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豫适新时期的红学观点和红学思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2011年出版的《郭豫适文集·论红楼梦及其研究》之中,学术史与方法论这两个方面是郭豫适《红楼梦》研究的主要用力点。其中,红学史方面的新成果是郭豫适新时期之前基本成稿的《红楼梦小史稿》和《红楼梦小史稿续编》的学术延伸,而郭豫适对《红楼梦》研究方法的集中关注,尤其对半个世纪来海内外新旧索隐派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的详尽评析和批判,则力图正本清源、廓清迷雾。郭豫适关于学术史与方法论方面的学术实践已然对新时期红学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国红学学案》是继《红学学案》《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之后的又一部现代学案体的红学学术史著述。这部红学史新著的撰述兼顾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一、红学史的考量;二、学人为学过程和为学业绩的考量。《民国红学学案》考述了十位学人的红学研究风貌,不仅为现代学术寻找真实而鲜活的为学传统,而且其服务于红学学科重建的学术目的同样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虽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进展、走向新高度、达到新境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必须克服“重文学创作史,轻文学研究史”,认为学术史研究是“二道贩子”、是“第二等学问”的思想和心态,充分认识到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必须全面把握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必须准确认识学科史、学术史的功能定位和基本问题;必须深入探讨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2013年,《百年红学》栏目历时两年共十二期刊发的"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系列以《红学学案》之名结集出版,它既是新时期红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为红学学术史研究增添了一部新著。"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系列的创意,出于《百年红学》栏目与撰者高淮生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学史>杂志1981-2005年所刊发论文的分析,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大学史研究进行了学术史考察.研究发现:当前的西方大学史研究主题的重心有所转移.从对"大学与知识"关系的强调转向了对"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重视,且呈现出集中和分散并存的趋势;研究方法日趋多样,方法意识有所增强,注重运用历史计量、案例研究、集体传记、比较研究等新式方法;研究史料也日益丰富,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的应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红学研究中的基础工程?大体上应包括《红楼梦》的校本、书录、辞典、资料等.延伸而言,红学概论、红学的学术史、红学学案等也是基础工程;然而这是更高层级的,此处不论.本次会议的主旨在于对百年红学的回顾与展望,时贤已有很多精到的论述.本人愚钝,视界不宽,只能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亲身参与的红学基础工作略陈浅见.本人涉红在中年以后,参与的主要是人文普及本、大辞典及稀见资料汇编这样的基础工作,这里只就《红楼梦大辞典》的当年初创和修订期望谈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周汝昌先生之年谱,不仅是周先生个体生命之史,也是一部20世纪的知识分子命运史,一部以红学为线索的现代人文学术史,某种意义上讲,还应是一部记录着古今中西交汇之时代历程的“民族文化之史”。将《周汝昌先生年谱》之学术定位、体例结构、时段划分、材料选择乃至编纂态度、所取方法、理想目标等方面之设想进行梳理,对具体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很高兴有机会参加百年红学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过去我也从事过高校的学术管理,科研管理时间较长,对中国的学术发展有所了解。我参加今天这个会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以百年红学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来反思百年的中国学术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中国百年学术史应该说是一个庞大的题目,工程量不亚于建一个万里长城。但是我们以百年红学作为一个切入点,看一百年来中国人怎么研究《红楼梦》,外国人怎样研究《红楼梦》,看它是如何从一部书、一种高层次的贵族文学变成“显学”,变成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这是…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代学术史"包括"学术史"和"当代"两个要素."学术史"就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即研究过往学术发展的历程."当代"则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概念,具体指1949年至今.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宏观的学术史研究、学科史研究、学者个案研究、学术批评等方面.陈平原是新时期较早提出、积极开展学术史研究且取得杰出研究成果者;在"学术史"前特别冠以"当代"一词作限定、提出"当代学术史"这一命题的,则<云梦学刊>做得较早.目前,当代学术史研究应该强调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注意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其次要重视学者个案研究,再次要重视当代学者的口述实录(口述史).对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当代学术史研究将继续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当代学术史"将会逐渐被建设成为一门确切意义上的、比较成熟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史与修辞史研究注重史论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学术史,宗著表现为:史料丰富,搜罗详尽;视域宽广,所涉及的理论范畴丰富;取舍精到,主次分明,将最有理论价值的遗产介绍给学术界。表现在理论上的特征是:全局笼罩,将理论的触角深入到历史阐述的各要素中;现代阐释,以新的理论成果、新的理论框架对历史遗产作出符合原意的解释;卓识独见,表现出许多独创性学术洞见。  相似文献   

11.
