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一条河流     
阿宁  瑾轩 《人才瞭望》2015,(5):98-101
一邢丽在质监局上班,来市政府大楼取文件时碰到了市长焦远,他让邢丽下周一下午去他的办公室。焦远是邢丽的表哥,但是已经好些年不来往了。心结是焦远当市人事局长时,她求他给在环卫局扫马路的丈夫岳大健调个单位被拒绝。周一,邢丽不情愿地来到市长办公室。焦远问:大健还在环卫局上班吗?她说:他没本事,能去哪儿?焦远说:那年你找我,有个副局长正在市里告我,我压力  相似文献   

2.
继"卡奴""房奴""孩奴"之后,而今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上班奴"。"上班奴"的概念,来源于内地首席励志作家陆琪的力作《潜伏在办公室》,指的是被工作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三则     
跟着丢人 局里规定每天上班集中在办公室签到。 昨天上班,小田到办公室签到,因为他名字排在后面,在翻动签到本时,他随手给排在前面的一位同事代签了名。刚签完,他感觉身边来了一个人,抬头一看是办公室薛主任,薛王任说:"不能代签!"小田忙说:"我签错了!"他用笔勾了自己代签的名,找到自己的名签上,仓促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拖延的代价     
《人才瞭望》2006,(6):107-107
某天清晨,张三在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准时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没有立刻开始预算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工作人员来说,适应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与周围同事友好相处也许再平常不过。但此时,你是否注意到你已经在无意中应用办公室策略呢?举例说明如下:你上班的时候,也许会着装得体,不像在家里那样随便;你的桌子和周围的工作环境也会保持整洁;你对别人的问题总是很有礼貌地回答,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尽职尽责的完成。这些行为看似不经意,实际却说明你已经在初步使用办公室策略了。试想,一个服装不整,文件乱扔,对别人的请求总是粗暴拒绝的人,如何能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感呢?这样的人恐怕已经离炒就鱼不远了。能使用以上策略,只算…  相似文献   

6.
求职技巧     
明明白白你的心“你对目前这份工作的感觉如何?”“还可以”。“你对目前的收入状况满意吗?”“还可以”。“你感到来我们公司上班路途是否太远了些?’“还可以”。象上述这些问题常常在面试时可以听到,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当主考官所提出的问题均被求职者用模棱两可的“还可以”打发掉了之后,可以说面试的效果就几近于零了。因为从面试中,主考官并未得到任何关于求职者的有用信息,他所留下的对求职者的印象也是十分模糊的。如果第二天求职者有可能碰到主考官,问起他对你的看法时,他也一定会支支吾吾地说:“还可以……’所以当求职…  相似文献   

7.
来自一种呼唤生命的原动力两年前,一幅震颤心灵的画面:抚顺市中心医院孙玲的办公室,一群老小哭哭啼啼地跪在地上,拽着孙玲的衣角哀求着:“大夫,求你再跟省医院的教授说说,快点来吧,俺这个家不能没有他啊,求求你了!”凄楚的声音刺痛着同样焦急的孙玲,她又一次拨通电话,那声音似乎是在为自己的亲人企求,但听筒里传来的声音依旧是:“明天教授有安排了,后天吧。”这群老小求助的是一例特殊的心肌梗塞的病例,必须进行介入治疗。虽然孙玲对介入术已经初步掌握,但独立操作这一病例还没有十分的把握。无奈,她的心便与患者家属一样以秒为单位焦急地期…  相似文献   

8.
保罗·怀特是个英国人,在中国住了整整24年。他不开车,坚持骑自行车上班;他不爱下馆子,每天自个儿下厨做饭;他一个人住,陪伴他的是满屋的学术书籍和两台电脑——一台用来写稿,一台用来上网。  相似文献   

9.
某一天早晨醒来时闪进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上班 ,这是我们可能都曾经历过的。如果你对上班都已达到恐惧的程度 ,你也不必太难为自己 ,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请假。但你千万不要躺在床上靠读消遣书来逃避 ,而是要坐起来 ,抛开杂念 ,静静地反省。不想上班原因一定很多 ,也很混乱 ,但只要你用心剖析 ,你会发现 ,麻烦大多来自以下4个方面 :工作压力过大 ;或者工作乏味无趣 ;与上司关系紧张 ;或者与同事关系不和谐。找清病因 ,你就完全可以对症下药 ,自己给自己看病了。工作压力过大是一种恶意透支 ,它将直接损害你的进取精神。○造成工作压…  相似文献   

10.
重用     
李诺从小就做着作家梦,他特别崇拜老舍,为此,就把名字李诺改为李舍,并努力考上中文本科。四年本科毕业,终于分配到梦寐以求的县文化馆工作。 李舍一报到,文化馆馆长说他是中文本科,水平高笔头硬,就让他到文化馆办公室上班。李舍虽没如愿以偿地分到创作室,但他为能分配到办公室而窃喜:办公室就是领导的参谋部,领导干部的后备军,大多领导是从办公室提起来的。 果然不出李舍所料,到办公室一看,办公室仅一个主任,李舍更是喜不自禁:从即日起我就是办公室文员、秘书,好好干,不出几年就能提拔到办公室副主任。李舍更感到能来办公…  相似文献   

11.
国庆五十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了对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这使我想起了已经逝世的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因为这23位科学家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我们忘不了叶企孙为中国培养科技兴国栋梁之材的功绩。 叶企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创始人。人们怀念他,不只是因为他学识渊博,还缘于他有过人的人格魅力。 据受表彰的功勋科学家王大珩回忆:1928年叶企孙请吴有训到物理系任教,把吴的工资定得比自己系主任的还高,后来他发现吴有训工作能力很强,就辞去…  相似文献   

