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直以来,国外从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苗族进行了大量研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但相对而言,这些作品的汉语译介却为数不多。本文基于国际研究的视角,通过厘清不同时期国外苗族研究的译介脉络与价值,不仅发现苗族在不断的变迁中演变成为跨国族群并进入国际视野,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而且展现出译介国外苗族研究的文献、作品对于全面了解苗族在异域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生存现状,以及在世界大同、文化大同的大时代下,促进多民族、多文化的和谐共存,逐步缩小"我者—他者"之间的人为藩篱,存在重要意义。今后对国外苗族研究的译介可从译者对国际视域下苗族研究译介的影响,意识形态对国际视域下苗族研究译介的操纵,赞助人对国际视域下苗族研究译介的操纵,国际视域下苗族研究作品译本序跋研究,新时期跨境苗族纪实文学译介研究,跨境苗族英文小说译介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16日至18日,湖北苗族与21世纪苗学研讨会暨恩施州苗学会首次学术年会在湖北恩施召开。来自贵州、湖南、广西、重庆、湖北和美国、法国的苗族学者60余人,共提交论文40余篇,讨论湖北苗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回顾本世纪苗族研究的成果,商讨新世纪里苗学建设方向和研究重点。研讨会发言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湖北苗族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州苗学会的代表们提供了较多的湖北苗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是:(1)湖北苗族的来源;湖北民族学院龙子建、田万振等提出,湖北苗族20余万,通过调查证明,几乎全部是移民,数量较大的有三类。一类是明初迁…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关于苗族及苗族作者的文献浩如烟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等知识信息,它不仅是我们研究苗族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宝库,更为苗族现代文明的形成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苗族文献资源,建立文献书目数据库是基础,我校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市交界地带,处在苗族、土家族聚居地的湘西自治州,收集、整理苗族文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我校我馆体现民族性、地方性特色的需要。下面笔者就构建苗族文献书目数据库谈点看法。一、苗族文献收集整理的现状及对策苗族作为…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评估与工程师注册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1月2日至5日在我校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我校教务处、高教研究所和高教研究会共同筹办,我校副校长沈祖炎教授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当代苗族诗人潘俊龄的诗集《吹响我的金芦笙》,已于1981年1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诗集,富有苗家的乡土气息,苗族风情,特别浓郁。 《吹响我的金芦笙》的民族特色,首先表现在抒发了真挚深厚的民族感情。 民族诗歌通过抒民族之情来表现民族精神。潘俊龄的这本笙歌集,读来使人明显地感到民族感情奔放洋溢,民族精神溢于言表。苗族民间有句谚语:“芦笙一响,心里发痒”。苗族人民爱芦笙,是因为几千年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美关系及其对策的若干建议胡鞍钢1996年10月,我先后参加了日本读卖新闻社举办的“东京论坛—迎接21世纪的挑战”国际研讨会、中国旅美学者6个学会举办的“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访问了美国兰德公司、世界银行、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美国国务院、美国农业...  相似文献   

7.
美法泰三国苗语现状考察熊玉有应美、法、泰三国苗族同胞的邀请,1995年4月3日至8月13日,我先后对美国、法国和泰国的苗族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访问和考察,其中,三国苗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是我较为注意了解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促进国内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现将...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中,苗族蜡染艺术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独特的造型揭示了苗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美学观念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对现代美术思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世纪初以前,苗族蜡染尚未得到普遍的关注,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很少有人知道它,而进入八十年代初期,经过美术家的挖掘,民族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苗族民间传统蜡染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苗族蜡染是和苗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他们的信仰和生存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千百年来,苗族的精神积淀和物质显现,它浓缩了苗族丰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因此,今天我…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国际华夏学者分析化学研讨会将于06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在大连召开第四届国际华夏学者分析化学研讨会(ISWCSAC2006),原名“国际华裔学者分析化学研讨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将于2006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在美丽的北方明珠——大连隆重召开。“国际华裔学者分析化学研讨会”作为全球华人分析化学工作者交流的盛会,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1992年,“首届国际华裔分析化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行;1995年,“第二届国际华裔分析化学研讨会”由中山大学承办,在深圳举行…  相似文献   

