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史上人格同一性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同一性主要是指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而不是机体的同一性,它与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自我”、“个体”、“灵魂”、“精神”等密切相关。人格同一性概念内在的含藏着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矛盾。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实体人格同一性、现象学的逻辑人格同一性和自由意志的道德人格同一性。  相似文献   

2.
人格是人性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道德人格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自我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自我同一性则是依赖于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不同的自己的综合,可感受为对自身发展的一种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自我在同一性危机时期的不同表现,会映射出最常见的几种道德人格取向。  相似文献   

3.
近数十年来,叙事在人类生活及其文化创造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以至我们可以说人类科学中出现了一种叙事转向。叙事同一性观念便是在这种转向中发展起来的。利科认为,叙事是通过不同媒介对人类认同的建构,他提出的“叙事同一性”观念可以归属狄尔泰“生命关联总体”概念的效果史。然而,利科的叙事同一性理论是一种单媒体的、单线性的理论,它无法应对超媒体叙事对叙事本体论及建构人类认同造成的冲击,为此必须加以修正、扩展,甚至转换。显然,狄尔泰对此给予了有益的提示。如今,一种可变的、超媒体的人类认同借助于嬉戏的同一性表达出来。不过,叙事同一性与嬉戏同一性并非势不两立,它们反倒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面向过去或者面向未来的嬉戏是对人类生活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表达。尽管互联网时代流动性成了健康的标准,这使我们拥有了一种异于传统的生活形式,但它仍旧是历史。  相似文献   

4.
李德满 《兰州学刊》2008,(4):158-161
胡适的文化革新思想,是以价值一元论为内核的。这种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同的、统一的,所以文化的本质具有同一性。在文化本质同一性的基础上,胡适建构了本质主义、整体主义、普世主义和线性进化的文化观。他的文化观念,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诉求,体现出开放、自由的文化姿态,预测了文化复古运动的破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至今仍然闪光。  相似文献   

5.
刘圣鹏 《浙江社会科学》2015,(4):130-135,160
在比较文学理论建设中,差异性研究范式与同一性研究范式是水火不容的,差异性是异质性的基础主义和同一性的普遍主义在认识论进程上的理论扬弃。因此从知识学上梳理比较文学的内在动因,并在现象描述模式上保持客观描述精神,坚决拒绝非逻辑建构的主观描述行为,就成为比较文学的逻辑出发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特别是叶维廉的文化寻根理论和曹顺庆的跨文明变异学理论,把差异性研究范式牢固地建构到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中,将被同一性研究范式掩盖的比较文学的对象即比较文学比什么和不比什么的问题陆续揭示。本文运用分析哲学的基本方法,对比较文学的命名、用名和辨名做了历史回顾,指出当代比较文学的主流已经摒弃了同一性研究范式而转向差异性研究范式,明确分辨出比较文学应该比什么和不比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较文学的性质、对象、功能等学科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活史就是自我发展史。千百年来,人类传统的劳动、体育锻炼、休闲、改善饮食、医疗、教育、反思、宗教信仰和参与共同体活动等提升人的肌体、认知、情感和道德,甚至以炼丹试图永生,都被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未引起人类的"疑惑"。然而,现代合成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人类进化的"人为加快"和"速成"则引起学者和公众的巨大不安,其中对道德增强和道德复制的质疑最为强烈。科学基础上的还原论迷误、科学方法上的医学化悖论、科学后果上的不确定性,德性的独特性否定、道德医学化悖论、安全风险的逻辑困境,文化同一性、文化接受度以及技术恐惧等,构成了科学、道德自身和文化三个方面的质疑。面对质疑,人类应以全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反思和应对人类进化史的"突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白话长篇小说翻译与创作之间同时具有文体形态上的外在同一性和文本叙述方式上的内在同一性。此双重同一性既证明了当时域外文学必须与本土文学取得高度的一致性才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又有力地反驳了那种视域外文学之影响为当然的论调。这对于我们从翻译文学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建构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具有实践和启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外有关职业同一性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国内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本文着重描述了国外对职业同一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侧重点,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的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9.
郑国玉 《理论界》2009,(5):84-85
哈特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法理学家之一和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创始人.把法律规则等同于正义或道德原则从而认为法律和正义或道德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的主张是以托马斯为首的自然法学派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论.哈特驳斥了这种说法.依据主要有两个:正义原则不能用以评价法律规则;法律义务不等同于道德义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关于法律概念的重要学说--法即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否定的辩证法》是阿多诺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是同一性,同一性通过扬弃非同一性而达到新的同一,因而其“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肯定;同一性构成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这种同一性哲学在当代构成了资本统治世界的哲学基础.在阿多诺看来,事物的否定是彻底的否定,这种否定的力量在于非同一性;由于非同一性对同一性的否定是彻底的,因而辩证运动法则不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而是“否定,否定,再否定”.由此,他对一切形而上学采取了批判态度.由于阿多诺彻底地否定了同一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他也是一位最极端的哲学家.辩证地分析阿多诺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律的道德性》一书是富勒在与哈特论战的大背景下写就的,同时亦是富勒本人法理学主张的全面展现,是其思想发展的巅峰之作。富勒在该书中全力论述的“法律的内在道德”主要是一种愿望的道德而非义务的道德,它是“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这一目的性事业本身所固有的道德性原则。尽管“法律的内在道德”引起了颇多争议,也遭致了包括哈特在内的许多法学家的批判,但这一观念的提出无论是对于法律本身的理解抑或是对于法学理论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霍耐特承认道德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当今道德哲学的困境,为社会的道德秩序奠定规范的基础,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霍耐特以实践的自我关系为中介,通过否定的方式,把拒绝承认与道德损害相关联,并通过肯定的方式,建构了基于爱、敬重、团结三种承认形式之上的道德观,以确保实现主体的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阿多诺对同一性的批判入手,致力于梳理同一性、摹仿和艺术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分析了这些概念所具有的复杂内涵,并试图指出在何种层面上,摹仿可以构成对同一性的辩证超越,以及,艺术何以构成摹仿的客体化。最后,本文认为,摹仿作为非同一性的同一性,必然包含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而在庄禅美学那里,实际上却存在着另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追寻同一性的步伐受到阻碍,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青少年同一性教育,才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顺利渡过青少年期。  相似文献   

