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资本社会中敏锐地关注到青年群体的问题。他们从阶级和价值两个向度出发,探讨了青年群体的社会维度。从时代与革命属性出发探讨了青年的现实维度。全面发展和希望指向则构成了他们青年观的发展维度。列宁继承了他们的青年观并根据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情况形成自己的青年观。通过青年组织的建设和对青年教育方式的探讨构成了青年观的培育维度。学习和实际方式的探讨则形成了列宁青年观的实践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吸取智慧,为当今青年工作提供借鉴。通过价值观的培育和青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当今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改革青年组织,复归青年组织的群众属性。以及将主导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转化为实然的主流现象。  相似文献   

2.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青年的全面发展关系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中,马克思恩格斯重点阐述了青年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们指出,青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为无产阶级提供后备力量、有利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青年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他们还指出,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青年自身的群体特征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和重视教育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这给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在虚拟网络世界的交流方式带来了由"引导者中心"到"个人中心"的变革,从而产生了链式、轮式和全通道式等多种聚合行为。由于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行为的转向: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由"线性传播"转向群体成员间的"交互传播";由"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转向"多用户间"的交流;由关注"交互结果"转向"交互过程"。与之相对应,对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2014年发生在台湾地区的太阳花学运中,台湾青年由政治冷漠群体走上台湾政治舞台,他们的运动诉求具有明显的"反中"倾向,出现"中国认同"危机。从世代政治视角分析发现,"趋左"的青年政治生命阶段、历史上特殊的群体成长经历和经验以及现实中两岸和平发展的利益分配问题等三方面导致了学运中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异化。后太阳花时代,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台湾青年、务实的方式与他们分享发展利益、用中华文化软实力引导他们认同中国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趋于强势的当代青年人力资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年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工业化社会时期青年阶段被理解成是一个相对不完整、不定型、不成熟和不正式的时期。青年与成人相比,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成人则处于社会的中心。经过多次技术革命之后,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社会已经被发展和提升为知识化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成为许多新兴行业中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这些青年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实现着财富和资本的积累,他们自身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成为百万富翁。青年群体的这些强势表现已经使青年时期不再是一个具有一定否定性和消极性的阶段,不再仅仅是人生的准备期和不成熟期。青年在当代社会中成为最具有强势发展趋势的人力资源,从而青年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本。  相似文献   

7.
2014年以来,台湾地区发生的"太阳花学运"与"反课纲运动"等青年社会运动对台湾政治格局、社会秩序与民主思想带来强烈的冲击与影响,运动中的"青年反叛"现象反映了相当部分的台湾青年在当前两岸关系与社会发展态势下的思想价值倾向与行动主张,一方面从群体特质与现实困境来探究"青年反叛"的主客观基础因素,另一方面从青年社会运动发展演化的六个阶段,即导火索事件、网络舆论"发酵"及网络从众蔓延、集体动员规模壮大、行动升级并达到高潮、多次博弈谈判及运动转折点产生、运动退潮及行动终止来分析台湾青年社会运动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与集体行动特质。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决策和部署鲜明地凸显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完全符合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切身利益。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工作的研究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中国青年研究的形势任务、青年工作的情况和青年生存与发展的需求等方面提出青年研究要关注民生、以青年为本的问题意识和服务青年的意义,并提出了青年研究工作新突破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下,青年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全国更广泛的关注。青年农民工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他们与这个社会的融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稳定。对于这一群体怎样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与这个社会融入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浅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力求为青年农民工开创一条最佳道路,缓解当前城乡冲突,以实现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佛系青年"一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成为反映当下青年群体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的重要语词。这个概念的流行,既与媒介的传播作用有关,也与青年的时代境遇相联。从观念、认同与社会焦虑等三个方面对"佛系青年"这个概念的发生、内涵和传播过程进行考察,可以获取对这个概念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在这一基础上,对青年群体的现实境遇和精神困境做出更为清晰、合理的描述和解释。"佛系青年"再次折射出当下青年群体在人生意义层面上的缺失和贫乏,这不仅与青年群体自身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社会状况有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纷繁芜杂,色彩斑斓。本文以列举的方式,通过对青年新群体的研究试对近年来青年流行文化现象作一次初步的梳理和勾画,希望透过这些图像,管窥青年生存与发展状况和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于近代,存在着载体多样化,形式更加隐蔽的特殊性。当前青年群体接收信息途径多元,猎奇心理和对中共历史认识的不全面,以及留学生的特殊群体和社会应然与实然的断裂,是青年群体接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原因。"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消解历史、激化社会矛盾、消解民族精神的危害。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家宣传渠道的管理,结合青年自身特点,警惕学界的历史虚无主义存在,来引导与应对青年群体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当代青年思想的裂变与人生观的多元,青年自组织作为青年群体广泛社会参与的方式,是当代青年思想变化和行为发展的集中体现。青年自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引导青年树立科学人生观和激发青年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青年自组织与青年人生观的塑造相融合。为我们有效研究青年人生观的发展及其塑造路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青年人生观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创造了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年群体作为熟稔网络媒介操作技术的主体人群,普遍具有较高的公共事件议题关注与参与热情。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深度访谈法,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议题为例的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权益诉求、媒介使用习惯、价值理念、媒介事件参与体验的精准叠合带来了公共事件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迅速传播;而文化水平、情绪强度、理性程度等的差异则使得事件议题在急速传播中同时出现聚焦与散逸;青年群体耐心的缺乏与对新议题的转移则易导致公共事件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快速消解。对传播主体人群的再审视将为网络公共事件议题的理性聚焦、秩序传播、事件问题的有效推进提供思考的进路。  相似文献   

