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一种用于交际的多层次的工具。对语言的研究和分析必须立足语法、探其功能和意义。然而,功能和意义的探索却离不开语篇或语篇语境。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胡杜麟先生的主位──述位系统功能观正是为解决这一课题而来。它不属于传统语法,也不属于结构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切夫语法和法位语法等现代语法派系,而属于系统功能语法范畴。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伦敦学派(theLondonSchool)M.A.K.Halliday的体系语法(SystemicGrammar)和功能语法(FunctionalGrammar)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当代语法观。…  相似文献   

2.
自《马氏文通》起,汉语语法研究就有“削足适履”的毛病;汉英语法比较研究看来更容易犯这种毛病:不但削汉语之足以适英语之履,还往往削英语之足以适汉语之履。这在任学良同志的《汉英比较语法》(以下简称《汉英》,引文只标页码)一书中表现尤为突出。王力教授早在三十年代就已指出:“对于某一族语的文法研究,不难在把另一族语相比较以证明其相同之点,而难在就本族语里寻求其与世界诸族语相异之点。”(着重号原有)蔡文萦同志也说:“对比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两种语言的异同,特别是相异之处。”(着  相似文献   

3.
省略与隐含     
不管何种语言,只要用于交际,都会有省略。省略这种语法现象是随着语言交际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在一定条件下,省略的发展变化又导致了隐含的产生。 按系统的观点,系统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省略和隐含作为语言系统的要素,联系和区别如何?与语言系统的联系怎样?这正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想要研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语法教学回归英语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必然,然而不是简单的回到传统。整体语言教学观为语法教学注入了新元素。形式与意义的统一、语篇与情境的交融、任务中的交流与发展、师生与生生的互动合作,正是以整体语言教学观为指导的语法教学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最典型的代表,是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将模糊限制语和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系统作比较,证明两者之间无论是在抽象的定义层面还是在具体的词汇层面都存在着相似性和重叠性。模糊限制语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语言构建手段,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的实现手段的一个有力增补。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系统功能语法发展了两种模式: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文章旨在通过研究这两种模式的关系,理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问题。文章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两种模式,探讨了这两种模式中的形式、功能和意义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功能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可以指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也可以指语言形式与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的关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功能所代表的不同关系上。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语言功能为中心的语言学理论。在解释语言的句法结构时,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功能(语言的用途,如何实现这些用途)作为中心,而不是像单纯的结构主义那样把语言成分及其组合作为中心。语法规则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无论是从语言的本质、外语教学的特点,还是从外语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培养的角度,语法学习都是外语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理论出发,探讨语篇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法的迅速发展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传统的隐喻理论。语法隐喻广泛存在于科技语篇中,具有组织概念系统、重构经验、衔接和展开语篇等功能。本文分析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应用,并探索其在科技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的夫语法的语言程序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的夫语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主要源于其将语言视为程序这一思想。把语言视为程序,即把语言看作一种过程、一种步骤、一种行为方案。基于这种语言观,加的夫语法建构的是一个整体的、认知互动的语言及其使用模型,具有理论生成和语篇描写的统一性。这是加的夫语法与Halliday模式在语篇描写上差异的本原。文章首先论述了加的夫语法的语言程序观,然后从语言的层次性、多功能性和句法描写三个方面加以诠释。加的夫语法的语言程序观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实现从语言学理论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或然性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维度。语言系统深层次的聚合关系决定了其内在的或然性本质。语言系统及其子系统的量化特征因语域、语篇体裁等的不同而变化,这对于实现语法教学中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法因其独到的功能主义而对批评语篇分析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批评语篇分析吸收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主张语言形式反映意识形态。文章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深入分析了连战南京机场的讲话,揭示了政治语篇中蕴涵的意识形态意义,旨在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汉语政治语篇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培养人们的批评性意识和反控意识,提高人们批评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通过形态表现的语法形式总是代表一定的语法意义,而语法意义的存在是任何动词形态表征的根据。人们在语法研究中可以透过动词形态标志来辨析并认证句子结构的形成扩展变化;措重语式和语义统一规律据以建立一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系统亦即一般所谓的语言句型。  相似文献   

13.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其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和价值。首先列出了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包括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系统和有关的子系统和功能以及语言和其语境之间的实现关系,然后分析了三个语篇,目的在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几乎绝大多数的语言都包括语态这一语法范畴。在研究英俄两种语言的被动语态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英俄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的不不同点,因为任何一种语法范畴总是显露在一系列语言形式的对比基础上。著名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精辟地阐明了这种差别,他写道:“英俄语在语法结构上的根本区别在于词在句子中联系上的表达方法。”①具体点说,俄语是用综合结构,即以词形做为主要表达方法,同时借助于词汇本身的  相似文献   

15.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其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和价值.首先列出了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包括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系统和有关的子系统和功能以及语言和其语境之间的实现关系,然后分析了三个语篇,目的在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永县地处百越故地,在江永土话中有一些特殊的语音、词汇、语法现象,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今天的侗台、苗瑶等少数民族的语言里可以找到根据,它们是百越语和江永土话长期接触过程中的遗留,应该看作百越语底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以及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对新闻漫画《内部装修》的意义构建及符际关系进行多模态分析。在这理论框架上的定性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也可以延伸到新闻漫画中的非语言符号上。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可以协同互补,共同构建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壮语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它和汉语都是来自原始汉藏语。它们是亲属语言。壮语和汉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壮语的声调可以根据汉语古借字的音韵系统分为平上去入,又各分阴阳,跟汉语中古音(以广韵为代表)的声调系统相合。壮语韵母阳声韵与入声韵相配,也跟汉语中古音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粤语、客家话、闽南话相一致。壮语和汉语有许多同源词。壮、汉语都是以单音节词根作为构词的基础。壮,汉语都是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不是以词形变化为语法手段。壮汉语也有少数的变词形式,重迭法都是这两种语言的主要变词形式。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初学汉语的维族学生来说,汉语中的补语这个语法成分及其相应的语法结构往往是很难理解和处理的问题。因为在维语中没有补语这一语法成分,汉语中的补语一般相当于维语中的状语。因而,维族学生在汉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其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和价值。首先列出了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包括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系统和有关的子系统和功能以及语言和其语境之间的实现关系,然后分析了三个语篇,目的在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