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而且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大约在距今两千多年前,两国人民就建立了交往关系。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很多关于日本的专门记载,通过对不同时期文献的体例、认知途径、内容等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中国古代各阶段日本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西周纪年考     
针对现有文献有关西周纪年的一些不确切的记载,本文对厉王—幽王及武王—夷王两个时期的纪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徐福东渡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但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外传播、对外交流的先河,而且也为日本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中国秦朝时期的民风民俗在日本列岛广泛传播、历代绵延,使得秦俗文化成为日本原生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朝鲜半岛高丽以及朝鲜王朝时期出使日本的朝鲜使臣关于徐福东渡对日本影响的文献记载,印证了在中国明...  相似文献   

4.
明治时期日本外务省向世界各国派驻领事,这些领事发回的报告便于日本社会各界了解各国的商情,有针对性地调整其国家政策和经营策略。这其中有大量涉及到包括烟台在内的中国各口岸的贸易报告。研究日本驻烟领事的报告,并与东海关税务司的海关记载作对比,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洞晓晚清时期烟台贸易的实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在文化交流史上是源远流长的。早在公元一世纪时,我国的《后汉书》上就有了有关记载;三世纪时,日本的倭女王国和我国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了正式的使臣往来。公元五世纪,日本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大和王朝继续和我国的南朝进行着联系。从隋代开始,日本采用派遗使节和留学生来中国的方式,观摩学习我国文化。公元646年,日  相似文献   

6.
通过日本博多和中国明州两地开展贸易的相关考古资料,并联系中日文献中有关鸿胪馆、遣唐使、吴之道、市舶司、越州窑青瓷和进出口帐单等记载,开展比较研究,揭示了唐宋时期两地间的贸易往来情况,从而证明:明州与博多分别是我国与日本唐宋时期的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它们因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条件,发生过密切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  相似文献   

7.
雷州半岛的乌王神是中国罕见而雷州独有的神灵,在雷州文献中虽记载不多,却备受当地人信奉。乌王神又称邬王、铭王、乌蛇大王等,其崇拜的动物应是乌蛇,这间接地透露出它曾受闽文化的影响。乌王神的历史渊源是雷州的雷神,该神化身为动物时叫忽雷,人类起源于它的乌卵,故它又名乌雷神。随着闽南语一统雷州,闽人蛇神与雷州乌雷融合,宋代以后从雷神中独立出来,成为乌王神。作为祖先神的雷神在中国只见于雷州,与此相应,乌王神也为雷州所独有。  相似文献   

8.
杨从彪 《老友》2013,(10):57-57
1900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她命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在记者会上,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颐指气使地对李鸿章说:"日本一楹联大师出了个上联,向公众试征下联,中国是楹联的发源地,想必您一定能应对。"说罢,此人亮出了用汉字书写好的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这是拆字联,意思为:日本驾神马,张满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光"大王"就有八个,且个个举世无双,单枪匹马就能征服中国。  相似文献   

9.
纪洞天 《社区》2010,(8):29-29
中国有几个邻国其国名是由中国皇帝命名的而且沿用至今,委实有点意思。 日本(Japan) 在我国南北朝时宋国范哗所著的《后汉书》中说,汉光武帝刘秀时在接见东瀛的使者时,封其国的国王为倭王,所以有了“汉委倭王”之记载。“倭”是对日人的最早称呼。“倭”字的意思包括:难看的。丑陋的,矮小的;说话,办事哕里哕唆的;单纯,听话的意思。对友邦如此称呼确实欠妥。  相似文献   

10.
记载谢氏与王肃爱情典故的最早文献是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该书记载了一首谢氏赠与王肃的五言诗和公主代答诗一首,未曾提及谢氏是否有书信致王肃。谢无量先生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全文抄录了被认为是谢氏赠予王肃的骈文书信一封。该信文笔优美,宛转动人,堪称书信体文章中的佳作。但遗憾的是,笔者通过研读文本并考察相关史实,认为该信并非出自谢氏之手,而是后世好事者所代笔。  相似文献   

11.
中国理学对日本文化影响甚巨,《广东新语》最早记载了宋末理学家李竹隐东渡日本讲学的事迹,今人梁容若先生认为李竹隐为东传日本的第一位理学家。通过列举历代有关李竹隐的各种记载,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发现并无李竹隐东渡日本之事。  相似文献   

