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官制中,从官员的进入、管理到退出三个环节彼此承接、环环相扣、首尾相应,在选贤任能方面形成了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体系. 进入:不拘一格选人才 “选贤任能”在选官和任用的环节主要特色是不拘一格地发现和使用人才.从先秦的乡里举荐制,到汉代察举制,再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直至隋唐出现科举制度,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官制一步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重大举措     
《人才开发》2005,(11):57-58
十堰对新录用公务员推行导师制;南大与苏州高新区合作上新台阶;三省六市联手共课汉江人才协作;苏州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三省六市开展区域性人才合作。  相似文献   

3.
古代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自隋朝开创到清朝末期废除,绵延1300余年。古代科举制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隋朝初制,唐朝完备,宋朝发展,明朝鼎盛,清朝衰败。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上书请罢废科举,清政府当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同时宣布自1906年始所有级别的科举考试一律停止。自此,科举制寿终正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明泉 《人才瞭望》2013,(10):91-92
宋代的恩荫不但拖累了国家财政,而且也堵塞了社会精英的升迁之路,让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这个制度的拖累下,大宋王朝以一天一个跌停板的速度走向了灭亡。北宋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大肆扩招,隋唐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全部保留下来,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权力机构,从此宋代官吏的快乐生活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图书馆各个组成部分中起到核心的地位的是流通部,流通部在图书馆运行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是图书馆正常运行的保障。本文在充分认识流通部的重要作用后,以高校图书馆藏书管理、馆员综合素质、人性化措施、读者违规行为预防及处理等几个方面为出发点,探讨并总结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管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拓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广度深度,进一步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为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提供更快更优的经办服务,人社部决定在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系统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服务(以下简称"一件事"服务)。  相似文献   

7.
学生会生活部作为学生会中的大部门,日常工作繁琐,工作量较于其他部门大,其工作贯穿整个学年,从招新到培训,每个阶段都有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认为生活部的日常工作构建问题是制约生活部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部门工作质量低,如何才能提高部员的工作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合理构建工作方法和时间,生活部才能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先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胡 《人才开发》2005,(11):6-8
科举制度,是我国从隋唐至明清的一种重要选官制度,始于公元607年,止于1905年。始于惰、备于唐、盛于明、清,延续1300多年。科举制度由两汉选拔官吏的“察举”方式和由皇帝下诏“征召”名士的方法发展而来“。察举”,由三公、九卿、列候、刺史、郡守、国相等根椐乡闾评议向朝廷推荐人才,经过考核,授以官职。东汉时,世族豪强势力膨胀“,察举”弊端日益显著。曹魏时,废除察举制,改行九品中正制。“征召”,由皇帝下诏,授以官职。三公、九卿、将军、刺史、郡守等亦有权自聘属吏。隋朝以后取消了官员自聘属吏的权力,改为大小官员一律由朝廷任免。…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是至今仍对中国学术文化影响不衰的古典巨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邑部字是对我国古代城邦的系统描述,包含了丰富而珍贵的关于城邦时代的历史资料。通过研究《说文》的邑部字,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国古代城邦文明和城邦发展史,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进一部解读。  相似文献   

10.
学风已成为我国各类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迫切解决的棘手的现实问题之一。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而言,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系部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核心,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员工的积极性,齐抓共管,追求效益,共同构建优良的学风。  相似文献   

11.
说起身份证,你会以为是现代才有的,其实早在我国隋朝,就开始有了身份证.不过,身份证不是全民所有,而是朝廷发给官员的一种类似身份证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爿,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  相似文献   

12.
铭佳 《人才瞭望》2013,(5):29-29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大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汉代以来,凡遇重大案件,由主管刑狱机关会同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隋朝由刑部、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解说字义的字典。《说文》“玉”部正文126个,重文17个。本文从编排、解说体例、分类、三个方面对《说文解字》中的“玉”部字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环境下以校园网络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建立高校系部教学档案信息系统,实现高校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教学事务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所设置的部门中流通部是其进行对外服务的主要窗口之一。正因为它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中的大头,并且在图书馆文化建设和发挥先进性都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一定要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并且要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快图书馆流通部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实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五年进行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今年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格外引人注目。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提出了"大部制"的概念。按照业内专家的说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功能.结合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着相关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基于此,对优化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省部共建高校产学研合作这一课题,围绕省部共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现状,分析了省部共建对高校产学研的深远影响,重点探析了产学研合作中突显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代大诗人皮日休描写隋朝大运河(元朝后称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首诗。与以往诗人一味地批判隋炀帝的荒淫,把他当成牛鬼蛇神一样打倒不同,皮日休理忡地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功绩。“共禹论功不较多”,在他看来,要是没有后来的游幸江南,骚扰平民,隋炀帝的功劳其实是可以与上古的大禹并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