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量的增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从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新闻媒介的发展程度就可以判断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近代以来,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阿拉伯世界的新闻媒介获得了极大发展,在民族斗争、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阿拉伯新闻媒介的特点阿拉伯新闻媒介的诞生是同西方文化的输入联系在一起的.1798年8月,拿破仑在埃及出版了埃及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报纸——《埃及信使报》,该报4版,每4天出1期,主要刊载政治新闻.两个月后,他又为有志于考古研究和埃及文学史的学者和官员创办了《埃及年代》杂志.  相似文献   

2.
1988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为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获得,这是全埃及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光荣。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纳吉布以他多产的上乘作品,大大丰富了阿拉伯世界文学宝库。纳吉布的小说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反映埃及社会现实,呼吁变革现实,探求理想社会和人生真谛。其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穆罕默德阿里(?)是阿拉伯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从一八○五年起担任埃及的帕夏(即总督),统治了四十四年之久,并在埃及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他在统治期间,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果断坚决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控制下,衰败中的埃及曾一度建设成为强大富足实际上是独立的国家,抵御了西方殖民列强的入侵。这些历史的进步作用只是在他登上埃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以后才能起到的。阿里能够取得埃及的政权是受社会  相似文献   

4.
埃及实行免费教育体制,长期和持续的国家投入保证了教育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使埃及教育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埃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力行非中央化的政策,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上,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力度,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教师待遇;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责制度,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埃及实行免费教育体制,长期和持续的国家投入保证了教育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使埃及教育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埃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力行非中央化的政策,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上,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力度,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教师待遇;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责制度,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是一个文化比较开放的国家。长期以来,西方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埃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在埃及妇女的服装上表现尤为突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埃及还没有开始从欧洲进口服装。那时候埃及妇女衣裙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皇室和显贵妇人所穿的华丽的礼服——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拖地长裙;其次是平民妇女的便服——一种连衣裙式样的袍子,多在家里穿用;三是传统的民族服装——阿拉伯大袍。这种袍子分男女两式,女袍面料多用棉府绸、真丝绸或薄花呢等,颜色全都是黑  相似文献   

7.
埃及文学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为之欢呼,中国文学界,特别是阿拉伯文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也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人民日报》和一些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为之祝贺,并介绍这位埃及和阿拉伯当代大文豪。我们国际电台阿拉伯语广播也播出了一些稿件,其中有录音采访“阿拉伯也门驻华使馆参赞、文  相似文献   

8.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他的新闻业也是阿拉伯各国中发展最早、最快,影响最大的国家,下面仅就埃及新闻业的发展史及现况作一简介:一、埃及新闻业史的一瞥从古老文明的历史看,埃及是世界知道新闻传播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这可从刻于庙墙、方尖碑及  相似文献   

9.
1986年4月2日,阿拉伯电影协会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四届阿拉伯电影节。阿拉伯电影协会于1982年在法国成立,从1983到1985年已在巴黎举办了三届阿拉伯电影节。在巴黎举办阿拉伯电影节,目的是为法国观众放映最新阿拉伯优秀电影,评选阿拉伯最佳导演和演员。埃及陶菲格·萨利赫荣膺本届电影节最佳导演称号,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桂冠的是埃及女电影明星马吉黛。参加这届电影节的,有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突尼斯、黎巴嫩等阿  相似文献   

10.
埃及短篇小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和五六十年代是它的两个繁荣时期,在这两个时期,短篇小说作家之多,作品水平之高,都居阿拉伯各国之首.埃及现代短篇小说作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兼收并蓄阿拉伯古典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作家们以他们丰富深厚的生活经验,对各种敏感的社会问题作深沉的思考.他们吸收新的创作方法,多侧面运用现实主义、自  相似文献   

