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更为突出的“改革悖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变革,是继国有工商企业改革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一般来说,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工商企业在产权制度、组织管理体系、资源配备方式、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控制体制等方面,具有基本的一致性,因而国有工商企业既有的改革经验与教训,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国有工商企业改革的基本选择路线,从“放权让利”来独立化工商企业自己的利益开始,到国家控股前提下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造,再到充分地运用中国的资本市场,运用…  相似文献   

2.
国有、集体 (主要指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市、乡、村集体企业 )企业改制中 ,股权的设置与经营 ,事关改制的成败与今后的发展。是国家、集体控股 ,还是企业职工买断 ;是搞股份合作制 ,还是把整个企业推向市场 ,使经营性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资本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是股权相对集中 ,还是搞职工全员持股 ?众说纷纭。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 ,不仅成为争论不休的经济问题 ,而且成为贯穿整个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政治问题 ,使一个十分简单的经济问题复杂化、政治化、敏感化。回顾国有、集体企业产权…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有电力企业面临着大变局和大挑战,正确研判国内、国外市场环境,着力做好“改制、定略、用人”执企三要素,是国有电力企业适应形势、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探索国有企业改制转轨具体途径的一年,实施“万千百十、转机建制”规划。即在100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和责任,贯彻实施好“两则”,完成清产核资工作;通过委派监事会的形式,分期分批地对1000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选择100户不同类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结合贯彻两个《条例》,进行建立现代企  相似文献   

5.
王书坚 《领导科学》2005,(16):20-21
青岛市现有国有(集体)企业1149家,经营性国有资产1844亿元。近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的要求,以实施“五个转变”为目标,加大了国有(集体)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为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做大做强营造了沃土,从而涌现出了以张瑞敏、常德传、周厚健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群体,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企业,拥有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等10个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了知名企业家、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交相辉映的“青岛现象”,从而提升了青岛在全国的…  相似文献   

6.
一、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经济体制创新中。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1、将民营经济向国有、集体企业全面推进。在实践中,我们把国有集体企业民营化作为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的主攻方向,彻底放开改制形式,吸引县内外民营资本盘活现有的资产存量,通过产权转让,置换企业身份,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通过经济补偿,置换职工身份,解除职工对企业的依附关系,最大限度地将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存量优势与民营经济的机制优势和资金优势融合到一起,形成嘉鱼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推动下,2005年东北三省普遍加快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步伐。如黑龙江省列入改制范围的10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启动;吉林省基本完成了2005年初确定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已改制企业的国有股比重降至23%;辽宁省除对煤炭等大型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实行国有绝对控股外,其他国有大型企业灵活实行国有相对控股、参股。在看到东北国企改革出现历史性重大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东北地区国企改制成本也很大。仅吉林省625户国企基本完成改制,累计支付成本就达到45亿。[本刊观察员]2005年东北地区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8.
企业改制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乎社会稳定,又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因此,规范企业改制,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指出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探索与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各地通过兼并、重组等结构性调整 ,加快国有资产退出的步伐 ,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是由于历史、体制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目前仍有相当一批国企徘徊在亏损和困难之间 ,无法改制 ,成为许多地方沉重的包袱。因此 ,如何通过改制帮助这些国有困难企…  相似文献   

10.
一、造成职工集体上访的原因 1.矛盾的积聚.职工集体上访的发生从表面看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其实它像一个重症患者一样,有一个长时间积聚的过程.如三梭公司职工上访,就是企业改制后又收回国有,职工入股股金问题没有解决,企业效益不好,长期拖欠工资、三金问题,本来是正当合理要求,但多年得不到解决,职工心理憋着一股子气,2004年4月因工资发放不及时而成为导火索,激怒了职工,造成职工罢工打横幅到市委、市政府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11.
<正> 国务院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金融债权管理,防范和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通知指出,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借企业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金融机构大量债权悬空,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 通知要求,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要严格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县市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整体搞活国有、集体企业,关键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解决深层问题,选准改革思路。笔者认为,要搞活县市国有、集体企业,必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经济民营制之路,民营制改革是激活县域国有、集体企业的“活水”。  相似文献   

13.
郭艳春 《科学咨询》2010,(16):55-55
1新时期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1.1企业改制之后经营结构调整,档案归口工作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实行改制,改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走向了公有制占主体,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8,(25):19-19
一场声势浩大的国资集体"激进式"改革正在合肥市铺开。这场改革由"三大战役"组成,一是解除国有(集体)职工身份,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制度;二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国有产权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三是国有民营,建立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咨询》2004,(1):27-2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江阴的经验证明,县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升县域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发展县域经济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16日,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实行国有产权转让,以一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本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标志着这家由省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实现整体改制,转变为自然人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自主独立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据了解,这是广东省属企业集团首批整体改制的4家试点企业中,继深圳华强集团之后第二个完成整体改制的企业集团,在省属企业集团整体改制中首次采取零资产转让方式改制。国企低价卖出可能导致的后果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自卖自买、…  相似文献   

17.
<正> 股权设置——股份合作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有关国家股权的设置问题。 所谓国家股,是指在部分出售改制和增量扩股改制的企业中,未出售的国有经营性资产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归国家所有。在改制较为彻底的企业,一般只设两类股  相似文献   

18.
<正> 产权制度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根本。 多年来,南充城市经济形成的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轻纺工业为主,决定了全市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从1994年以来,根据有关要求和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南充实际,积极推进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截至1997年4月底止,全市完成企业占应改制企业的60.20%,涌  相似文献   

19.
<正> 股份合作制是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因而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予以解决,将对股份合作制向更深层次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认识上不统一,思想仍未到位。主要有三方面的障碍,影响着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推开。一是思想上多顾虑。有些人至今仍然担心将来政策发生变化,怕戴上搞“私有化”的帽子;有的怕产权转让、存量资产部分量化配股会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怕背“败家子”的包袱;有的认为不改也行,怕改制引出麻烦;有的怕揭盖子,露家底,弄到最后不好收场,有的怕失控,担心企业改制后票子收不起来,  相似文献   

20.
刘峰  张国玉 《决策》2015,(4):40-4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县域建成小康,而公共决策直接影响县域治理的效果.因此,抓好县域公共决策,就抓住了县域治理的“牛鼻子”.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以《决策》杂志2014“十大公共决策镜鉴”和“十大公共决策实验”为例,对过去一年全国县域典型公共决策的成败得失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县域治理公共决策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提升县域公共决策的水平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