学科体系之重建,是“红学”与现代学术接轨并与国际学界对话的前提条件。如果说“红学”是独立于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之外的“一级学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这门中华固有专学,至少应包括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作者及其家世研究、版本文献研究、文本研究、红学史、红楼文化、翻译与比较研究、海外红学研究八个“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2.
以往红学界在研究并评述发生在1954年的那场运动时,研究者多沿袭的是传统的批判历史学的方法,侧重于从政治和人事的角度探究其历史成因,评判其历史功过.<红学1954>一书在真实再现那场运动历史原貌的同时,更将对其的研究上升到思辨历史学的高度,通过对思想的重演及对思想的反思探究其历史成因及动因.这种带有浓重反思意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同时对当代红学研究亦颇具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京华烟云》作为我国20世纪初的一部优秀小说,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初中国的历史,其成就虽不及《红楼梦》,但堪称是家族叙事小说中的杰作。《京华烟云》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叙事手法、语言表达及所传达出的悲剧意蕴等方面对《红楼梦》都有所借鉴并在主题上有所深化。因此,关于《京华烟云》对《红楼梦》借鉴与继承的研究,其意义不仅涉及小说影响史研究范畴,更对文学创作及艺术风格研究具有极大借鉴意义,其中蕴含很多值得挖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序跋作为《红楼梦》流传的重要“副文本”,促使序跋者承担起文本生产与读者身份的双重角色时形成了一种熟知《红楼梦》创作原委的阅读特权,并予以多角度的文本意义建构,进而对版本、流传及创作倾向进行主动式阅读推介。同时,序跋者试图从自身的经历与处境品悟《红楼梦》文本,以便从中获取一种“主体间性”式精神体验与心境解脱。序跋者突显《红楼梦》意义建构的普遍性诉求,乃至尝试代入文本而凸显品评主体精神活动的能动性行为,构成了清代中后期《红楼梦》阅读史迹的一种独特演进路径。因此,基于阅读史视域探讨《红楼梦》的接受,有助于深化其流布的诸多细节,进而在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选择中挖掘不同读者群体的心理认知,合理定位其“文学感受力”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以其家族百年兴衰史为原始素材的,因此研究雪芹的家世就成为作品研究的条件之一。20世纪,关于曹家发迹的起因,曹雪芹祖父曹寅与康熙的关系,他的父辈以及曹家彻底败落的原因,都得到深入的研究,为《红楼梦》文本的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伏漫戈 《南都学坛》2004,24(3):37-42
"实录"精神、典型化原则、春秋笔法、史传手法显示了曹雪芹的良史之才;渗透在意境营造、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环节中浓郁的诗意,使《红楼梦》堪称诗化小说;精辟、独到的议论反映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展现了人物个性,揭示了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可见史才、诗笔、议论构成了《红楼梦》文备众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历史文化精神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红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关于《红楼梦》精神主题的争论,二百余年以来从未间断。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光华映照之下,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外文化的比较之中,《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将继续为红学研究提供诠释空间与意义场域。然而从根本上讲,这部"家传"、"国史"、"拟《春秋》"三位一体的"今古未有之奇书",乃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之文本象征;以"三科九旨"为理论支柱的《春秋》大义,已然成为《红楼梦》全书之精神主旨。如果说文明与野蛮、繁华与衰落、入世与出世,是其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文化主题,向往天下化成,期望万世太平,关注现实人生,则是其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的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到1949年后又提出“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家族衰亡史说”、“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对《红楼梦》的主题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9.
胡文彬的红学研究大体可用"两点两论"来表述。所谓"两点",即两个基本关注点:一是《红楼梦》与红学传播交流史,二是《红楼梦》版本包括抄本与程高本研究;所谓"两论",即"红楼人物论"和"红楼文化论"。"两点两论"可谓胡文彬文学批评观点和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胡文彬解悟《红楼梦》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