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审判都体现了人认识日本人的战争观及启示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舆论与司法的关系向来密切又复杂。司法活动因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历来受到媒体的关注,媒体以及民众舆论的影响力又使得司法机关不能不重视起来。媒体的新闻报道作为舆论表达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成为监督司法审判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近几年的一些司法案件中出现了媒体和舆论超越正常司法程序,对案件提前下结论甚至影响和左右司法进程的情况,对司法的独立性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本文以2011年的药家鑫案为例,在理清"舆论审判""媒介审判"等基本概念后,重新梳理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舆论审判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对司法独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兴舆论监督方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对传统舆论监督方式而言,网络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广、监督速度快、监督力度大和监督隐蔽性强等特点。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矛盾性。一方面从最终目标来说,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感性和司法审判的理性要求又使得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实现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必须正确处理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关系,要从加强立法、主动接受网络舆论监督、提高法官素质等方面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审判机关,既要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又要强调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如何抓住两者的结合点,继而对犯罪少年进行矫治。我院少年法庭近年米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摸索、尝试,取得一些效果:1.试行暂缓判决。有了暂缓判决,少年法庭的审判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和适用自由刑。少年法庭除了要达到刑罚保卫社会这一总的目的之外。还要追求少年法庭判决的特定目的即矫治犯罪少年,消除其犯罪意识,使审判人员通过考察和矫治,帮助少年走出犯罪的泥潭,做出既能保护社会又能保护犯罪少年健康成长的刑罚决定。2.建立考察基地。我院与上海…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在赋予人们更广泛话语权的同时,也为非理性舆论的迅速汇集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媒介审判"有了新的变化。这种网络媒介审判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传统媒介审判。论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审判所产生的新变化,并为防范网络媒介审判产生负面影响提出了几点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不可小觑的网络舆论影响力。同时,作为法治化进程中重要的环节,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司法审判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密切关注。本文将在探讨当下网络舆论特点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对司法审判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并对网络舆论如何起到正确的监督作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陆诚  金燕 《科学发展》2013,(5):104-1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规制与现实的不相适应性日益凸显,社会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相互交织,司法环境则更加复杂,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提升司法实践效能,以不断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期待。国际国内旨在提高司法实践效能的探索,尤其是上海法院依托信息化服务审判质效的实践为社会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经验: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从加强审判专业知识库建设的视角,探究如何更好地统一司法尺度、智能辅助又好又快办案,筑牢办案质效基础;从加强科学调配审判资源的视角,探索如何提高"单位审判资源"的办案质效;从加强审判专业队伍建设的视角,挖掘如何培育和发挥法官业务潜能,提升办案质效源动力。  相似文献   

8.
王娜 《现代妇女》2014,(12):48-48
古有”窦娥冤”,今天有”杜培武案”,刑事错案伴随着刑事司法制度的始终。刑事错案就像幽灵一样,不管司法制度如何健全和发达.只有审判就可能出现冤假错案。冤假错案的发生不仅侵犯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是生命权,更破坏民众的安全感和司法信任,进而撼动司法的尊严和权威。刑事冤假错案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对刑事审判过程的严加把控,通过对预防机制进行建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以维护司法尊严,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的目标之后,审判中心主义便成了法学界炙手可热的重要研究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掀起了一场风生水起的大讨论。笔者结合近两年司法改革实际情况,研究并进一步剖析近些年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内涵,探讨法官群体在法官员额制改革中的应对之策及发展前景,对我国司法改革和律师团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国 《老年人》2008,(2):38-3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当时中国内战正酣,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苏联便将在中国俘虏的日本战犯押回到西伯利亚,予以监禁和强制劳动改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提出将关押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犯移交给中国,由中国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