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后者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它却以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创作基础,又具有实践能力的新型音乐工作者为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它应以传统作曲理论基础为主线,结合电脑音乐制作等新型技术手段,拓展主科课程学习内容,加强音乐创作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作曲实践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内质所需,对于即兴伴奏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它不仅从思想上激发演奏者的主动创作意识,从音乐角度引领即兴伴奏作品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而且有助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拓宽钢琴即兴伴奏的思路,为即兴伴奏注入新鲜的动力与活力。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与作曲的关系、主动作曲意识带来的不同格局和即兴伴奏的实例借鉴等方面,探讨作曲实践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钱凝 《百姓生活》2013,(11):16-16
史博是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他从小热爱音乐,18岁就进入了当时最为著名的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交响乐指挥。当时的音乐学院每天都有两堂体力课,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多年里,  相似文献   

4.
加强音乐教育学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增加音乐教育学课程学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注重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是提高音乐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是提高音乐教育学"三课"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文立足于加强音乐教育学学科课程的建设,努力提高音乐学院教学质量,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说明如何通过课程整合,增设"三课"为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进行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5.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徐玺宝教授撰著的《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一书,于2008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的主要学术观点源自对大量中外文献的概括和总结,以及对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作曲教学实践的提炼。作者以作曲技术理论与理论研究现状、作曲技术教学与教学研究现状分析为前提,围绕传统作曲技术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文火煲汤上世纪90年代初,二十多岁的李安与谭盾、陈逸飞等人混在纽约。那时的陈逸飞刚开始洗汽车,谭盾在地铁里拉小提琴,而李安在家当保姆带孩子。这拨插过队、种过田、当过工人的人白天为面包而战,到了晚上则聚在一起,聊人生、聊理想,大家都吹牛,只有李安最安静,他很少说话,也很少表态。李安最喜欢找谭盾聊音乐,每一部作品开拍前,他都会找谭盾聊聊电影中音乐的处理。但李安从未邀请过谭盾作曲,谭盾也从未想过要为李安作曲。谭盾说,他们两人之间保持着"朴素"的交往。李安想拍武侠片时,又找谭盾聊音乐,谭盾一听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按语:西方当代音乐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个性迥异的音乐创作理念、形形色色的音乐创作素材、各式各样的音乐创作技巧,凡此种种音乐现象与音乐实践以惊人的速度与广度颠覆着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当下的21世纪,对20世纪音乐的认知必不可缺,对西方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作品及其作曲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将丰富我们对20世纪西方当代音乐发展历程的认知,填补该领域研究的学术空白。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民族乐派对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对待民间音乐素材上,两个时期民族乐派的态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19世纪民族乐派将民间音乐素材"规范"和改造,使其符合浪漫主义专业作曲技法的原则;20世纪民族乐派在留声机、录音机等设备帮助下,较完整地采集到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不仅被直接用于音乐创作,而且也成了20世纪现代作曲技术。  相似文献   

9.
桓谭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以往,很多学者对他的政治主张、文学成就等多有论述,但对他作为音乐大家的相关事宜却没有系统发掘,因而从他的家庭音乐背景、音乐管理、音乐演奏和创作、音乐理论著述等几个方面,系统探析桓谭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上半叶,钢琴这件西洋乐器传入中国,20世纪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划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沉默期和探索期。以民族音调为创作源泉探寻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不断开拓新的中国音乐风格,是20世纪钢琴音乐创作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实践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实践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水平,了解自己的特点,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能力。本文以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为例,来了解和研究艺术实践对于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论音乐表现的特征(二)陈明礼,路君羊作品表现内容的特性任何一项艺术实践都离不开表现内容这一主旨,否则,这一艺本实践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写文章、绘画、作曲等等,尽管表现的艺术内容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归根结蒂,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或感情。音乐艺...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电脑音乐中电脑作曲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音乐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倾心研究的课题,其方向和深度各有不同。本文望能在介绍电脑作曲之外,从美学角度尝试解读电脑与人脑作曲的区别问题。利用已知电脑作曲类型分析,得出艺术创作与实践动机的出发点根本上还是人,电脑始终是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出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社会学(哲学)批判,其特殊性在于他是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分析了作为文化生产的音乐。在阿多诺那里,作为精神生产的音乐文化的出发点仍然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文化社会学(哲学)批判不能与社会现实分离开来,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立场,阿多诺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音乐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一是音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音乐商品的生产、再生产、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成分,因此既不能把握住新音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核心范式,也未能理解阿多诺对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音乐创造教学强调将创造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内容领域。可以分为唱歌课中的创造教学、欣赏课中的创造教学,以及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学等。根据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以及我国音乐教学的特点,构建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的模式,将创造融入音乐教学的五个环节,即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实践创造、成果表演、评价反思,并呈螺旋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也正在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慕课作为一种新颖的信息技术的平台已经被广泛地利用在高校的学科教学中。翻转课堂则是近年来在以往教育理论技术上丰富和发展出的新的教学模式。音乐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被各个高校所重视,本文在理清大数据技术、慕课与翻转课堂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即大数据是技术基础,慕课是应用平台,翻转课堂是理论基础。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三者之间融合发展的模式,以期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下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金凯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1):63-65,78
音乐评论是从理论上研究、分析音乐现象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音乐评论学是研究音乐现象与规律的人文科学,是音乐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音乐评论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评论现象,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是音乐评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音乐评论的本质是对音乐现象的理论研究,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音乐现象的总结、分析和评价。音乐评论具有创造性与继承性、附属性与独立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批判性与指导性等属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现代音乐逐渐打破传统的作曲法则,创作手法重视求新、求变.其音乐的特点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特征:人们普遍个性张扬,要求创新,音乐观念和审美理想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个体音乐思维和行为的学科。音乐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音乐活动过程中的感觉、知觉、聆听、表演、创作、记忆、分析、学习和教学等方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音乐、社会与文化背景的相互影响以及音乐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由此而产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音乐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音乐行为如何与它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联系,因为任何音乐活动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的,这也应该是音乐心理学所要解释的问题。音乐社会心理学研究就是考虑社会环境的作用以及文化规则对个体或群体的音乐行为的影响。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手段,都可以作为音乐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和研究,并参考应用到音乐教育之中。音乐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科学地掌握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将其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20.
广告音乐的创作和选曲必须服从于广告艺术的内容和形式 ,但目前的广告音乐精品少、雷同多 ,作曲少、选曲多 ,还不适应于广告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