15.
余煜刚 《理论界》2022,(7):59-66
哈特与富勒各自所提出的“法律的概念”实际上都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以“理想类型”的建构为视角的分析表明,相较于哈特而言,富勒所建构的“法律的概念”更反映了法律实践的现实面貌,也能跨越事实与价值的鸿沟,以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天堑。  相似文献   

16.
<法律的道德性>一书是富勒在与哈特论战的大背景下写就的,同时亦是富勒本人法理学主张的全面展现,是其思想发展的巅峰之作.富勒在该书中全力论述的"法律的内在道德"主要是一种愿望的道德而非义务的道德,它是"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这一目的性事业本身所固有的道德性原则.尽管"法律的内在道德"引起了颇多争议,也遭致了包括哈特在内的许多法学家的批判,但这一观念的提出无论是对于法律本身的理解抑或是对于法学理论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职校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还没有建立好完整的自我体系,但却要像大学生一样面临人际关系、就业等问题,这样就加剧了危机的存在。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调查职校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和谐水平,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帮助职校生更好地建构自我体系,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形成于孔、孟之间的郭店楚简儒家简提出"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由中出者,仁、忠、信;由(外入者,义、礼、智)"的个体道德建构范式.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认为道德有两条建构路径的理论.郭店儒简立足于人,内以情感为"由中出者"的情感道德的建构依据,外以人伦为"由外入者"的理性道德的建构依据.这种基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人伦建构个体道德的范式,既充分考虑到了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到了群体生活的秩序需要,使个人生命在和谐的群体生活中达到最佳状态.郭店儒简确立了儒家个体道德建构范式,使儒家道德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从而具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信仰、践行、追求.郭店儒简个体道德建构论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论证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活动内在的包含的同一性和非同一性的矛盾,同一性是活动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积极性、肯定性,非同一性是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消极性、否定性,人在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意义对比变化中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矛盾学说在西方哲学史的演化发展中呈现了一个从强调对立到注重同一性,再到确认非同一性的地位的过程。强调对立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特点,并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但也因此导致了僵硬对立的思维习惯;黑格尔则注意到同一性的重要性,深刻阐发了具体同一的思想,但却过分强调了同一性的重要性,走向了绝对同一;阿多尔诺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强调了非同一性在矛盾构成中的重要性,从而克服了西方矛盾学说的一个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