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传统乡村治理范式的改变,同时对乡村治理的思维方式、治理策略等提出新的挑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打破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转变村民传统意识,优化整合乡村资源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混混”这一曾经销声或隐匿存在的特殊群体在乡土生活中重新活跃。本文通过对湘北红镇的乡村“混混”群体的实证调查发现,与城市“混混”的边缘地位相反,乡村“混混”在乡土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乡村生活举足轻重的角色,呈现出年轻化、暴力化的特征,并且与国家治理转型后强制性权力与常规性权力同步弱化的治理特征结合,直接对乡村社会的灰色化变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人居环境、集体经济、乡村文化、公共服务、村民自治为抓手,切实提高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把握乡村多功能性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厘清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通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成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善治乡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村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批非体制内的乡村精英拥有一定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较为广泛的人际网络,从而能够对村级治理事务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浅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精英格局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落实、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必须坚持政治引领开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新格局,必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治理资源不断下沉,乡村社会持久、长期、全面稳定的制度基础已经基本形成.尽管如此,通过对X县调研走访发现,我国农村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还处于一个"萌芽期"向"发展期"的转化阶段,乡村治理方式整合程度依然亟需强化,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成为实现乡村善治的基本方法遵循.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带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治理的丰富实践开拓了乡土经济社会运行的新思路.本文以乡村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组合结构与组合力量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构建全谱系的乡村治理类型和模式,通过对13种模式所对应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乡村治理主体的基本特征与行为逻辑.案...  相似文献   

7.
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研究完善农村治理体系问题,进一步理顺农村治理关系演变,找出治理难题,建立健全农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对于更好地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农村治理体系完善的制约因素,探讨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治理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看,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能有效融合,乡村治理制度本身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只有不断优化权力机构,增加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才能有效实现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乡村治理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新乡贤这类既是乡村内生力量,又吸纳了城市先进因素的新群体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属性对于我国乡村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政策支持不到位、治理体系不完善和社会组织不健全三方因素的制约,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大力提供政策支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乡村社会组织,以此促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从而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进程。  相似文献   

10.
乡村自治的关键在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要通过加强乡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法治、自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就需要在乡村治理中实行村民自治,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治理中实现法治,保证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在乡村治理中融入德治,发挥道德规范、引领、约束的内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红映 《社会学评论》2022,10(1):165-180
乡规民约历来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在现实情境的推进过程中,这类非正式规范正遭遇有效性不足的挑战.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对宁波市的调研,提出农村社会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流失和现代型社会资本的缺位,是乡规民约难以发挥效用的症结所在.同时,研究认为挖掘乡规民约的治理效能,近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要素下沉,依靠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治理资源,实现政府主动建构秩序与社会自身自发秩序的耦合.从长远看,构建现代型社会资本,培育基层治理内生力,是发挥乡规民约这类基层治理制度效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为使现代化农村建设的乡村治理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在全国基层农民的不懈努力下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切实做到:要体现出农民的自治角色,要统筹协调农村的各种资源,要充分借助农村的合作机构。  相似文献   

13.
吕顺 《公关世界》2022,(14):8-10
十九大明确了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我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政府把乡村社会管理提到了重要位置,以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优化乡村建设的整体发展。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通过分析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建议,以期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结构转型是中国目前非常注重的一个时代命题,中国乡村众多,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仅靠过去的乡村治理手段很难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笔者以丰县梁寨治理模式为例,调查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状以及乡贤群体对基层治理起到的巨大作用,探索乡村治理模式与法律制度的结合道路。只有符合乡村发展现状的治理制度才能有效解决纠纷,促进乡村良性用法,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5.
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落实,属于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乡镇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乡镇治理现代转型对推动我国乡镇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积极推动良性乡镇治理运作模式的建立,乡镇治理中通过对礼治以及法治的创新融合,对市场机制的引领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这样才能逐渐实现乡镇治理的现代转型。本文将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治理现代转型这一课题进行简要研究,以期对推动我国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善治理论,90年代在行政学界蓬勃兴起,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相结合,发展成为乡村善治这一新命题。随着我国乡村自治理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乡村善治,使得村民参政生活更加丰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村民参政素养、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实现,政府、社会、村民三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治理走向善治,全面推进政府、村民、民间组织之间的和谐发展,最终推动乡村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构建和谐乡村,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明是乡村治理的基石。关于乡村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省内外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以论文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成果,对全社会产生了调研效应、理论效应、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刘丽娟 《城市观察》2024,(2):4-18+159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已有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关注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建设困境和建设路径,而本文从流动中国治理、活力中国建设的视角出发,对广东省顺德L镇S村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案例进行整体研究,发现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公共规则生产机制、多元主体吸纳机制以及情感整合机制,能推动基层政府、村集体组织、普通村民、流动人口等不同主体协作共治,并在共治的过程中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优势,形成具有价值共识与情感认同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是乡村自治的重要保障。当前,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同时,面临着制定、执行和监督方面的诸多挑战,需要从培养法治意识、完善制定程序和内容、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善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因此对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路径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善治理论针对陕北地区治理资源不足、治理主体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将新乡贤"引回来,留得住,用得好"。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义新乡贤的职能与角色,将新乡贤培养为"四型级人才"(技术型、管理型、文化型、公益型),有效融入农村治理,使新乡贤成为乡里乡亲的领路人、带头人、守护人、知心人。实现乡贤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打通政府与村民间"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