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站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深入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建设"先锋"战队、夯实"领头"机制,筑牢"向心"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党员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形成党员干部真干事、干实事,员工"人心齐、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推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党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党校教师必须增强看齐意识,深入领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带头学、带头做、敢担当、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落在"做"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做一名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方案对合格党员的标准做出的概括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而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更应当将这个标准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和第一要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的一份子,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党的形象,如何维护党的形象,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行政学研究的非本土化与非规范化这一"双重困境"已经成为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的共识性认识.但既有反思性研究普遍缺乏对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意识考量,这正是公共行政学学科认同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的历史意识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化解社会科学身份危机的学理资源.对于新近引入的公共行政学而言,更应该注重历史意识的重要作用.强调时间上"共时思考"、地域上"地方知识"、方向上公共关怀、旨趣上批判意识和态度上价值承诺的历史意识,应该成为重构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即"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是净化党员心性、提高党员素质、洗礼党员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具象化。因此"两学一做"的常态化构建,对正本清源,建设正直廉明的党员干部队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的词创作和词学研究体现出"学词"与"词学"并存的过渡特征.词作中存在明显的学问化倾向,往往成为记录词学成果的载体;而在词话、词选中,探求学词之法又是最主要的内容;造成了词创作缺乏性情,词学研究过于偏尚技术等种种弊端.随着现代词学观念的萌芽和发展,二者逐步疏离并分化,标志着现代词学学科的独立和学科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员建设的基础工作.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是党员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在不断探索当中.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加强企业内部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即强化"三种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拼搏意识;"三维培养":理论知识培训、实践锻炼培训、技术交流;强化"三个机制":以老带新、岗位竞聘、薪酬激励,以加强科研型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
企图从理论上解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目的,也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学术主旨.开创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前提是"解读"而非"解构".回到马克思,建构中国马克思学,必须对意识形态问题与科学问题有清醒的意识,自觉建构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体系,实现马克思"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的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借鉴西方马克思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举什么旗,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对于我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前途至关重要.在建党8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回忆党的历程,思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的原因.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将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时期建设党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思想对新时期的党员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的党员要做"三个代表"的新人.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提出的几点希望是对"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化.只要我们做好"三个代表"新人就一定能走好21世纪社会主义新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对邓小平"增强党员意识"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历来注重增强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主要是党员的理想信念意识、宗旨意识和纪律意识.江泽民根据国际国内新的历史条件,对邓小平增强党员意识的思想作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校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分析把握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及其培育现状,积极分析和探索增强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这对党的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活于晚清的学人张穆因在西北史地研究方面成就突出而引起学界的关注.从学术思想的形成来看,张穆受到汉学、宋学及今文经学诸家影响,治学虽以传统的汉学考据为基本方法,但他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以西北史地研究为代表的"实学",已超出传统学术领域--经学的范畴之外,其治学中透露着强烈的学术经世的意识.张穆学术思想中的种种特点,反映了清代学术由乾嘉"学精"向晚清"学新"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聚焦"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以科学的态度和党性责任感,站在政治高度和学理深度,以问题为导向,把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理解"四讲四有"的科学依据、政治内涵和标准要求,边学边做边改,才能全面打造高校合格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应具有的新模样。  相似文献   

14.
汉字"和"属于多音多义字,其"和谐"义项的词语在当今汉语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是中国和文化意识的一种反映.本文从三个方面试就其"和谐"义项的有关词语之运用与文化成因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末篇.《应帝王》是展示庄学至高理想的"至人"论.郭象谬解篇名为"应为帝王",旧庄学沿袭至今.作者运用结构分析法,无懈可击地论证了篇名读做"应帝(道)"之"王",意为"顺应天道的王德之人",即至人.从而自始至终、逻辑融贯地完整抉发出被旧庄学遮蔽两千年的"内七篇"奥义.  相似文献   

16.
在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过程中,如果忽视理论自觉意识,矫枉过正,就会执着于外在的文献、文本考证,忽视了研究的根基和目的,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国家的一些学院研究混同起来.从内在语境和时代语境角度看,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必须坚持"学术化诉求"与"中国化问题"的统一,坚持"文本解读"与"以中解马"解读模式的统一.同时,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一定要实现马克思学领域中的"两个文明对话",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在明代"身"与"道"崩裂的时代难题下,泰州学派标举知行合一、践履儒家道统、突出士人之"身"的自觉反思意识,在"身""道"互动中重塑士人主体的审美感知经验——自任于道的担当意识、恃道持道的自尊自信以及觉民行道的极致乐感.而越是自觉地践履儒家审美理想的"身""道"一贯性,则"身""道"两难带来的风险累积越盛,"任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害身""杀身".在对"任道"后果无法回避的自觉体认中,泰州学派反向强化了"爱身""保身"的私性自主意识,从而加速了任情纵欲等自然情性话语的"旅行",促成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独特的双重指征:任道与任情共生.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6~17日,由云南大学滇学研究中心发起主办的"首届滇学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江川县召开。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社科院、云南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给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借助"两微一端一会议"应用媒介体系,搭建了由知识层、数据层、功能层、应用层四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平台,构建了"互联网+动态学习"的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智慧党建"视域中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路径,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政治素养,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理论和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所揭示的风格论."体"的意义是一个系统,分为体裁--语体--风格三层.一定的体裁要求一定的语体,一定的语体在作家创作个性的浸润下,发展到极致,就形成风格."性"在刘勰那里分为才、气、学、习四项.就风格的形成而言,先天的才、气是潜能,后天的学、习是释放潜能的条件.刘勰的"体性"篇全力论证了"因内符外"或"表里必符"的观念,这是对"文如其人"传统的发挥.但是实际创作中,人与文不相类是常有的.这个问题刘勰意识到,却未能作出解释.本文从意识与无意识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