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澤东思想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实踐相結合的典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設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偉大历程中,毛澤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結合的思想是毛澤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設的理論、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理論、特別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工业必須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理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毛澤东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所作的一系列的发展中的重要发展之一。毛澤东同志对于农业在整个国民經济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很重視的。远在1934年,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們經济建設工作的第一位”。在抗日战爭时期又这样指出:“一九四三年的生产任务,一切部队一切机关学校都要将重点逐漸转到农业、工业与运輸业上去;而在我們的条件下,特別重要的是农业”。  相似文献   

2.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使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互相結合,这是毛澤东同志根据我国建設的經驗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設的一条根本方針。这是毛澤东同志对于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創造性的发展。在这个方針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1958年和1959年的連續大跃进,工农业生产都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向前发展。现在,在这个方針的指导下,我国农业战线正出現一个崭新的形势,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新高潮正在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們理論工作者特别是經济理論工作者,应該十分重视对农业問題的研究,应該深入地学习和宣傳毛澤东同志关于农业是国民  相似文献   

3.
我国革命的一切胜利,都是在毛澤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毛澤东思想在我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实踐中,日益发揮着巨大的威力,照亮着我們前进的道路。学习毛澤东思想,是我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的道路上汲取前进力量的偉大源泉。毛澤东思想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統一的思想。根据我国革命斗爭的需要,毛主席不断运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提出适合于我国革命斗爭需要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民主革命的理論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論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討論中,許多同志都認为: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經济的总方針,不是与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的理論相独立的,而是再生产理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設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反映了农业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和工业是国民經济的主导这两个客观經济規律的要求,是以这两个客观經济规律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5.
(一) 毛澤东同志在“論人民民主专政”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等巨著中,运用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說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中国革命斗爭和社会主义建設的經验,創造性地闡述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說,进一步丰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級专政的理論。十年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發展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的巨大胜利,雄辯地証明了人民民主专政学說的正确性和伟大的生命力。人民民主专政或无产阶級专政是馬克思列宁主义中最根本的問題。自从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承认与不承认无产阶級专政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毛澤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杰出的革命領袖,同时也是当代卓越的文艺理論家和詩人。一如他領导中国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也領导中国革命文艺沿着工农兵方向,在胜利中不断前进。一九五八年五月,毛澤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議上,提出了革命的現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的艺术方法,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經驗的科学总結,是对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論的創造性的發展。  相似文献   

7.
毛澤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系統提出的两类矛盾的学說,是对馬克思主义哲学理論的偉大貢献,也是对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理論的偉大貢献。特別是对政治經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为有了两类矛盾的学說作为指导,政治經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能更加确切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經济理論的科学水平。本文拟就下面几个經济方面的理論問題初步地写出一点学习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是最伟大最杰出的馬克思主义科学家、思想家和理論家。因之,在他領导中国无产阶級革命由胜利到胜利的过程中,我們可以很突出地感到毛主席在思想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論党”中听指出的:毛澤东思想是站在无产阶級利益因而又正是站在全体人民利益的立場上的,毛澤东思想是应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宇宙观与社会观——辯  相似文献   

9.
二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論研究,应当采取“理論和实际統一”的方法,“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們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象馬克思所說的詳細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从那时以来,我国学习和研究馬克思主义理論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其中也包括經济理論的學习和研究。但是,一直到现在,經济理論研究如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理論与实际統一”,却还是許多經济理論工作者迫切地要求解决的一个問題。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以来开始的全党的学习运动,正在继续深入地层开。党中央和毛澤东同志从来就非砎匾暭忧咳扯杂隈R克思列宁主义理論的学习。早在1938年10月毛澤东同志就說:“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历史知識,沒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又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論。不应当把他們的理論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詞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們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規律的結論,而且应当学习他們观察问題和解决問題的立場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經济学会1962年年会比較集中地探討了我国“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經济的总方針”(以下簡称“总方針”)的若干理論問題。提交年会的有关这方面的論文共十篇。这些論文多数都联系到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再生产理論,力图闡明两大部类与农輕重之間的关系問題、工农业之間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公社、以农业为基础和“八字宪法”的偉大思想,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农业理論新发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无比深远的理論意义和实踐意义,并已成为指导我国农业发展的战斗綱領。最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針,这是一个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經济持續跃进的一个战略性的口号和措施。实現“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要求,必須采取一系列的政治、經济和技术等項措施,而認真貫彻农业“八字宪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十年以前,毛澤东同志就曾指出:“随着經济建設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設的高潮。”我国的現实情况,完全証实了毛澤东同志的科学的预言。目前,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持續大跃进和席卷全国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文化教育战綫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統治长期剝削和压迫所造成的文化落后状态,正在迅速改变;无产阶級知識分子队伍已经开始形成并正在扩大,以学习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澤东著作为中心的思想改造运动和以扫除文盲、教育革命  相似文献   

