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8,4(2):75-78
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诉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方法的多视角分析;二是认识主体性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的微观探讨;三是认识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及其作用的比较研究;四是当代科技新成果的认识论寓意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认识论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研究水平,以至于一些权威人士说,要想在认识论领域有所作为是比较困难的。看来,没有创新认识论研究是难以进步了。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种创新,发现问题并选取合理而独特的视角无疑是实现创新的关键。90年代以来,有学者提出,反映只是认识的一般特征而不是根本特征,人类认识的根本特征是创造,这是由人类的创造性本质这一特点所决定的。那么人之认识的创造性本质是如何实现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从人的非理性切入研究认识的创造性本质不失为有效的研究视角。胡敏中的新作《非理性…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试图消解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和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试图解构传统认识论对确定和终极目标的追求,既反对理性主义原则,又反对非理性主义原则。主张一种约定的、任意的、不断增生和开放创造的认识论。后现代主义认识论虽然反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认识精神,但从其特征来说,它又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可以说是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论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哲学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并延伸和发展了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我们姑且把后现代主义所包含的非理性内容和具有的非理性倾向叫做后非理性主义。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朝着新解释主义、新约定主义、新人文主义、无根主义和流浪主义趋向发展。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否定和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对象和基础,这实质上抽掉认识内容,只从认识形式和主体的活动方式来谈认识。这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客观对象,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和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是根本对立的。但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从主体维度出发,把认识同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探讨了认识中的文化、交往、解释及认同等一系列问题,这又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激活了人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中.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情感、意志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应注重加强对个人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认为非理性是一种派生和构造世界的特殊的唯一实体;认识论主张非理性是人的主体意识形式和各种主体心理形式;价值论意义上的非理性,指的就是在价值认识和评价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性和集体性的非逻辑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非理性是指在实践中形成、发展、丰富,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属性,是一种非规范化、非逻辑化的社会精神现象。对非理性含义进行哲学思考,从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出发,建构和谐的阶层关系,提升国家社会治理水平,或者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非控制行为与非语境话语等非理性因素在解释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包括意识形态批判、精神分析学、情感与信仰等,揭示出"理解的绝对性"在于理解的非理性因素方面.如果它们被忽视,就会造成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理解.这些非理性因素也常在人本主义学说中浮现身影,如尼采的超人意志等.哈贝马斯和利科看到了这一点,顺带着认识论、方法论的补充,他们在"崩溃的理性"帝国中重建了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以现象学为理性基底的本体论解释学.  相似文献   

8.
1、如何理解和评价主体认识活动中的非理性问题,理论界至今尚未取得共识。有人认为,非理性问题不应该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容,如果把它引入认识论领域,就有可能导致非理性主义,对它采取了拒斥和贬损的态度;有些人则认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 ,非理性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正确揭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将有助于认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并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宏观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实践看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正确的。但在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科学和行为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仅仅从宏观角度解释认识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这些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站在微观的角度来具体揭示认识背后复杂的动力机制,这就有必要对非理性因素加以研究,本文仅就欲望和动机、情感和情绪、兴趣和爱好、信念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作些具体分析。 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揭示欲望和动机是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探讨休谟哲学的真实意义及其与现代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的逻辑思想联系。一般常认为休谟哲学的主题是认识论,本文则主张是人,是关于人性科学的哲学,使哲学从认识论转向了人学,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休谟人性科学的根本原则———观念联想及其他原则所体现的人性思想,具有情感主义、自然主义、心理主义的特征,破除了传统的宗教人性论、理性人性论,为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其人性哲学的经验基础和知性方法,最终堵塞了研究人性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艺术直觉的主要特征是自觉性还是非自觉性?非自觉性是不是就等于非理性?艺术直觉是不是仅仅是个认识论领域的问题?读了钱中文同志《论艺术直觉》一文后,觉得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存在于人们认识领域中的机遇称作认识机遇。本文认为 ,认识机遇也像一般机遇一样 ,具有意外性、偶然性、新异性、时机性和非理性等特征 ,而认识机遇的这些特征又都赋予了认识论的意义。认识的创造性程度高的研究活动 ,其机遇的发生率也高。社会认识中也存在着机遇 ,但不像自然认识中的机遇那样具有典型和决定的意义 ,其情况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理性、非理性两种因素,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非理性因素必然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解构非理性因素的内容,分析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非理性研究在社会管理、社会教育与智力开发、经济及社会超常规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学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有机统一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不仅要注重对受教育者理论的灌输,还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出发,培养受教育者信仰、磨砺受教育者意志、激发受教育者动力。动机、欲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思路:强调认知和谐性、注重价值引导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增进行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用卡持卡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和用卡态度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持卡人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因素,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非理性因素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地重视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重视大学生非理性因素及其心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能涌动、利益驱动、敌意煽动、“瓜民”推动等要素经常杂糅在一起,成为网络舆情与非理性因素粘连的介质。非理性不等于反理性,其与网络舆情粘连后的效果喜忧参半,既可以使情感共振,强化价值认同,又可以使民意畅达,促进良治形成,还可能使群体极化,导致网络失序,甚至使得舆情蔓延,影响社会稳定。在尊重非理性因素自身特征、与网络舆情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要巧妙利用非理性因素促成正向网络舆情,精准亮剑非理性粘连导致的负向网络舆情,系统治理非理性因素催生的网络生态乱象,切实增强社会主流舆论的网络话语传播力。简言之,积极发挥非理性因素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正向功用,针对性地消解或降低其消极破坏力,给非理性因素“袪魅”、正名。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发现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许玉乾迄今为止,认识活动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在科学发现领域展开的,而事实上,与科学发现同样重要的哲学发现中同样包含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深入探讨哲学发现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对于我们深化对认识本身的反思具有...  相似文献   

20.
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心理形式与作为社会思潮的非理性主义是相互区别的。但人们往往不能对二者作出严格的区分,从而造成二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弄清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的关系,弄清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的实质,以便在肯定非理性因素作用的同时,提高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鉴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