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有效地进行革命斗争和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列宁一生中利用过许多图书馆的藏书,阅读了成千上万种图书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目录学知识。他不仅善于利用各种书目来鉴别图书资料,而且十分关心目录学和书目工作的发展。在他发表的许多书评和签署的许多文件中,以及他亲自编撰的书目中,提出了许多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录学是一门老学科,但其研究对象至今尚无明确的界定。关于目录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最早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陈光祚提出三种基本“意见”:(1)图书,(2)书目,(3)读者和读者需要。北京大学通讯组,把该校图书馆学系开展目录学对象问题的讨论,也归纳为三种“意见”:(1)图书,(2)目录,(3)包括图书目录在内的书目活动。到80年代初,彭斐章、谢灼华把目录学对象归纳为五种“看法”;(1)无对象,(2)图书,(3)目录,(4)图书兼目录,(5)记录图书与利用图书的关系。加上他们提出的“揭示与报导图书资料与人们对图书资料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说即为六说。孙二  相似文献   

3.
对读者来说,图书馆是综合性图书资料服务中心,资料室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学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室可以丰富图书资料体系,使信息资料受得更加集中化、多元化,增强图书系统情报资源的力量.古人云:“兵马未动,草粮先行。”系资料室的资料工作如象古代目录学家所述那样:“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系统整理馆藏知识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整理和提供相应材料,供人们在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作研究参  相似文献   

4.
原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教委曾分别于1984年和1985年两次发出通知,要求高等院校利用现有条件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通知指出,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文献和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检索与利用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件事在某些有条件开设此课的院校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结合本人参加编写《汉语大字典》的切身体会,谈谈对文科学生开设此课的必要性。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目录学知识,而目录学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金钥匙。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典籍,要了解这些典籍,首先必须借助书目。《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一开始便是筹集图书资料,制作资料卡片。经过五年的时间,制作卡片达600万张,可是正式开始编写以后,明显地感到资料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资料不够全面,先秦两汉的资料比较丰富,唐宋散文略显不足,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知识共同体,古典目录学的本质包含"部次条别"的文献编辑检索与组织功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梳理要求、"宣明大道"的价值诉求与文化导向等多层次内涵。此类内涵通过以儒家"经典"作品为主的教育方式与律法、政权的强制形式,促使目录学知识成为目录学家的行动原则与知识运用的总原则。此举往往会推动目录学家对古典目录学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及其价值导向进行接受与遵守,最终带来依目录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解过去与想象未来的知识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主要通过工作人员运用图书资料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广优良读物,帮助读者利用图书资料,使之从中吸取精华、探求真理、获取科学知识来实现的。图书馆的这种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直接教育,也不同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输。开展“辅导阅读”活动则是强化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学图书馆协会创立于1959年,它是律师、法学情报专家、目录学家和法学图书馆员的一个专业性组织。协会的宗旨是在合作友好和非赢利性的基础上促进个人、图书馆和其他学术机构,对来自众多国家的法学图书资料进行收藏和书目编纂方面的工作,并为在世界  相似文献   

8.
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其研究特点作了评述,提出了几点启示,认为应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以此来建设好今天的目录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代书目控制理论的观照视角可知,《四库全书总目》以"稽古右文"为指导,通过删改与抽毁文献内容、整合与建构书籍的价值体系来建构清代统治所需的知识体系,限定时人对相关文献的知识解读与意义发明的发挥空间,最终确立对彼时知识信息的管控。甚至,以清代政教意图删整《总目》的提要稿来限定文献意义表征的可能导向,以部类排序来确立《总目》的知识体系。清代统治者以目录学方式展开传统学术流变的考察,并与彼时统治者重新诠释目录学的社会价值及部类秩序的做法相结合,促使时人在彼时政治权力的胁迫下形成了基于《总目》的文献秩序与社会秩序为主导的知识信仰,以此实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效能是指某种事物或物质客观具备的作用和能力。效能的发挥 ,必须依赖于人的主观因素。图书资料的效能也是这样。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积极努力 ,开发和利用图书资料资源 ,使之充分发挥效能 ,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本文就如何发挥图书资料的最大效能的问题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图书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支柱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的中心 ,它既是教师教改科研的基地 ,又是学生开发智力 ,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然而 ,当前学校图书馆存在着一些问题 ,直接影响了图书资料效能的发挥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业…  相似文献   

