞧不起人,常常以不屑一顾的神态看待旁人,有时甚至把上级领导也不放在眼里。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该如何对待这种恃才傲物的下属呢?A·用──充分发挥其才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最高愿望是实现自我,亦即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理想得到实现。一个有才能的人,假如能用其所长,英雄有用武之地,那么,他就会集中全部精力去为实现自我而…  相似文献   

19.
人物心语:中国人对学习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意思是说由于知识是无穷尽的,人只要活着就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我以为:人是“学到老,活到老”。意思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活着;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活着;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活的更有价值。——刘维奇  相似文献   

20.
以人补人,效果最好;以物补人,效果就要小得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