10.
该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老、泰、越苗族/蒙人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国际研习班的主要内容,分别包括举办本次研习班的意义和目的,培训讲座和田野考察两个阶段的详情,以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讨论通过的倡议书。研习班所传达的信息表明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已引起了国际组织和中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2月1至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由香港中大人类学系与国际瑶族研究协会联合召开的“盘古与盘瓠问题国际研讨会”,实际上是前一年在香港召开的“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的继续。1986年5月“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的中文版论文,已在北京的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次“盘古与盘瓠问题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因总字数不多,所以作为一个专栏,在  相似文献   

12.
<正>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大都对苗族抱着歧视的态度.他们认为苗族“非我同类,鄙夷而不屑教.”因此很少在苗族地区设置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据《湖南通志》记载,湘西苗族地区迟在南宋绍兴年间才建起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东洲书院;元、明两代也只在该地区增建了三所学校,即沪溪县学辰州府学和五寨司学(后改为凤凰厅学),而且这些学校时兴时废,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3.
苗族古歌为苗族古代经典,作为无文字社会的口传经典不同于文字的经典叙事,苗族古歌具有民众性、日常性和表演性。清水江流域苗族古歌不仅反映了清水江苗族的祖先记忆、族群历史,而且是苗族生活的指导性原则,其“开亲歌”和“苗族贾理”即为苗族伦理观和社会规约的经典性口传文本。清水江流域苗族古歌主要从苗族的家与家族、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和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社会规约等方面规范着苗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并模塑清水江苗族的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以来苗族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了苗族伦理观与社会规约的变化,苗族行为准则的“文本”开始由口传经典转化为国家法律与制度,苗族古歌也从“日常生活”状态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   

14.
2008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继镇江1991年首次举办赛珍珠文学创作讨论会以来第四次举办跨地域的赛珍珠学术研讨会.也是继2002、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乡素有“诗海歌洋”的美誉,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婚恋的媒介。然而,改革开放后,苗族情歌却日渐衰落了。文章以黔东南苗族情歌为例,认为苗族情歌衰落的原因是节日淡化使苗族情歌失去生存的土壤料来文化冲击使苗族情歌丧失作为婚恋媒介的功能;苗语词汇滞后制约苗族情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苗族刺绣艺术的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苗族刺绣是苗族服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和艺术品,它凝聚了无数苗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千百年来,苗族妇女正是凭着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心灵手巧,书写着苗族人民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并使之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成为苗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的一种精神动力和象征。苗族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真实地展现了苗族古老的历史风貌、神奇的传统故事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文化信息,有待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苗族刺绣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交大丝绸之路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易显河教授应联合国行政法庭的邀请,于2007年11月9日在联合国总部参加题为“变化世界中的国际行政法庭”的研讨会,并作研讨会闭幕总结报告。此次研讨会是在联合国出台行政法庭改革方案的背景下举办的,受到各方高度重视,联合国法律业务副秘书长和管理业务副秘书长都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行政法庭的庭长和全体法官及几位前任法官出席了研讨会。易显河教授在总结报告中,首先评论了研讨会的多篇报告,然后提出了对国际行政诉讼法和法庭的一些看法。他指出,出于处理好效率和正义的关系的考虑,国际组织及其官…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号召,更好地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推动该区域特色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建设,2012年8月5日,"武陵山片区特色经济及民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苗族古村落分布及形态结构,是苗族历史文化和生境适应的综合反映,蕴含着苗族文化与生境适应的历史解码。通过苗族古村落结构特征形成的文化地理背景分析,可以解译黔东南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解译黔东南苗族古村落生境适应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27-28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自2004年创办的高层次、开放性、连续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国内外资深经济学家、法学家(如美国、加拿大司法部反托拉斯首席经济学家等)。"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山东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