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语堂从小就有登上讲台的愿望. 他是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幽默家等,然而他最为自负,也最令人称道的却是演讲家. 天生好口才的林语堂留下了众多的演讲趣闻.讲台,是他热恋的战场. 在美国成名后,时常有大学请他去演说一番.林语堂基本不拒绝,美国的演讲费高,兴趣和赚钱两不误,何乐而不为呢? 他写演讲稿是快手,礼拜一晚上的演讲,他总是磨蹭到中午,才慢吞吞地点燃烟斗,仰坐在桌前深思默想,一袋烟吸完,腹稿也打完了.  相似文献   

2.
丘吉尔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演说家,他的演讲妙语连珠,具有打动并启迪听众的魅力,可以说是俏皮、诙谐、幽默的。他的俏皮体现在他使用语言时的睿智,体现在他运用的比喻中。有趣的是,动物形象常常作为典故和比喻出现在他的演说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演说著述,一般地況,大都将演说分为广义和狭义二说。演说的广义说,自然包括演说在内的其他口语表达形式,诸如通常所说的说话、谈话、辩论、说书、背诵、朗读、教学、报告之类。而演说的狭义说,专指演说这单一口语表达形式。在《现代汉语诗典》中,按说也称演讲,又曰讲演,同取一义。这对于研究演说学的范围、性质、体系的科学性都具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林语堂在美国成名后,时常有大学请他去演讲。有一回,哥伦比亚大学请他去讲中国文化。他从衣食住行谈起,一直讲到文学、哲学,大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美妙绝伦。听讲座的大都是年轻气盛的美国青年,见林语堂滔滔不  相似文献   

5.
演讲,古代称言辞或谈话,现在也叫演说,或叫讲演,人们平常也叫作演讲报告。它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要使自己的演讲获得成功,必须谙熟和掌握它的七大秘诀。  相似文献   

6.
王兆胜 《南都学坛》2004,24(5):53-60
林语堂有着中西文化融会的思想 ,其渊源既与他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又与他的家庭背景不可分离 ,还与他在中西方的双重经历脱不了干系。可以说 ,中西文化自始至终对林语堂产生双面的影响 ,这是林语堂中西文化融会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 ,它通过林语堂的内因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演讲概述     
(一)演讲也叫讲演、演说。演讲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语言传播给听众,并希望为听众所接受,变为他们的思想观点。演讲,广义地说,每一个会说话的人,天天都在给自己周围的人讲这讲那,也可以说天天都在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8.
《尚书》历来被认为史书,笔者认为《尚书》虽具有史料价值,但从整体上看,它首先是一部演说词集。因而连史家也不能不承认:“《尚书》的体例,既不编年,也不纪传,有类语录”。所谓演说(演讲),是有广狭之分的。狭义的演说  相似文献   

9.
论林语堂的生命悲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林语堂,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公允的评价。本文就林语堂的生命意识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林语堂并不像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一路唱着欢歌,显得非常轻巧、浅薄的作家;相反,林语堂在其诗化的语言,欢快的情调和健朗的心绪之下潜存着一颗孤独的心。林语堂有着对世界、人生非常浓郁的悲剧生命体验,从中可以使人们更好的理解林语堂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文化锋面上——试论林语堂散文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语堂一生著作甚丰,思想内容极其复杂,他自谓“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本文主要关注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林语堂的思想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的《剪指集》激昂慷慨,有较强的现实性与战斗性。《大荒集》以后提倡幽默,抒写性灵,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被认为躲进了象牙之塔,逆历史潮流,对历史进步之敌对力量起帮闲作用。本文即对林语堂创作的整体复杂性与具体表现的阶段性进行分析。从他的家庭环境、自然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所处时代等方面究其原因,认为林语堂此人其文是中国传统精神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对林语堂的评价,我们无法超越他那特定的时代,但最终的评价应交给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11.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也是宣传共产主义的演说大师。他在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演说活动频繁,而从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七一年最为活跃。他演说的显著特点是公开阐明自己无产阶级的观点和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为无产阶级把握真理而奋斗。他认为演说离不开政治性,同时也要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婚姻,林语堂曾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婚姻是饭。有饭,才是踏实的。林语堂本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家境清苦。廖翠凤仰慕林语堂已久,廖母却有异议,廖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结婚。结婚当天,林语堂拿过婚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在离婚时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  相似文献   

13.
特别听众     
一天,著名的演讲家马克应邀去一所学校演讲。中午散步时,他刚好与一位他熟悉的朋友相遇。那位朋友告诉演讲家,他的一个表叔就在这所学校,任何人讲任何事都不能使他露出笑容。演讲家不相信,他很自信地对朋友说:“下午请你一定把你的表叔带来听我演讲。”一个小时后,演讲家讲了一些相当滑稽(jī)有趣的故事,不时使大厅里的学生捧腹大笑,可是老人却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演讲家挖空心思,讲了他自认为最好笑的趣事,但老人的脸上仍然毫无表情。最后,演讲家感到无能为力,很泄(xiè)气地终止了演讲。傍晚,演讲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那个朋友。那个朋友…  相似文献   

14.
付秀宏 《今日南国》2014,(11):35-35
关于婚姻,林语堂曾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婚姻是饭.有饭,才是踏实的. 林语堂本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家境清苦.廖翠凤慕林语堂已久,廖母却有异议,廖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结婚.结婚当天,林语堂拿过婚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在离婚时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证明着林语堂要和妻子白头偕老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演讲三级功效论──演讲与宣传思想、工作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姜兰波一、导引和总论苏联学者莫·卡冈考证,演说艺术独立出来并成为专门注意的对象是在纪元前五世纪,即城邦国家民主关系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演说的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演说术成了这种艺术...  相似文献   

16.
不是木兰     
大概也是一种爱情,作家对于自己笔下的角色。曹雪芹对宝黛二人都饱含爱怜。《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也说:年轻时会爱小马尔福那样帅帅坏坏的男人,成熟后才明白只有哈利和罗恩那样的好男人才适合她。不偏不倚,正方反方一网打尽。偏心眼儿的是林语堂,他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他笔下的姚木兰,美得像一个白葡萄架下的梦。  相似文献   

17.
双弦 《社区》2011,(2):12-13
林语堂在他的巨著《京华烟云》的女主角身上,寄托了他对女人的很多幻想,有人说他教育女儿也是按那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从就职演说探讨演说词的修辞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演说历来都受到较高层次外语学习者的重视,许多演说词被认为是文学佳作,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更是深受关注。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一直被认为是演讲中的经典之作,乔治.布什和比尔.克林顿的就职演说同样具有很深的历史意义。本文选取这三篇,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些演说进行定量分析,阐述了就职演说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揭示其语言特征,以帮助学习者能从就职演说词的文体风格、篇章结构,特别是修辞格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应用J.R.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对美国总统里根的经典演讲《怀念挑战者号宇航员》进行文本分析。将整篇演讲内容置于Martin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演讲者在整篇演说中并没有将哀伤作为演说的基调,而是将自豪,力量与希望融进悲伤的表达,激励人们勇于探索宇宙奥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知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林语堂有着自己独特的对于女性的理解。林语堂尊重并崇拜女性,他认为女性应该自然脱俗、坚韧细腻、美丽温婉、忠贞柔顺,具有奉献精神。林语堂作品中的女性,或过于理想化,或充满矛盾,折射出林语堂潜意识中的男权意识和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