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新时期小说中的“反抒情”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抒情方式的现代抒情方式,其特点是在开掘人物感情堂奥、抒写作者情怀时,返过来对这些感情进行剖析和嘲弄,揭示其局限性,冲淡其浓郁度,造成读者与人物的感情间隔,把他们引向一种自持自觉的境界。它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智力解放与思想变革有密切联系,反映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迅速发展的特点和活力。它以王蒙的《海的梦》为发端,从“嘲抒情”到“开掘感情的回波”又到“树立读者的法官心理”,层层推进,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者关心的中心话题之一。自上世纪 80年代中期“2 0世纪文学史”概念的提出 ,到 80年代末开始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再到上世纪末洪子诚、陈思和两部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所引起的争鸣 ,人们发现不仅当代文学史该“写什么”的内容问题没有解决 ,甚至连形式上的“如何写”也成了问题。 2 0 0 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 ,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本刊借此机会推出三篇相关的讨论文章 ,分别就这种“开放式”文学史的产生背景、意义、前途和限度等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以期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者关心的中心话题之一。自上世纪 80年代中期“2 0世纪文学史”概念的提出 ,到 80年代末开始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再到上世纪末洪子诚、陈思和两部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所引起的争鸣 ,人们发现不仅当代文学史该“写什么”的内容问题没有解决 ,甚至连形式上的“如何写”也成了问题。 2 0 0 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 ,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本刊借此机会推出三篇相关的讨论文章 ,分别就这种“开放式”文学史的产生背景、意义、前途和限度等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以期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者关心的中心话题之一。自上世纪 80年代中期“2 0世纪文学史”概念的提出 ,到 80年代末开始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再到上世纪末洪子诚、陈思和两部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所引起的争鸣 ,人们发现不仅当代文学史该“写什么”的内容问题没有解决 ,甚至连形式上的“如何写”也成了问题。 2 0 0 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 ,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本刊借此机会推出三篇相关的讨论文章 ,分别就这种“开放式”文学史的产生背景、意义、前途和限度等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以期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关桂云 《社科纵横》2005,20(5):240-241
D.H劳伦斯这位被誉为现代意识的有力开拓者和表现者的“爱情教士”,在《儿子与情人》这部带有浓重自传色彩的作品中把爱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几对恋人之间的爱,作者深刻地阐释了母子之间畸形的爱、“残缺的爱”并非真爱。在对男主人公保罗由一个优柔寡断的孩子转变成为性情刚毅的男子汉的历程的描写,充分的体现了劳伦斯对于爱的理解,也总结了劳伦斯早期的思想与感情。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2,(1):62-64
初次将人生中的两大元素合并 2011年8月的一个夜晚,北京保利剧院坐无虚席,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两个演员,他们插科打诨中尽显反讽和批判,辛辣又不失诙谐的语言,逗得台下的观众可是从头笑到尾。这部叫《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是俞湾导演赖声川时隔六年之后奉上“相声”系列作品的第七部。  相似文献   

7.
有关伍子胥的讲唱文学作品,从《吴越春秋》开始,流传近两千年之久,而如果从我国的“荷马史诗”——《左传》(此书以史为干,丰富了生活细节而以文学手法表现之,左丘明为瞽史,是荷马一样的盲人)计起,则在两千三百年以上,它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对于封建地主阶级伦理的基础“三纲”的第一条——“君为臣纲”否定最有力的一部作品。所以,它是我国民间文学史以至整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研究它的产生、发展、演变,对于揭开我国讲唱文学早期历史与嬗变的真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伍子胥变文》同《敦煌变文集》中的其他作品一样,虽经王重民等先生的反复轮校,扫除不少阅读上的障碍,但错讹仍是很  相似文献   

8.
1998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轻松的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话》。全书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近代、现代十卷。以故事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依据文学史最新评价,对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文...  相似文献   

9.
张冬梅 《学术交流》2005,(8):131-133
姚斯接受美学的核心就是要以尊重接受者为中心,从强调"读者中心"到"为什么要以读者为中心"以及"如何实现和突出读者的中心地位",最终推导出文学史不应该只是作家史、作品史,而应该是包含读者接受的历史和社会性的接受美学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作家的文学史、批评史,也是文学接受者的文学史、批评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思想史,也是人类的艺术史;文学史不仅仅是属于历史的文学史,也是当下时代的文学史.推倒文学的围墙,让文学接受者与文学本身对话,让文学艺术与文学思想对话,让当下时代与历史对话,应重新编写我们当下时代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0.
发自黑土地的呐喊——浅谈萧红作品的特色刘春生萧红从1933年在哈尔滨登上文坛,到1942年病殁香港,创作生涯整整十年。这十年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人们称道的“三十年代”,这是最引人注目,最为辉煌的时期,涌现出众多的文坛新秀和左翼作家。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丈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作品,它具有许多无法重复的独特品格。要读懂《红楼梦》,必须认清宝玉其人的来历,宝玉身上,蕴藏了一部红楼的全部奥秘。“衔玉而诞”这一细节,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掘,人们常常只把这一细节视为作者的一种浪漫手法,忽视了它可能具有的重大内涵。其实.“街工而诞”这一细节是作者为了标示宝玉其人的身世之秘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具有网结全部情节的枢纽作用。可以说,搞不清这一细节的确切含义,我们就不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去读作品,一部红楼也就如同天书,红楼之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90年代崛起的小说家群作品的解读与评析,勾勒了这一批小说家的整体形象:在人物塑造上,他们推出了“入者”、“游离者”、“守望者”这三类知识分子主人公形象类型,这三者共同指向了“回避”与“漫游”姿态;在故事构成上,他们始终徘徊于“故事”与“非故事”之间,在“寻找行为”与“寻找结果”之间左右为难,这一状态使他们难以与其它阶段的小说家群区分开来;在叙事特点上,他们呈现出鲜明的性别分界,女性小说家更倾向于记录“自传”想象,男性小说家更注重“技术”想象,但两者仍然呈现出共同局限。文章一方面肯定了这一批小说家作为一种叙事者角色,在90年代知识分子命运、道路及存在位置方面的探索;同时指出,是90年代成全了他们,也正是90年代局限了他们。  相似文献   

