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几年来,管理科学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1981年第一期发表了《光明日报》理论部李瑞英同志《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一文;1982年第一期又发表了李瑞英、石琰玖同志合写的《略论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文。前后两文,议论的中心都是一个,认为  相似文献   

2.
1990年2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邢贲思同志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若干问题》一文,去年《哲学研究》第5、6期又连载了邢贲思同志关于国内哲学热点问题的文章,其中一节即是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这后者是前者的缩写,两者表现了邢贲思同志一致的哲学倾向,而笔者抱有与之不同的哲学倾向,现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五月十二日,王若水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实践的目的是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一文,阐述了他对于“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实践的成功或失败”问题的基本看法。今年二月十二日,王若水同志又以《认识论不要忘掉了人》为题(此文见  相似文献   

4.
《前线》1962年第10期、第16期先后发表了吳晗《说道德》和《再说道德》两篇短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许启賢在今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关于道德的阶极性与继承性的一些问题》,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吳晗又写了《三说道德》(载《光明日报》1963年8月19日)进行答辩。接着,《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李之畦《〈三说道德〉一文提出了什么问题》(载《光明日报》9月21日)、江峰《也谈道德的继承问题》(载《光明日报》10月6、7日),、高仲田《关于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载《光明日报》10月7日)、汪子嵩《从<水滸传>说道德问题》(载《光明日报》10月25日)等文章。《哲学研究》(1963年第5期)也发表了艾眞的《关于道德问题的几点质疑》一文,与吳晗商榷。现将争论的主要问题及其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光明日报》“哲学”第109期发表了庞长富同志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一文。文中的现点早在一九七五年北京市一些高等学校编写的《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教科书中就见到了。随后,我们在哲学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深感有开展讨论的必要。庞长富同志说: “在能否揭示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6.
丁宝兰同志一九七九年在《哲学研究》第二期上发表了《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问题》(以下简称《实质》),认为柳宗元世界观中“唯心主义的东西”是“主要方面”,一九八○年《哲学研究》第三期发表了柯兆利同志的文章,对丁文的基本观点提出商榷。一九八○年《哲学研究》第十一期又发表了丁宝兰同志的答辩文章《略论研究柳宗元世界观实质的方法论问题》(以下简称《方法论》),再次坚持“柳宗元世  相似文献   

7.
周谷城在《新建设》1962年第12期上,发表了《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对艺术创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文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同意见的讨论。今年三月以来,《文艺报》、《新建设》、《文史哲》,《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陆貴山的《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些问题》、茹行的《对《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的几点意见》、《从哲学观点评周谷城先生的艺术观》、王子野的《评周谷城《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朱光潜的《表现主义与反映论两种艺术观的基本分歧》、姚文元的《略论时代精神问题》、胡锡涛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质疑及其它》等文章。这些文章根据《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并联系周谷城近几年来发表的《美的存在与进化》(载1957年5月8日《光明日报》)《史学与美学》(载1961年3月16日《光明日报》)《礼乐新解》(载1962年2月9日《文汇报》)等文的观点加以评论,表示不同意周谷城的观点。对于这些评论,周谷城先后在《评《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些问题》》(载《新建设》1968年6月号)、《评王子野的艺术论评》(载《文艺报》1963年第7、8期)、《评茹行先生的艺术论评》(载《新建设》1963年第9期)、《统一整体与分别反映》(载1963年11月7日《光明日报》)等文中作了答辩,反复重述他在《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的意见。现将双方争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略论》一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因是略论,语焉不详,兹借《南京社会科学》一角,对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悖论进一步详加论述.  相似文献   

