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统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确立,新统计调查体系的逐步形成,但这些改革都是就政府统计而言的.相比之下,企业统计改革明显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解决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统计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功能,必须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在我国经济类型多样化,经营决策多层次,经济利益多元化情况下,如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统计体系,充分发挥统计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为企业转换经营体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优质服务,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企业统计的改革与发展,必将影响到我国整个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统计工作体系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企业统计是政府统计的源头和基础,两者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决定了一方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并决定另一方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从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来讨论一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方向。一、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目前我国政府统计系统的改革目标已基本明朗,这就是“争取到本世纪末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统计体系”。具体说,这一新统计体系至少要达到以下七个目标:一是从统计职能上看,就是要把统计部门真正建设成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和国民经济核算的…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统计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统计的改革与发展,必将影响到我国整个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统计工作体系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对如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统计制度,充分发挥统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职能进行了有备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刍议我国的工业企业统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统计工作体系自建国初形成至今,一直保持着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三足鼎立的格局。80年代以来的统计改革也始终侧重于政府统计,对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的改革问题研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发展。本文拟就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统计体系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讨论的前提:改革十年来企业发生了哪些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在《北京统计》(1994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企业统计体系转轨是我国统计改革的基础,企业统计体系转轨和改革的内容,需要系统设计,并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果从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来看,那么企业统计体系转轨和改革的要点包括: 1、为企业经营过程服务。这要求企业统计转  相似文献   

7.
“八五”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建立全社会综合科技统计是国家宏观管理与决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改革的必然要求。但目前的科技统计工作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我国的科技统计任重道远。1991年8月,由国家统计局召开的全国科  相似文献   

8.
我国即将实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是顺应改革开放大潮,适应国民经济、科技、社会事业迅速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统计核算工作的重大改革。新体系主要特点是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纳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集团统计体系进行构建,必须在深入调查了解企业集团统计现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首先要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统计基础工作、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工作流程、统计指标体系以及统计工作手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目前企业集团统计工作的现状,总结企业集团统计工作的经验,找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集团统计发展的不足以及统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企业集团统计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成果,结合企业集团实际,研究构建企业集团统计发展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这标志新中国统一的政府统计机构的诞生,今年正好五十周年。回顾五十年来,我国统计战线,包括统计教育战线、科研战线,在国家统计局的组织领导下,有了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1992年8月,在国家统计局的建局40周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由原来物质生产的MPS,转变为以SNA为主体的新国民核算体系,与国际接轨,这是我国统计制度的根本性改革。这次改革国家统计局组织了教育部门的同志参加,既使实际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