13.
台湾女作家琼瑶的作品,近两年来在大陆青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原因何在?评论界普遍地认为,她的作品以描写恋爱、婚姻、家庭纠葛和缠绵的感情见长,因而能引起青年心灵上的强烈共鸣。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评论说:“她的文学世界并不宽宏,也不执意从爱情和悲剧中去生发道德、人生的哲理意蕴,只是认认真真地写爱的朦胧、情的纯真,少女怀春的青春意识。”这些评论者只看到琼瑶小说中的表层感情的描写,却忽视了琼瑶在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金锁记》与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两部小说的核心意象都是“枷锁”,两位小说家在正统文学史家眼中都属“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系统,很长时间不能进入以现代性相标榜的现代文学史,其后竟然拥有完全不同的文本命运。探讨两部小说的核心意象“枷锁”的生成及其表现于文本中的意义,可以考察文学史家的择汰标准和取舍依据,评判既有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立场的得失与是非。书写现当代文学史,必须摆脱种种或显或隐的观念枷锁,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鼓励和提倡个人修撰的多角度的现当代文学史,以便还原、构建出真实生动、丰姿多彩的文学史景观,进而产生一批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5.
《龙沙剑传奇》是清朝中叶安徽文人程(火英)被流放到黑龙江齐齐哈尔时写的一部传奇作品,然而,多年失传.1980年春,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世瑞堂珍本”,这一发现,给黑龙江的戏剧文学史填补了空白,成为迄今所知源出黑龙江的最早的一部剧本.正是“龙沙一曲惊星斗,塞外从此见古风”.同时,作为清朝中叶文坛上的一部佳作,它所反映的社会内涵力和时代凝聚力,也为我们了解、研究清朝流放文人对黑龙江文化所作的历史性贡献,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流人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展示了一代流放文人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6.
1“伟大的美国小说不能回避压迫和爱这两个关键问题。美国黑人妇女恰恰卷入这场风暴的漩涡中心。《娇女》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伟大小说。”①的确,当代黑人女作家莫里森重弹着压迫与爱的主旋律,但她采用的艺术方式却令这种传统歌吟成为炫烂博大的奏鸣和恢宏悲壮的祭仪。本文着重探测《娇女》(又译《心爱的人》)最为突出的艺术方式──强化引导母题的力量。所谓“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它一再出现于文学作品里,构成一条线索;或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胳。“引导母题”则是具有…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璀璨过的,以她的作品实力向读者展示了其天才的女作家,她的成功与出名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作家柯灵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点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柯灵先生的概述,使我们对张爱玲成名的社会背景有了粗浅的了解,然而,更能引起读者惊诧的却是张爱玲那颇具传…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魅力的优秀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 都以感情丰富、浓郁,笔触细腻、婉转,心理刻画极为细密周到而见长。抛开写作技巧不谈 ,单是作品中的性爱主题,就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虽然五四运动给长期压抑 保守的文坛注入了解放思想的强心针,但面对郁达夫从《沉沦》开始的一系列与性苦闷紧密 相关的作品,中国大众和中国文坛还是有些思想准备不足。一时间叫好声和叫骂声交错起 伏,然而诸如“色情”、“下流”、“淫秽”的批评不但没有吓倒瘦小病弱的郁达夫,反而 促使他写出了更多涉及性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读者的白日梦──论小说的一种欣赏方式陈建新,张玲燕一许多读者可能都有过这种感受,当他们阅读一部精彩的小说时,会恍恍惚惚进入作品情境中,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随着情节的推进或喜、或悲、或惧、或怒,直到读完小说,才回到现实中来。这种现象,被一些心理学家和文...  相似文献   

20.
试论赵树理的文学模式刘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成功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无论我们今天对他的作品作何评价,我们都无法否认其当时惊人的读者数量。因而,反思与总结赵树理的创作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考查一个作家的创作,不外乎从两个角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