9.
李秀林同志在《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新探》(见一九八○年六月十九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新探》)一文中,提出并探讨了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本文也想这就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与李秀林同志商榷。哲学基本问题是否两个方面?应当肯定,《新探》一文提出的“把世界本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方面’规定为哲学的最高问题;不再把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二方面’包括在哲学最高问题之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8年第3期发表乌杰同志长篇论文《系统辩证论》一文之后,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报刊相继发表了评述性文章。嗣后,乌杰同志在此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完成专著《系统辩证论》,于1988年1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修订版,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王震、薄一波等为该书题了词。至此,系统辩证论这一哲学新理论逐渐受到较为广泛注意,哲学界、科学界并有一些同志开始研究这一理论及相关的许多问题。1992年经有关方面同意,决定创办《系统辩  相似文献   

11.
怎样理解“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共同点和矛盾转化是否同一性的内容?这些问题是有关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问题。1982年第6期《人文杂志》发表了陈世夫同志《形而上学还是辩证法——略论有关矛盾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略论》)一文,对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读后很受启发。但他的观点我不大同意。这里略陈管见,以求教于陈世夫同志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前年,施德福等同志发表了《杜林哲学体系剖析》一文(见《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二期),去年,马鼎璋等同志又发表了《<反杜林论>哲学编的基本线索》一文(见《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一期),对杜林哲学性质和恩格斯对杜林哲学的批判,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摆出了  相似文献   

13.
曾永寿同志在《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发表《也谈“月亮问题”——兼与李振伦等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曾文”),与拙文《量子力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中的某些观点提出商讨意见。读过曾文之后,感到在关于“哲学实证化是否可能”这一问题上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拙文在“哲学实证化是可能的吗?”这一标题下所讨论的问题是很明确的,中心思想是  相似文献   

14.
1978年7月5日,我们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以下简称《起点》),提出我们的粗浅看法,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清楚。但时近两年,国内报刊没有反应。我们正在渴望知道不同见解,吸取教益之际,王桂厚同志发表了《也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载《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5.
王克千、吴宗英和陈珪如、邓纲忠同志,在一九八○年第四期《学术月刊》分别发表了《从哲学史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与《列宁没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两文。这两篇文章虽然各有侧重,但却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不同意杨献珍同志《略论两种范畴的同一性》等文章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我们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很难成立:其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其逻辑和概念亦有不少混乱之处。为了使这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我们特将自己的一点看法写出来,以就教于王克千、陈珪如等同志。  相似文献   

16.
在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曾经开展了一场声势颇大的道德问题的大辩论,引起了有关方面及其人士的注意,而其中主要是以批判吴晗同志的道德论为中心的。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在《前线》杂志第十期和第十六期先后发表了《说道德》和《再说道德》两篇文章。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九日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三说道德》一文,针对某些同志的批评意见,进一步地阐明对于道德问题的见解,从而引起了持续二、三年的这场大辩论。在辩论的开始阶段,多数同  相似文献   

17.
黄楠森同志在《哲学研究》1985第12期上发表了《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文。为此,我在《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上发表了《评“本体论”哲学——兼论实践唯物主义》一文,对黄楠森同志的某些观点谈了我的看法。为此,黄楠森同志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上发表了《再论本体论——答刘福森同志》的文章,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全面的批评。看完答文很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自一九六六年第五期《红旗》杂志发表了郑季翘同志的《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文之后,就基本上被迫停止了。直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光明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才又展开了较大范围的热烈的讨论。今年第一期《文艺研究》又发表了郑季翘同志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一文。郑季翘同志的文章,重申了他过去的观点,对前文写作和发表的历史背景作了说明,并补充和阐发了他不同意关于形象思维的提法。这些都有助于问题的讨论。但是,遗憾的是郑季翘同志对自己过去那种极左的不是同志式的与人为瞢的态度,以及由此造成  相似文献   

19.
读了《光明日报》一九八○年八月三十日发表的林子力同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讨”一文,颇受启发。但也感到有些问题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现在把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也是几点不同的看法写出来,参加这个讨论,以就教于子力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20.
有人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哲学上“两个列子”的论断为依据,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两个列子”,其中既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也包括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个对子”;并断言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新概括”(见七八年元月八日《光明日报》《哲学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