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成为苏共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出发点。这次大会也推动了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深入思考,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由1956年前的全面肯定转向深入反思。苏共二十大后的一段时间是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揭示得最系统、最完备的时期,这与苏共二十大的背景有关,但毛泽东在反思中又维护了这一模式。由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与苏共有不同的看法,这次大会不仅成为中苏分歧的起点,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发了中苏之间的一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2.
四份“万言书”与第三次思想解放马立诚凌志军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战胜“两个凡是”,为第一次思想解放;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为第二次思想解放;1997年,江泽民的“五·二九”讲话,解除了姓“公”姓“私”的疑惑...  相似文献   

3.
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以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契机,中国进入了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时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次思想解放,就没有今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4.
苏共二十大与中共八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是战后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于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产生了积极作用,也引发了不利因素,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初略探讨。苏共二十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解放,为中共八大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人大期间,毛泽东在会见外国共产党代表团时指出: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是一场解放战争,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能想问题了。”①周恩来在会见外国代表团时也说:过去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多独立思考的思想家。清末流血变法的谭嗣同,就是近代思想史上敢于大胆解放思想的战士。 谭嗣同面对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对中国人思想的钳制和束缚,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解放思想、突破禁区的口号,叫做“冲决网罗”。这“网罗”,就是封建的“三纲五伦”。他说:“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君主用它来桎梏臣下,官僚用它来统治人民,父亲用它来压制儿子,丈夫用它来束缚妻子,这种反动的纲常成了人们头上的紧箍咒,一有触犯,便高叫:“是当放逐也,是当诛戮也。”谭嗣同深恶痛绝地呼喊人们起来“冲决”这“网罗”!谭嗣同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他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君臣之祸亟,而父子夫妇之伦,遂各以名势相制为当然矣。”他大胆提出:“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者,取之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他把君臣都看作是办事员,办不好事就“易其人”,撤换他们,这在清朝末年,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思想!提出这种冲决网罗的思想,需要多大的勇气!  相似文献   

6.
苏联模式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却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重大转变。在党的八大前夕,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并在此后带领全国人民对走出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遗憾的是,由于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向“左”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目的并未根本达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桎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战胜了“两个机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解除了姓“公”姓“私”的疑惑。回顾这三次思想解放的历程,实事求是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冲破“两个凡是”的禁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使我们党和国家从政治危机中解放出来。但是,一文化大革命”在政治、思想、组织、经济方面的后遗症仍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党的事业百废待兴。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一生是对民主不懈追求的一生,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但同时也包含了理论上的失误和实践上的教训。毛泽东晚年所推行的"大民主"观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理论失误和实践偏差。认识"大民主"观的缘起,反思"大民主"观对于民主的歧变,对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表现为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先知先觉”去呼唤沉睡中的中国人奋起直追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启蒙运动,是20世纪中国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先导。它是在经历了从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个世纪的酝酿、催化后而发展起来的。这场运动应从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前身《青年杂志》创刊算起,直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前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存在的每一运动、变化,都要求伴之有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运动和发展,总是要求先进的阶级和人们,披荆斩棘,勇敢地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为新时代而呐喊和战斗。 在本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表明,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都对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 ,已经走过了整整八十年的光辉旅程。回顾党的 80年的战斗历程 ,我们会发现四个闪光的大字———思想解放或解放思想紧紧与中国共产党相伴随。没有思想解放 ,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三次伟大结合 ,也就没有三次伟大结合的巨大成果 ,当然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2 0世纪下半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辉煌成就。这是历史逻辑发展的基本轨迹 :因为思想解放的背后是创新 ,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当然也是一个政党的灵魂 ,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促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在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根本性的拨乱反正,如同遵义会议那样,具有“开天辟地”之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成功,根本原因是由于有邓小平理论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独立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从观念上、体制上突破了苏联模式,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从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到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全党全国人民共认,我们面临着第三次思想解放。前两次,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大改革,经济社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淑梅 《南方论刊》2008,(11):27-3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巨大成就,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走上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道路。总结这些成就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是发展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井冈山道路”何国林一、走井冈山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国内武装斗争的经验,把马列主义的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的一条正确的道路。1927年...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次思想解放推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思想解放使邓小平理论得以创立;第二次思想解放使这一理论形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第三次思想解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历程中,中国大地上先后出现了三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高潮,每一次都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生机。值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之际,回顾这三次思想解放,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投身改革开放事业无疑具有重...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大四之后的一项重头工作就是找工作。去年不到11月底,我成为班上也是院里最早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第一次求职就获成功!很多同学在向我表示祝贺的同时问我:为什么你能一次成功? 认真准备自荐书 在签约之后,面试主管对我说:“你寄来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理论是围绕国家和政党理论展开的,但是,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却时而偏离或违背了这一指导方针。由于理论上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正视现实采取渐进方略不断改革干部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致使前苏共走向没落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