11.
塔哈·侯赛因(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和思想家.他的著述丰富,是多产作家.他不仅对文学,而且对历史、哲学等都有精深研究,成为一代文宗,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由一个盲童成长为一流的埃及作家、阿拉伯文豪,这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实属鲜见.就其全部经历和创作来看,他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起了桥梁作用.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埃及文化启蒙运动中,在创建埃及乃至阿拉伯新文学运动中,在为使创作反映现实、形成具有鲜明现实主义色彩的"埃及现代派"的活动中,以及在创立新的阿拉伯文艺批评等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埃及与阿盟的特殊关系,外在表现为埃及主导阿盟的构建过程、引领阿盟框架下阿拉伯合作机制的基本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阿盟经费的重要提供者、阿盟总部的所在国和阿盟秘书长职位的长期占有国;内在表现为埃及民族主义与阿拉伯民族主义互动过程中的一致性与矛盾性。埃及与阿盟的互动实践表明,阿盟需要埃及这样的地区大国支撑才能发挥作用,埃及也需要阿盟泛阿拉伯主义体制来实现其部分对外战略目标和拓展其国家利益。两者的相互需求构成彼此关系的恒久支点,这种关系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开罗史话     
埃及首都开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第二任正统哈里发欧麦尔执政时期(634—644),新兴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开始大举对外扩张,639年末,阿拉伯名将阿慕尔率军挺进埃及,翌年1月轻取距现在塞得港不远的法尔玛,打通了前往拜占庭军队在埃及的军事要塞孟菲斯的道路.经7个月的包围,阿拉伯军队于641年4月6日攻破孟菲斯,接着向埃及首府亚历山大进军,迫使拜占庭帝国驻亚历山大总督居鲁士向阿慕尔立约投降,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阿慕尔根据欧麦尔的命令,在孟菲斯城外搭帐蓬、建住宅,并把它定为埃及新首府,取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中世纪,阿拉伯人以其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空间上沟通了东西方,时间上连缀了古近代。因此,认真地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还能使我们充分认识科学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阿拉伯科学文化的主要源流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伊朗等世界科学文化发达较早的地区。阿拉伯文化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著名学者萨顿说:“阿拉伯的文明是国际性的,西起西班牙和摩洛哥,东至印度。它不仅包括穆斯林,而且包括犹太人和基督教徒,因而是几个民族和几个宗教间的文化。”伊斯兰学者艾哈迈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统一是纳赛尔主义的核心。阿拉伯统一思想并非纳赛尔的发明,但对于阿拉伯统一的途径、依靠的基本力量、统一的原则等关键问题,纳赛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强调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团结和统一,突出埃及在阿拉伯统一中的核心作用,将阿拉伯统一与社会革命相联系等都是纳赛尔阿拉伯统一思想的重要特点。纳赛尔主义所强调的阿拉伯团结思想、社会公正思想以及宗教政策对当前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现代化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统一是纳赛尔主义的核心。阿拉伯统一思想并非纳赛尔的发明,但对于阿拉伯统一的途径、依靠的基本力量、统一的原则等关键问题,纳赛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强调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团结和统一,突出埃及在阿拉伯统一中的核心作用,将阿拉伯统一与社会革命相联系等都是纳赛尔阿拉伯统一思想的重要特点。纳赛尔主义所强调的阿拉伯团结思想、社会公正思想以及宗教政策对当前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现代化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社会复兴党的创始者之一阿弗拉克和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分别提出了内涵不同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阿弗拉克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旨在动员社会中下阶层进行阿拉伯民族革命。作为欧洲社会主义同伊斯兰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杂糅体,该思想仅是一种口号而未能真正付诸实践。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亦是其政治民主的基础。纳赛尔社会主义思想旨在消除埃及经济与社会关系中的殖民痕迹和传统势力,以期摆脱国家的落后面貌。纳赛尔的社会主义思想吸取了南斯拉夫铁托社会主义和印度尼赫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演化为威权统治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摩洛哥的阿拉伯文小说出现较晚,具有现代意义新小说的产生除受阿拉伯尔方(主要是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新小说的影响外,也是受西方(主要是法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穆罕默德·古奈尼·希拉勒是埃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他于1952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以法国比较文学学派的体系为基础,结合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欧洲各国文学,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乃至工具的运用等.介绍了自滥觞至20世纪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史,特别介绍了比较文学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情况.《比较文学》是迄今阿拉伯比较文学的最重要著作,已成为阿拉伯国家比较文学课程的教材.  相似文献   

20.
经几十年努力,阿拉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模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私立高校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阿拉伯高等教育的规模建设和系统复杂化.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围绕高等教育对阿拉伯本土社会贡献能力不足而产生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有效解决是未来阿拉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