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三农”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我国应完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和保障机制,并对农村产权组织予以重构。今年年初成都市委出台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吹响了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号角,成都将启动改革开放30年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重大农村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深刻变革,可以说开创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先声。以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实质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重新界定和分配,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农户重新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部分收益权和处置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产出,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医疗保障是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最迫切的需求之一。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在满足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合作医疗缺乏集体经济支持,再由于某些政策导向不明和当时不适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述评张力之一、研究的急迫性(一)经济体制改革急需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社会要发展,其变革就是不可避免的。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又一次大规模的变革开始了。变革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逐步导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  相似文献   

5.
遥想30年前,那场滥觞于小岗村,不无悲情色彩的“托孤壮举”,却孕育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尘封已久的改革之门。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许多贫困地区相继脱贫致富,因而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也有了较大改善,以家庭养老为主与多元化养老方式相结合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养老保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一直实行的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特色的养老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步入市场化轨道以后,农村集体的养老保障功能趋于消退,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愈来愈不适应,由此导致的农村养老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矛盾日趋凸显和严重。  相似文献   

8.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而在此之前,高层争论异常激烈。在势不两立的政治气氛下,杜润生试探性地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采用结构功能和家庭生命周期相结合的分析视角,运用实地调查法,对黑龙江省肇东市(县级市)昌五镇所做的个案研究。主要求解的问题是:在经济尚不够发达的农村地区,家庭向其成员、特别是老年人提供赡养的方式及社会问题。昌五镇位于肇东市西部,距哈尔滨市90公里,面积139.5公里,人口4.1万,其中城镇和农村人口约各占一半,其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在东北内陆农村地区具有代表性。 一、“家庭网”的赡养功能 昌五镇的农村家庭共有5,606个,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这些家庭成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统一体,独立地承担着生产功能,同时在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尚无余力提供更多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又承担着更多的抚育、赡养、福利、满足家庭成员择业意愿与成才等社会责任和“赡养——保险”功能。我们所要考察的是家庭如何承担“赡养——保险”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的稀缺,使得土地成为农村特殊的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单一的集体所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模式对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正绩效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应该看到,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一项土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自下而上主要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建立的,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  相似文献   

11.
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分析分家习俗的某些变化来探讨经济改革对于当代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在农村家庭重新作为生产单位的同时,具有市场经济取向的农村经济改革也鼓励了个人财产观念的发展。积累家庭财产的新方式使得年轻一代具有更强的个人权利观念并要求提前分家;新的分家模式使得提前分家十分容易,同时又将新建立的核心家庭置于十分脆弱的位置;核心家庭的脆弱又导致了母家庭与子家庭之间以及各子家庭之间的相互依附与合作。这三项变化紧密相联,相互促进,将导致新家庭伦理观念的出现,并在更高层次上重塑人们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二十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施行,明确了农村土地使用权以承包方式归属农民所有的问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现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飞跃。第一个飞跃虽是很大进步,但其分散、弱小的生产经营特点很难适应现代化、集约化、市场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农业发展要求:单个的农户生产品种单一,许多产品是低品质的"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是在多重社会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各种社会因素对家庭结构的变动的作用方向并不全然一致,使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呈现出有分有合的运行趋势。文章通过对湖南省桃源县同仁村作社区分析,揭示了人口、养老、婚居模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因素怎样影响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和演变趋向,并认为,同仁村家庭结构的变动既有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一种超前性“预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制度经历了近五千年的变化和改革,尤其是在新中国的变化和推行,都值得我们分析,并加以利用。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时代需要,但是在现阶段来说,中国的农业国情又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中集体经营的利处与弊端,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来探索分析在中国实行规模化农业经营方式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回顾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任何一次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大调整,无一不是与土地政策紧密相连的。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十世纪末期的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这充分说明,我们在进行农村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时,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注意广大农民对土地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依赖。也正因为如此,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相似文献   

16.
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家庭都是最小的农业生产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虽然有时被削弱,有时得到加强,但始终没有消失。因此,中国农村家庭的形态,与农村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农村家庭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全部变成了人民公社社员。由于他们在劳动生产、交换分配上没有自主权,又在同一基本核算单位中按工分配,20年后,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生活方式的差别已被拉平。策二次是从1978年底开始逐步在全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一盼”老有所养”梦想成真。目前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年老时,也望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老有所养。目前,以政府组织、民政部门主办的农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愿,盼望政府把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办好。二盼农村政策持续稳定。十几年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确实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尝到了甜头。目前农村正在进行土地第二轮承包,农民迫切希望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持续稳定执行下去,并不断巩固和完善。三盼有一个好当家人。当前改革的浪潮冲击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人类学观察法对一个北方农村小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家庭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目前大多数农村家庭是生产和生活、初级群体和生产经营组织的统一体。这一特征使农村家庭的资源配置具有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性质。在家庭的各种功能中生产功能具有核心和主导地位,家庭物质资源占有的多少同家庭非经济功能的实现程度呈正相关。由家庭承载的生产功能所决定,目前农村家庭小型化和扩大化的趋势并存,“大家庭”和“小家庭”统分结合的形式成为集体经济“统”的功能薄弱的一种替代机制。作者发现,农村主干家庭在成因上基本上是家庭养老的适应形式。作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家庭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组织和资源配置单位、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统分结合形式,正负效应并存,需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9.
对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建国4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还比较落后”(《求是》,1995年第24期),主要表现是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和资金不足,而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和制度。尤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使得一些原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受到削弱,而新的制度却还未建立起来,这种社会发展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的状况,无疑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到…  相似文献   

20.
四县农民政治参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广大农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走在了前列。经济改革的成果是使广大农村从过去封闭的集体制经济状态逐步走向相对自主的市场经济状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集体和私营工业的出现与繁荣、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都是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成果。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权力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出现,加快了这种变化的速度(陈吉元等,1993;陆学艺,1991;O’Brien,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