14.
資产阶級右派分子对于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攻和誣蔑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在政治經济学方面,他們抓住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級貧困化的理論,特别是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的理論,作为进攻和誣蔑的目标之一。例如我国經济学界的右派分子陈振汉,在他們的反动的經济科学綱領中,就公开地怀疑資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明目张胆地向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經济理論挑战;右派分子吳承禧在一次講演中竟把美国工人阶級的某些阶层于战后的虛伪“繁荣”时期,在反对日益加剧的剝削、爭取改善生活条件的斗爭中所爭得的工資的某些提高,說成是美国工人阶級的地位和生活的全面改善,从而否定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的理論。資产阶級右派分子們之所以否認和誣蔑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的理論,一方面是在替資本主义、首先是替美帝国主义“歌功頌德”,企图掩盖帝国主义国家的日益加剧的阶級矛盾和阶級斗爭;另一方面,則妄想从无产阶級貧困化这个問題上打开一个“缺口”,大举向馬克思列宁主义进攻,“証明”馬克思列宁主义已經“过时”了!把上述两种卑鄙的目的綜合起来,他們之所以要竭力否認和誣蔑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的理論,无非是想要为資本主义在中国的复辟开辟道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資产阶級右派分子們对于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級貧困化理論的猖狂进攻,和国际垄断資产阶級以及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者对于这一理論的进攻,是桴鼓相应的,而今天在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这些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敌人关于所謂“人民資本主义”的叫囂,就是他們否認和誣蔑无产阶級貧困化理論的一种集中的表現形式。正因为如此,所以駁斥右派分子們对于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理論的誣蔑,闡揚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就更加有重大的理論和实践意义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經济学界在闡述农业是国民經济基础的原理时,往往引用馬克思提出的“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个論点,作为分析問題的理論依据。但是,大家对这个論点的理解却不很相同。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把它解释成为农业剩余劳动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汪旭庄同志。他在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三年期間,先后发表了《怎样理解农业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和《論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相互結合的規律》两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实际上是把生产超越农业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产品的劳动視为“农业剩余劳动”,并把农业提供給共  相似文献   

16.
毛澤东同志一向都无限地信賴人民群众的力量。毛澤东同志是党的群众路綫的締造者,也是群众路綫的模范的执行者。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設的胜利,都是毛澤东同志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踐相結合的胜利,是毛澤东思想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經济最主要的两大物质生产部門。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对国民經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毛澤东同志在肯定工业主导地位的同时,一貫重視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把农业的国民經济意义,精辟地概括为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农业和工业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馬克思主义原理的問題,我国經济学界比較一致地认为,这是由农业本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經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即(一)农业是人們衣食的主要来源;(二)农业是工业的原料基地;(三)农业是工业品的銷售市场;(四)农业是資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五)农村人口是工业和国民經济其它各部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此外,在我国条件下,农业和对外貿易的发展也有极密切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农业只有前两点作用才构成农业成为基础的原因”。我基本上同意前一种看法。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的有关闡述,我认为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原理,应当包括如下互相联系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王勤、武占坤两同志写的“現代汉語詞匯”一書,(1959年7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引用原文只註明頁数。)在汉語詞匯学已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先哲与吋賢們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成果,并参考了国外一些学者的論著,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  相似文献   

20.
我們大家,不論是作实际工作的,或者是作理論工作的,都把毛澤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当作一个重大的事件。毛澤东同志这一著作的发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有了正确的理論指导,因而我們就能够正确地解决革命和建設中的許多复杂的問題,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速度。同时,由于毛澤东同志的这一著作的发表,根本改变了我国理論学术界的面貌,許多理論工作者紛紛以毛澤东同志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