15.
"佛系青年"是当前"90后"青年群体自我推崇的新标签,其"佛系心态"是这类群体有别于青年其他心态的显著表征,通过片面截取佛教基本教义进行意义的拼贴、置换、认同,展现出这类青年亚群体当下的生活样貌和精神困境。"佛系心态"折射出了处在人生奋斗阶段的"90后"青年群体当前复杂的生存样态,呈现出了处在两个历史交汇期的青年群体既渴望获得成功却又逃避的矛盾心态。对身边的事秉持着无欲无求、不争不抢的心理状态是青年新兴亚文化的主观映射,是对当下青年生存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镜像反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党和政府助力青年发展,青年增强担当精神,以及舆论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青年,对塑造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辅导员群体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他们是新生代教育工作中的领军人物,但是,毕竟资历有限,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其思想上的困扰。针对青年辅导员思想政治问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大部分青年辅导员来讲,他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造成了很多人群的道德缺失,其中不乏一些青年辅导员;再有,就是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有了偏差。  相似文献   

17.
杜敏 《当代青年研究》2017,(5):78-83,114
"斜杠青年"是一种符号化标注,表征同时拥有多重职业、追求无边界职业生涯的青年群体。在我国"斜杠青年"的产生是产业结构升级、组织结构权变性调整以及青年思维方式变革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斜杠青年"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既有对职业尊严感和劳动创造性的不断找寻,又存在变得全面而平庸、自由时间被挤占的风险。"斜杠青年"不仅是部分青年群体职业发展的现实状态,也是部分青年群体未来职业发展的备选方案,代表着一种职业发展新趋势,要从政府、教育以及青年自身三方面共同着力,推动"斜杠青年"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确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素质和精神支柱,是青年群体实现"中国梦"和人生理想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成长的基石。精神境界高尚,思想政治素质优良,当代青年运动的方向就能始终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构筑当代青年群体强大精神支柱,引导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奋发进取,继往开来,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的到来在改变传统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同时,也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冲击。"碎片化"、"去中心化"导致青年群体政治选择困难,"指尖决策"加剧了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非理性","手机依赖"导致青年群体政治角色认知失调,"把关人"角色弱化加剧了青年群体政治行为失范。要规制和应对这些不足,必须要从"外在引导"与"内在形塑"两个方面入手,要注重"微空间"中的政治治理,加强现实政治环境的优化改善,建立网上网下和谐共振的双向引导机制。同时,也要注重青年群体的"内在形塑",提升其"微素养",完善其"微道德"。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青年对于"鲁蛇世代"的群体文化经历了从他者定义到自我认同、从结构使动到自主赋能的转变,具有与东亚地区其他同类群体不同的特质。时代变迁、世代差异、阶级分化、贫富固化限定了"鲁蛇时代"的生存空间以及亚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世代正义"和"分配正义"的诉求成为"鲁蛇世代"的差异点和特质,但台湾地区社会的发展困境无法有效回应这种诉求。"鲁蛇世代"的生成与发展历程体现了当下台湾地区青年群体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而走向两岸融合发展是突破困境的理性选择和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