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商业铺保档案的样本,初步分析了商业铺保的形式、责任及社会关系类型,不仅揭示了民国时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北京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经济资源的运作方式,而且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北京城市基层社会的生活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 5 4%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 35 % ,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 4 6 %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 ,城市化每 2 0年左右翻一番 ,在未来的 2 0年左右的时间里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或超过 6 5 % ,这预示着中国将进入城市社会 ,并朝着后工业社会关系转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关键是 ,社会整体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伴随城市社会的来临 ,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将成为必然 ,这是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认识这一社会转型的本质属性 ,并能够超前预见这一社会关系的特质 ,对于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人口也在大规模流动,很多城市形成了城乡接合部。城乡接合部往往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同时也是城市扩展的最前沿,集中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妥善解决城乡接合部的一系列特殊难题,北京丰台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社会结构变迁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轩明飞  陈俊峰 《社会》2004,2(2):34-37
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合理路径,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现代化是从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世俗化、科层化等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进行,在城市发展的特定时间段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展开的。城市现代化以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变迁为其核心内容,通过人口与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张得到具体的反映。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目标与手段,表明了整个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而城市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发展则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集聚扩散与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国际学术界有关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最新数据,比较系统地展示了当前全球人口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描述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全球范围内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发达工业国家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同时勾画出未来世界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蓝图。作者提出:城市社会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以发展高新技术来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城市必须尽快进入世界经济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古都,每个时代都在这座城市留下片片印迹,而这些与银幕上光影构建的北京相互映对,成为另一种历史,供我们阅读与思考。本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分析,在影像的记忆与想象中透视城市化进程中北京的变迁,梳理变革转型中城市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城市转型的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房价暴涨等问题;片面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提升。我国城市发展正面临着全面转型,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城市转型有六种思路:三个北京、后世博上海、创意城市、总部经济、浐灞范式和资源型城市。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要注意复古与创新、转型与遗留、城市化与人口膨胀的三个关系。城市转型实施路径有:城镇化;分流需求;健康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全国社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与城市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是不充分的,特有的政洽、经济等条件对城市化过程有着复杂的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着城市社会问题的特殊性,这里分析了城市滞涨、城市冲突、城市惰性等现象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城市化与个人的城市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宏观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城市化;一个是微观的角度,即个人的角度,研究个人的谈市化。社会的城市化是指一个社会随着工血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特质得到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个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要经历一个从权村人到城市人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个人的诚市化。就目创我国的城币化来说,合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  相似文献   

10.
从国外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类型差异角度,归纳国外城市化中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在城市化中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该良性互动,应选择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采取分散型和多层次的转移模式效果较好;要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土地政策;重视城市化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发挥政府在法律、交通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保持城市建设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适应等规律和启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对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初开始,北京古城墙在时代变迁下经历了种种曲折的命运。时代大环境的变换导致社会话语的不断变迁,北京古城墙的兴废历史裹挟在这种社会话语的变迁过程中,记录了话语变迁的轨迹,同时也成为话语变迁的一个巨大牺牲品。结合社会话语变迁来考察北京古城墙的惨痛命运,使我们能够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进行反思,最终穿越种种社会历史话语,回归到更为纯粹的文化话语,守护残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根基。综合考察北京的阶层收入差距、北京房价和北京的经济实力以及进一步城市化的需求,本文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加强民生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本文就此提出相应对策,这个对策的基本思路是:需求-分级-分配-流转-退出一体化;土地-资金来源多元化、用途专一化;法律-法规-政策-监控一体化。这三者形成统一整体,统一执行。  相似文献   

13.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现当代作家竞相书写的对象。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北京更多的是作家追忆安详古朴生活的寄托。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成为能够为民做主的精神依靠。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市场经济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北京成为很多人一厢情愿的梦幻对象。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功能区和街乡尺度分析北京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发现北京还未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四个圈层梯度分布的同心圆格局,在空间分化上表现为阶层分隔与互嵌的马赛克状。研究认为,应该大幅度改革居住证制度以吸纳社会精英、推动社会下层聚居区的绅士化、率先统一城乡经济社会体制、调整超级街乡行政区划,从而优化北京社会阶层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丰富的园林文化遗产。在经历了历史上的兴衰浮沉之后 ,这些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正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特色。在北京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古典园林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丁芮 《社会工作》2012,(8):34-36
北洋政府时期,贫困是北京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京师警察厅是负责北京治安的官方机构,为维护北京城市的社会秩序,保障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其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贫儿半日学校是警察厅立足于贫困民众的长远生活,自己筹办的纯粹以教育为目的的贫民救助机构。贫儿半日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机构,也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救助机构,是救助方式转变过程中教育救助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工作生活中"被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获得较低、有拖欠工资等经历的流动人口更易感到"被歧视";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劳动过程中难以保障的流动人口反而容易感到"被歧视";城市生活年限越长,流动人口越容易感受到"被歧视",与本地人交往增多并不会对"被歧视"弱化产生显著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流动人口不易感到"被歧视".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特大城市北京,脱离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品质的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保障社会报酬非差别性获得的制度完善依然重要;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非表层"的社会交往关系、使用大众传媒等方式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在制度完善之外解决歧视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站在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上,北京旅游业应将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心,把北京旧城等四大旅游资源作为发展创新的基础和主体,采用旅游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与专项旅游三项战略举措,走出一条富有北京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正在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向现代的“橄榄型”阶层结构方向发展,其较低阶层的比例远远小于全国的比例,社会中间阶层正在形成。具体地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阶层结构在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转变;2.农民工构成了较低职业阶层的主体;3.城市户籍人口中间阶层化;4.外来人口是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群体,也呈现阶层分化的态势。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业劳动者阶层将继续缩小,商业服务业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以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还将继续扩大,逐渐演变为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的现代化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