12.
万源 《人才瞭望》2010,(2):87-87
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职工工作很是努力,被称作"工作狂"。这样,适应"工作狂"的食品也应运而生。 1955年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经理安藤百福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人们等着吃热面,就决心研制方便面条。他买了一台压面机,开始试制。起初,他在面里加了一些肉汤。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上班情绪的事件很多。譬如,上班路上遭遇交通堵塞,粗鲁的司机在你的车前面突然变道,不当心把刚买的咖啡溅到笔记本电脑上,最后,你带着糟糕的心情上班迟到。从这些事情开始,你一整天都不顺心,工作表现也是一塌糊涂。事情真的会变成这样吗?每个人都会碰到诸事不顺的早晨。糟糕的情绪真的会影响员工一天的心情并且降低工作效率吗?沃顿管理学教授南希·罗斯巴德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费希尔商学院教授斯蒂芬妮·维尔克认为,研究员工上班时的情绪对于工作的影响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因为,"就人们的经验而言,人们无法完全将生活中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并进行分类。在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之间存在着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4.
那天早上,公司新来了几名员工——是地位比我还要低的临时工。在他们中有一个人吸引住了我。他的年龄比其他人稍大,身上穿着工作服。公司没有发放工作服——事实上,只要你按时来上班,公司一点也不介意你穿什么衣服。但这个家伙身上却穿着漂亮的紧身褐色长裤和工作衬衫。口袋上绣着他的名字——吉姆。我想这件工作服是他自己订做的。  相似文献   

15.
5年前,打工者符光友的理想是做一名西装革履、出入写字楼的"白领".如今每天至少800份的销量和1000多元的利润,让他比一些普通"白领"多了骄傲的资本. 打工落魄不堪 1998年,19岁的小伙子符光友平生第一次走出老家宣汉县的大山沟,到广东东莞一家制鞋厂打工.但是,上班两个月,南于工作上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工厂造成了损失,还在试用期的他被开除,并扣掉了当月工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一张洋文凭,许多人埋头苦干,攻托福,钻GRE,凌晨3时去使馆等待签证,然后七拼八凑,到处借钱方能搭上飞机远渡重洋,实现自己的出国梦。现在,你的托福成绩不用过60O分,也不用考GRE,还可以不用买机票,而就在国内通过学习就可获得外国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每个人都会因中外联合办学这样的捷径而欢呼,但问题是,通往理想的道路是否真的如此坦畅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综合处孙也刚副处长《以下简称“孙”),就中外联合办学中的一些政策问题向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了详细介绍。记:中外…  相似文献   

17.
当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这变革中一些传统的职业走向没落,一些新的职业正在崛起。“知识资本家”、“知识员工”依靠向社会提供智慧而生存的人,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与此同时.互联网又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工作方式历史性变革的核心是远程办公。远程办公是指办公人员通过电子通讯手段在工作场所之外的任何地点进行分散化办公,其典型的工作空间特征是小型办公室和家庭办公室(SOHO),同时也包括公务旅行中的客房办公室和车厢办公室(TO)“SOHO现象正在兴起。SO、HO是小型办公室和家庭办公室的缩写。从事远程办公的人被称为“电子员工”或“SO-HO”一族。SOHO起源于美国80年代中后期,然后迅速风靡全球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美国,在家上班的人数,2000年为420万,2001年为500万,日本在家上班人数,2000年为246万,2002年增加到300多万籁占全部就业人口的5%)“在我国北京、上海也出现了众多的SOHO一族。传统在家上班的人群多是自由职业者,如作家、画家、编辑等,但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自由工作者如:1、平面设计师;2、网页设计师;3、服装、珠宝、陶艺及各类工艺品设计人员;4、产品经销员;5、进出口贸易、6、注册会计师、7、电脑录入员、8、期货、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办公室里翻报纸,忽然手机“嘀”地一声响了,打开一看,一条短信跃入眼帘: 嘿,我很郁闷耶!你在干啥?上班吗?怎么不给我电话?我很想你!星期六有空吗?咱们约个会吧? 同意请回复“Y”,不同意请回复“N”。  相似文献   

19.
管理精粹     
新上位管理人常犯的错误当你在工作上表现优异,信心十足地期待获得晋升,而你的上司亦觉得需要给你一点鼓励,于是给你升职加薪,让你管理一个小组。但结果是:你管理的小组工作素质下降了,你应有的表现没能发挥,其他同事亦怨声载道……事情似乎变得一团糟,要上司再度主持大局。原因是:有些人能够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定懂得管理。以下是新上位管理人常犯的错误:缺乏自律:下属都留意着上司的表现来行事,如果公司是要求早上准时上班的,作为小组领导人,你又在何时到公司呢?若你也在电脑上安装了ICQ,同事也不会觉得工作时间玩ICQ是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20.
特别提示:如果你的性格刻薄自私,为人挑剔,心胸狭窄,在此奉劝你还是放弃成为成功人士的梦想,也无需读此策略;因为根本没有人会愿意与你一起工作。此策略仅供愿意善待、无微不至关怀身边的人来参考。 策略一: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 在办公室里,私人空间是很宝贵的,必须受到尊重。“打搅了”、“不好意思”是有求于人或打断别人工作时必不可少的话。另外,谨记先敲门再进入别人的办公室,不要私自阅读别人办公桌上的信件或文件,或未经许可而翻阅别人的名片盒。 策略二:办公室礼仪 A.电话:若你要找的同事恰巧不在,别要他的助理替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