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湖南省农民人均劳动报酬收入达到914 3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4 4 4 %上升到38 12 %。2 0 0 1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 2 3元,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近5 0 % ;2 0 0 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75 % ,劳动报酬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一、农村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加大。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背景看,世界经济出现了走低趋势,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东南亚地区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2.
论农民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农民生活质量凌岩研究农村城市化,有一个具有意义的问题必须研究,即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衡量农村或农民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传统的首要指标是人均年收入。从温饱状态到小康水平,有关部门曾经多次拟订过指标。贫困线的标准,起初是人均年收入低于200元者,...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以我省农村经济比较发达,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全省第三位的清镇县为例:该县6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8.9元,比上年增长5.05%,(若减去其中1户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153元)59户人均纯收入为369元,比全省农民纯收入人均302元多67元,高22.18%,但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农民纯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是有名的贫困县。然而在该县莲云乡,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生了:根据抽样调查表明,1987年全乡人均收入是192元,到1991年也只有299元,而到1994年底,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900多元。在人的精神面貌方面,同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均年收入900多元,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来说,也许不算稀奇,但对于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崔云乡来说,对于在并不遥远的过去常常连饭也吃不饱的农民来说,这种跨越无疑是惊天动地的。这里的农民自豪地宣布:由于持续…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是实现小康。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小康的主要指标,它的增长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78~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6.62亿元增加到45.2亿元,增长5.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9.147万元增加到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5.9元增加到618.7元,增加502.9元,增长4.3倍,农村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一、农民收入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变化特征1978~1992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大体经历  相似文献   

6.
我国秦巴山区农民温饱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在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中,粮食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甘肃秦巴山区最贫困的是舟曲县.1986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2.39元,是全省农民收入最低的县.人均生产粮食138.2公斤,国家回销农村粮食人均132.6公斤,粮食生产自给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促进鲁西北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的对策陈延明地处鲁西北的聊城,是一个农业大区,但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区。1992年,全区农村人口占全省的7%,耕地占全省的8%,而农村社会总产值却仅占全省的3.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数低286元。促进这一地区农村经济全面...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给我国农村经济注入了蓬勃生机,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近10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提高,农村衣食住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业在 1978—1985年取得迅猛增长之后,又重新陷入了困境,特别是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出现了在低速缓慢增长中徘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宝鸡市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农村、农业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现对2000年—2012年我市农民收入、消费提高及结构变化进行以下分析。一、新世纪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历程变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482元增加到7373元,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速度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2.4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10%。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了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应努力构建包括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等24项指标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云南省农民经济收入的现状及实现增收的若干设想贺家训一、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仅133.57元,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情况比较特殊外,人均纯收入提高的广东为182.3元,最低...  相似文献   

12.
同全国一样,陕西的乡镇企业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到199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0%,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1%;从业人员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全省财政收入的13.8%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陕西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乡镇企业初期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第一,陕西乡镇企业的80%集中在关中地区,其中的40%又集中在西安市,陕南、陕北仅占20%,发展很不平衡。第二,…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老区20个贫困县农民增收问题的比较研究罗本考,黄昌保农民纯收入的不断增长,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研究贫困程度、脱贫状况以及贫困县农村奔小康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本文着重剖析江西省20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  相似文献   

14.
农民群体的变化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葛志华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载体的,以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正式解体,农村社会经济力量进入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宁夏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运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理论,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农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必须从提高农民收入着手。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开拓农村市场,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关节点,农村市场的开拓主要取决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严重滞后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99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6元,比1996年的增长幅度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160元,仅比1997增长3.3%。农民收入增长放慢,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如何进一步强化农业这个基础,正确认识和对待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这既是一个农村工作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盐城市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增加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在稳定粮棉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多种经营人均千元致富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强农富民兴工之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一、背景与效应:实施多种经营工程增加了有效供给,增加了农民收入,把农民领上了…  相似文献   

18.
高谦 《社会科学》2000,(4):12-15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原因是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明显 ,现代工业的引入并没有通过其技术进步来改革和武装农业 ,农民增收空间狭小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也没有带动农村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 ,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消费习惯依然被保留下来 ,封闭性使农民依然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一、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农村市场启动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社会总人口的70 % ,但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5 90 3 3元 ,仅占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4 3 3 1 61元 )的 3 6 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的彩电、电冰箱拥有量分…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自1979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的经济迅速增长,其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此外,对外开放与社会进步(包括技术与信息方面的变化)也在不断取得进展。这些都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变化。农民生活正在实现由温饱型向小康型...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900元,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农村经济形势很好。然而也应看到,近两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人口不断增长,耕地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