11.
目录学是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部门。目录学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自从目录学产生以来,它就成为文化事业中观念形态(或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目录学服务于统治阶级;目录学即是为了满足他们阅读记载着人类知识和思想的典籍的需要而产生的。目录学一开始就为统治阶级所掌握,作为愚弄和统統治人民群众的利器。我国目录学的整个发展史,生动地证明了目录学的这一阶级性的特点。在我国商朝后期(公无前工4世纪末——公元前12世纪),也即是当奴隶制社会从兴盛到  相似文献   

12.
目录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是当前目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这个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起来,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促成了本文的写作。书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图书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魏征《隋书经籍志》记载:“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典籍”的大量存在是目录产生的先决条件,书目的产生是由于纲纪群籍的社会需要。科学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图书数量的增加和内容的变化,图书资料的大量增  相似文献   

13.
从图书馆这个人才的摇篮、知识的宝库走出来的伟大人物、古往今来,不乏其人。本文就司马迁所从事的图书资料工作,从其内容、特点、方法及贡献做了简要论述。并把他所从事的图书资料工作先于刘向、刘歆父子的情况做了比较考证。是图书馆学史研究方面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浅谈美术图书资料在美术教育与美术研究中的作用郝晓威高等院校的图书资料工作,与教师、学生之间应该起知识信息的桥梁和引渡的作用。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涉猎到十分全面的知识领域。因此,怎样把他们引渡到所需知识的彼岸,这与如何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以往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总结大多着眼于书目本身,较少讨论书目之所以产生和发展之故;大多注重于个别书目方法,而较少分析书目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多强调古典书目的利用,较少从目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拟将中国古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看作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联系的和整体的观点,对古代目录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专题目录在目录学领域的大家庭里,历史最悠久,发展最迅速,数量最庞大,性能最活跃。本文拟从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目录学领域内的各种类型目录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比较,来衡量一下专题目录在目录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目录学是书目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人类社会图书目录工作的全部活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目录学是在图书文献出现之后,根据社会的需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武汉大学彭斐章副教授、北京大学朱天俊副教授等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一书,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投放书市.这是一部教科书,它概括和总结了三十年来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对目录学领域里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这是一部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它将目录学理论与书目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目录学起源于西汉,魏晋南北朝是其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总结这一时期目录学的主要成就,探索其发展规律,以备借鉴历史经验,加快对我国现代目录学的研究。 藏书事业兴旺 目录著述繁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政府藏书外,还出现了私人藏书和书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就是利用政府藏书编成的,北齐武平三年利用皇室藏书撰成《修文御览》三百六十卷。西晋医学家皇甫谧借政府藏书从事医学研究,齐建元二年,柳世隆借“秘阁”书二千卷。《晋书·儒林传》:范蔚,家世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南史·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少年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  相似文献   

19.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与特色方面来寻找答案。通读全书,发现乔著的第一个特色是创造性的见解和真知灼见颇多。该书善于在指出前人失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过去人们常根据《隋志》的一些评述,如“世相祖述,无所变革”等,就断定魏晋南北朝目录学“发展缓慢”,处于低谷。乔著不为成见所囿,大胆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目类型,书目体例、书目分类都有所创新和变革,目录学思想也极其活跃,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又如,有人因《众经别录》残卷尚存而将其称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最古佛经目录。乔著认为今存我国最古的佛经目录应为《出三藏记集》,因为《众经别录》流传至今的残卷只是其很少一部分。再如,有人批评姚名达的《目录学》一书“以粗浅图书馆编目原理,而名之曰目录学,实离题太远”,但乔著认为姚著敢于“破除传统门户之见,融古今中外于一体,扩大了目录学的知识领域和内容,既不爱古薄今,又不割断历史,代表了30年代中国目录学在继承  相似文献   

20.
最近,由武汉大学彭斐章副教授、北京大学朱天俊副教授等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一书,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投放书市。这是一部教科书,它概括和总结了三十年来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对目录学领域里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这是一部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它将目录学理论与书目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部书的出版,必然在目录学界和图书情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目录学历史悠久,书目著作极其丰富,目录学家代不乏人,目录学理论研究的文字见于各书序跋、学术杂著中者,为数亦或不少;但系统论述而称专著者,除宋郑樵《通志·校雠略》、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外,颇为鲜见。所以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余嘉锡先生曾感叹曰:我国有目录之学,而无治目录学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