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主要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对其成因进行了探寻,提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不但承受着物质上的困难,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与自尊并重、封闭与表现同在、倚赖与叛逆共有、焦虑与虚荣并存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可以通过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途径使贫困大学生顺利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不同程度限制着他们心灵的幸福、学业的完成和潜能的发挥,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助、社会的有偿救助、高职院校的积极帮助、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和贫困学生的自我努力等形成合力,才可以激发贫困大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减少情绪焦虑,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中有抑郁心理的学生的比例比非贫困大学生高,主观心理感受的情绪反应以及导致这些状况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主要有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抑郁水平、人格特征及其家庭教养方式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逆境中个体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这是人的心理韧性在发挥作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应对"贫困循环",需要通过引导其积极合理地认知贫困,培养其积极的心理韧性特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加强贫困大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等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特殊心理发展时期。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心灵上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贫困学生各种常见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学生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关心。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出现了焦虑抑郁,悲观失落、自卑自怨、自我缺失、嫉妒封闭、敏感多疑等心理困扰。造成这些困扰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经济的影响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等等,而消解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对策,则是指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积极组织集体和交往活动,开展心理咨询,落实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家庭贫困,面临的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外部环境、就业等方面的远远压力大于普通大学生,极度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导致心理扭曲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严重者甚至发生犯罪行为,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甚至给高校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表现和形成原因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对策,着重介绍了心理资本教育的新方法,希望能够更加强化和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改变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对抑郁心理状态明显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用自我教育的方法能显著改善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状态.结论自我教育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弱势群体,承受着经济、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加上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心理危机,阻碍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以人为本,建立多渠道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挖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促使贫困生达到自我实现,优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分析,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可以拓宽心理教育渠道,丰富心理教育内容,提升心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总体水平良好,外在社会支持程度高,情绪稳定性略低;(2)男、女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贫困大学生在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3)不同贫困等级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出生地不同的贫困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朋友支持两个维度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支助体系尚不完善。应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体系。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实行按学分收费,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通过对渝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方案:明确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任务;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NLP疗法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心理咨询方面,对于解决来访者的情绪困扰、化解内心冲突及恰当的自我评价等具有明显、快速而持久的效果。本文探讨了NLP疗法在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问题上的运用技巧,并结合NLP的理念与技术,逐个分析NLP疗法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和自我教育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团体辅导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重视成员的自我反思,营造了融洽、团结、安全的团队气氛,突破了过去认为的社会与情绪方面问题只有个别辅导才能收效的局限;而自我教育能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提高他们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他们自觉实践、加强内化,总结交流、自我激励。这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都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且两者的作用都比较稳定持久,但团体心理辅导的短期效果不如自我教育明显。由于自我教育具有团体辅导所没有的优点,所以更值得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物质和心理的双重贫困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双重壁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感受,理解但不顺应他们的心理反应和某些认识偏差;实施物质援助时需尽量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利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难以弥补的心理伤害;重视网络心理咨询,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谈心环境.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不能按时领取就业所需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心理失衡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制约了贫困生自主创业;贫困生扭曲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影响其就业。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必须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保障体系;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满腔热情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