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溯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间原点 ,可以定格在 1981年。是年春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文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 ,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引入了我国学术界 ,开始逐步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时隔不久 ,徐崇温先生出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 ,开启了国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二十余年来 ,不仅形成了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研究论著 ,而且除了少数难以翻译的文本以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论著都被译为中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业已成为高等院校相关本科和… 相似文献
2.
1984年以后,我国的美学、文艺学界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的现当代理论,寻求研究方法和观念的更新。如何在引进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读解、消化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一直是美学史家们格外究心的学术目标。朱立元教授主编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西方美学史》,正是一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的成功之作。全书除《导论》外,共四编三十章,清晰地描画了一幅20世纪西方美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景观图。 相似文献
3.
汪正龙的《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是对20世纪通常被称为“形式主义”的四个主要理论派别——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的一个总体研究。该书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以基本问题的方式发掘并清理了形式美学的概念谱系。但是,作者对形式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形式美学本身,他还关注形式美学得以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渊源,关注形式美学与当代文学理论以及本土学术的关系。因此作者不仅以宏阔的学术背景为依托讨论了形式美学的“问题系”,还讨论了形式美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情况以及建构…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周来祥教授提交第十届国际美学大会的《东方与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比较》一文。这篇佳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先进的观点,对比东西方古典美学理论,从而指出这两大传统的许多相通之处。首先必须说明,我对中国古典美学所知甚少,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这个专门问题加以评论,是我力不从心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最好是聆听,学习中国学者的意见,把我的评论只限于讨论西方传统。周教授的论文,比较研究了两大平行历史的发展。对东西方美学任何一方保持缄默都是违反比较精神的,也正是这种比较的精神,才使周教授的美学理论显得生机盎然。作为一个比较研究的拥护者,只能就一方文化发表见解,我对此所具有的局限性深感遗憾。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学研究之所以会从 80年代的巅峰时刻跌落至 90年代的谷底状态 ,除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研究者自身美学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严重滞后。如果要再作某种强调的话 ,甚至可以说 ,正是由于研究者美学视野的长期单一和封闭 ,造成了他们缺乏一种与世界接轨 ,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胆创新的精神与魄力。因此我们认为 ,美学要想在 2 1世纪的中国走出困境 ,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就必须首先打破研究者旧的思维方式和美学理念 ,积极汲取新的营养 ,吸收新理论、新方法 ,站在世界文化背景中去思考和研究美学问题 ,从… 相似文献
6.
许志英、邹恬两位先生主编的洋洋百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以下简称《主潮》) ,是一部深沉厚重、锐意开拓、力求突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这种创造性的重写 ,不仅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登上一层楼 ;并且也表明现代文学研究摆脱了政治的附庸地位 ,纳入了真正科学研究的学术轨道。“一部文学史主要是作品的历史 ,而一个时代的思潮也是更生动更丰富地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见本书《跋》)这一文学史观不只是具有重要的重构文学史的实践意义 ,也富有不可低估的史学理念的建设意义。由于它与文学思潮相溶合而提出一个与理论思潮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7.
8.
从50年代以来,对传统戏剧遗产的发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今天戏剧面临危机的特殊情境中,对传统戏剧及其理论的探讨,更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已经出版了不少人物、流派和段代史的著述。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读来使人为之一振。作者姚文放专攻美学理论,已出版著述多种,此次涉猎中国传统戏剧美学,是他近年潜心钻研的新成果。作者匠心独运,在整理中国戏剧美学丰富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勾勒了中国戏剧美学的历史发展、内在文化意蕴和本体特征。该书不拘泥一家一派,而是着眼于传统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戏剧研究虽已有不少成果,但终有缺憾,尚缺乏“一种以审美理想为中心、联系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来把握问题的更深入的戏剧美学研究”。作者正是依据这样的见识和胆识,进入传统戏剧美学领域并作具有积极意义的开拓性探索,这一探索透露出鲜明的戏剧美学研究建设意向和“文化阐释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长诗《惊蛰雷》对重大历史事变历史逻辑高屋建瓴的思考,认为诗人既有悲愤、沉痛、憎恶、激奋,也有控诉、批判、鞭笞、讽刺,诗思在巨大的时空中飞扬、跳荡。深入的分析了这部作品蓬勃的诗情和高超的诗艺,认为长诗结构宏伟、人物形象浩繁,运用了铺陈、排比和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有一种恣肆汪洋的语言气势。 相似文献
10.