12.
固原隋唐时期文物考古的发现始于1982年10月对南郊乡王涝坝村唐代史道德墓葬的发掘。1995年,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南郊乡羊坊村、小马庄村、王涝坝村先后发掘了隋唐时期的九座墓葬,即为目前考古界与学术界所称的“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引人注目的是从中出土的墓志铭,史料价值极高,记载了墓地的主人为流寓中国境内的中亚粟特侨民,即中国史籍所载“昭武九姓”之一的史系家族。其中出土的大量反映中西文化交流或中亚风格的遗物,再现了隋唐丝绸之路繁盛时固原的重镇地位。  相似文献   

13.
沁园春毓秀南阳王天兴毓秀钟灵,中州天府,名郡南阳。仰蒲山峰伟,张衡饮誉,温凉河畅,仲景流芳。古柏丛中,卧龙岗上,蜀相武侯祠宇香。传佳话,有秦奚越蠡,易游航。人间正道沧桑,辟盛世天公抖擞忙。赞雪枫英烈,功垂华夏;星江悲壮,声震宛襄。雄略武韬,风流文采,...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21年,满铁试图利用会社组织入植日本农业移民,遂在奉天以资本金1千万元成立东亚劝业株式会社,而后该会社在通辽不择手段地购买土地,进行农业侵略,但不断遭到东北政府和当地人民的抵制。伪满成立后,日本于1933年正式向通辽入植了开拓团。后又在通辽设开拓机构,1939年的资料记载该县设有开拓股。翌年9月的资料记载满鲜拓植会社在当地的产业有通辽农场,雇有满农7个部落,1227户,旱田 20365.2町。后满洲拓殖公社在新京成立,下设通辽出张所,直接管辖;终战前兴安事务所创立,该出张所由该事务所管辖。实际上,至日本投降,通辽是兴安南省王爷庙以南,唯一入植了日本开拓团的旗县,也就是说这是今哲里木盟日占时期唯一有日本开拓团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古书中有关徐偃王的传说多有相互抵牾之处,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徐偃王是专指某位徐王,还是泛指徐国国君的不同理解有关.实际上,徐偃王是泛指以鹅(古名舒雁)为图腾的徐人的王,故称舒雁王,即徐偃王.而古书中关于徐偃王"好行仁义"、"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视物如伤"的记载似均应视为原始社会中首领与氏族成员之间平等关系的遗风遗俗,与后世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的王闿运既是全国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也是全国著名的纵横家。“志之所之”“吟咏性情”的《湘绮楼诗集》记载了王闿运青少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的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活动,并使王闿运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兔王的耳朵     
郑渊洁 《可乐》2011,(5):60-60
兔王总觉得自己这个大王当得没人家的大王神气。瞧虎王、狮王、狼王,威风凛凛,或率领部下出击,或接受臣民仰拜。而自己呢,没什么王气,只会带着部下逃避灾难,天天生活在惊恐之中。兔王决定改变形象,当个名副其实的大王。  相似文献   

18.
元代于佛教多有尊崇,京城梵刹林立,今北京广通寺,元代称法王寺,明清时期的文献和流传至今的碑文中多有记载.法王寺建于元朝初年,明代改称广通寺,明正统年间、嘉靖年间和清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多次重修.广通寺曾是文物璀璨、高僧辈出的名刹,如今只有少数遗物存世.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超克”论作为日本昭和时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显示了日本知识分子有关现代问题的基本思考.而日本浪漫派代表人物保田与重郎与日本优秀的中国研究学者竹内好作为该理论的代表,二者都引入了中国视野,他们的中国认识均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山川早水的<巴蜀>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对清末四川民间风情的记载十分深入全面,特别是对当时下层社会的记载,如旌表做假、峡江私窑、奉节歌妓、官场应酬、旅店风俗、救生红船等风俗的记载,许多是同时代国内文献记载所缺乏的,也是同时代西方人记载所没有的,对于今天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真实社会风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巴蜀>一书清末在日本的出版,对近代日本人对于长江上游的踏察调查有一个起始点的作用,研究<巴蜀>一书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日本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侵略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