杨眷时的《美学》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从学术演进上看,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二是在创立理论和体系化的过程中,显出不顾"史"的知识和"学"的内容的模式先行的方式;三是在结构上的后现代拼贴.杨春时的美学在内容上有两点、在主题上有一点可以提出来讨论.美学内容上的两点:一是它的体系结构造就了一种概念为上的倾向,认为美的理想、意义,应该用概念和定义来表达,而且概念和定义表达是最高级的,这恰好是与美性质相违背的;二是为了解决主客体的对立,强调审美意象,但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却遭到忽略,这样妨碍了对美的内容的深入研究.美学主题上的一点,是把一个崇高的理想的东西定为美的本质,并要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都服从这一本质.如果说,李泽厚美学(实践美学)是呈凡为圣的美学,那么,杨春时美学(反实践美学)则是逼凡为圣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的不断重写,在世纪之交几乎成为文学研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学史的写 作与文学史的研究,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学术水准。文学史的个人化书写,文学史的多样 化,也普遍得到了共识和认同,且不说诸多版本的文学史著作,就是各种类型的文体史和文 学思潮史也不胜枚举。当反省文学史的写作,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在新世纪究竟应该如 何突围之时,我读到许志英、邹恬主编的厚厚两大卷100余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以下简称《主潮》)。它的大部头和当下读者有一种潜在 逆反现有文学史的心… 相似文献
12.
13.
和谐美学的逻辑与历史──《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自序周来祥3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从美是和谐这一最简单的命题出发,探讨了美的范畴史,观察了美(和艺术)的各种具体形态的孕育、发展、分裂、嬗变的历史过程,从尽可能全面丰富的感性对... 相似文献
14.
1987年,我和易中天合作完成了一部三十五万字的书,取名叫《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1989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邹化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时代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都是根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的阶级斗争。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同时,正象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上每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以它先前的思想为前提,都是和解决以往思想提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这就是说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是有内在的思想逻辑的。关于哲学思想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这一方面,许多哲学史著述和论文都作了充分论证,我不赘言。本文只想从思想逻辑结构方面谈一谈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线索。这只是一种尝试,偏颇之处定有许多,望读者教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些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是原子能和电子化的时代,整个地球已经打通了。从中国到日本,只要两个多小时的飞机;从中国到美国,也就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只要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要象中世纪那样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增加,了解在增加。随着交往与了解的增加,产生相互比较的要求,也就很自然了。那就是说,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旁人,就有必要把自己拿来和旁人进行比较。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比较学在世界上流行了起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等等,都已经成为独立的科学。比较美学,虽然迄今还未成为独立的科学,但把各国的美学思想,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拿来和西方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的研究,却事实上早已存在了。这一情形,目前在香港和台湾,显得比较 相似文献
17.
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六十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问世至今,我国的西方美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西方美学原著的翻译、介绍工作,已经开拓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局面。然而相对说来,我们的消化与吸收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在西方美学的专题研究上,还是相当薄弱的环节。由丁枫主编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是一部写得比较出色的学科史教材。我多年来审读过不少书稿,说实话,像这样心里看重的也并不多。 写一部学科史的教材,最犯忌的是罗列百家学说,即像摆地摊。尤其在写西方学科史的时候,做一个学说贩子容易,而要以自己的思路去阐述,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按自己的标准去选择,却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张俊才、李扬合作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一书,堪称力作。该书的学术价值表现在诸多方面,但我更为看重的是充溢在全书中的“让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精神。 《主潮》一书依次论述了20世纪出现的如下七种文学主潮:世纪初的新民文学主潮、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主潮、30年代的革命文学主潮、40年代的救亡文学主潮、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