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公共外交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而且也成为一种时代的必需。在这至关重要的时期,开展中国公共外交不但要加强公共外交主体的建设、协调公共外交的各种资源、健全公共外交体系和机制,还要改善公共外交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共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哈萨克斯坦的外交资源和外交战略进行了概括和评述。认为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外交资源并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了正确的外交战略,在参与国际关系中,较好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实现了对外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未来10年是中国能否实现在21世纪成为世界性强国的重要发展机遇期,然而,一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将影响甚至制约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国力增强,给中国外交安全提出了挑战,成为中国的外交现实。本文尝试对其进行冷静客观的目标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前的中国现实外交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乐平 《理论界》2004,(1):14-15
人格通常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直接表现为个人的气质、性格、阅历、品格、能力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作用于领袖身上形成合力——人格力量,常常会影响或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乃至世界格局。历史表明,在国际关系中有重大影响的大国领袖的人格力量往往会左右甚至导致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并可能改变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以十月革命为例,沙俄确实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但俄国革命的客观条件并非完全成熟,列宁非凡的个人领袖气质弥补了这一不足,他大胆地领导十月革命,并促成革命取得胜利,若非列宁,十…  相似文献   

5.
6.
21世纪初期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仍处于冷战后的重大调整和形成时期 ,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和大国关系对于未来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冷战后中俄美三国构成了新的大国战略关系 ,国家战略利益成为影响三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它们既有共同利益并开展合作 ,也存在战略利益的竞争和冲突。应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战略 ,中俄相互借重、共同牵制美国成为中俄美关系的重要特征。坚持独立、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冷静、理性地对待和发展中美关系 ,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推动建立多极世界格局和国际新秩序 ,将成为 2 1世纪中国外交的战略性抉择。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国际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国际观念和外交战略思维的调整,以及新的外交政策举措,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以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是外交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绳。通过探讨影响国家利益的基本因素,分析新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外交战略的定位,做出周边战略和全球战略的规划,勾画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对外交战略所进行的重大调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外交工作中的体现。这一调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完善了我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是文化外交所追寻的境界。但是变量的存在,决定了文化外交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型的“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模式。本文试图为“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评估构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范式,并在此范式下,为正在进展中的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印度极力推行大国外交战略,力图为其迅速成为世界大国创设外部条件,但印度的外交现状不容乐观,其大国外交战略存在诸多缺陷,印度的大国之路依然障碍重重。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格局与秩序出现新变化背景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进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国际影响的重大战略规划,其目的是在遵循现行国际体系框架的前提下,以蓝海思维实施对外战略,力争在大国博弈中占据先手。"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践行中国方案、积极供应国际公共产品的典型案例,反映了中国外交更加主动、视野更为开阔、战略组合更为丰富的发展新趋势,表明中国外交正在逐步迈入强国外交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意识形态是对一国文化的反映,它又反过来影响着一国在文化方面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一国的外交战略。要使一国的外交战略更科学,就必须在超越原有意识形态限制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内涵。我国应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对意识形态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匡正,使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做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共同作用于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较强政策内涵的理论。一旦美国依进攻性现实主义思维行事,则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此,中国应该转换国家安全战略,加快中国国际身份建构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还必须发展必要的保护自己战略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与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烟 《兰州学刊》2005,1(2):19-21
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对国家利益问题作专门的章节的论述,但他重视国家利益问题,并贯穿于他的思想体系始终,他始终将国家利益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考察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具有至上性、复合性、层次性、宽广性.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我国制定和实施外交战略的出发点,对当前中国探索走和平崛起道路中的外交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甫 《理论界》2014,(2):48-5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发出了不良言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傲慢论"等歪曲中国发展模式的论调甚嚣尘上,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打造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通过文化交流引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和平发展的中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回顾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理清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成果,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化外交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必须评估文化外交战略资源,做好战略分层,充分运用中国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结合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构建系统的文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崛起和向现代化强国身份挺进而进行的世纪之交的中国外交转型是中共有所作为的第三个奋力时期,即由毛泽东时代的革命外交向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外交,再向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过渡的第三个外交攀登期.中国参与国际制度、融入多边外交体系、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战略、中国国际角色认知转变即外交政策转变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几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8.
和平崛起的中国面临从不平等的国际社会成员变成平等的成员,从国际体系的抗争者变成受益者,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国际关系的重心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等国际环境等基本特征,应作出适当的外交战略选择。把握方向,坚持"韬光养晦";承担责任,善于"有所作为";求同存异,阐述和谐主张;擅用传播,塑造良好形象等应是当前中国外交战略中应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乔旋 《理论界》2008,3(6):224-227
中国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硕果累累,但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各种困难,中国从中非关系的大局出发对非洲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为中国重新制定对非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非关系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通过对该时期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原因及其对中非关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将有助于今后制定更加有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外交能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外交能力大小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变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命题,就是要主动塑造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有的外交体系和外交能力,外交能力建设自始便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外交能力建设,以“两个大局”为时代坐标,着眼塑造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外交能力建设应以外交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外交理论创新为引领,以外交布局的谋划和推进为主线,以战略实施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支撑。外交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实现国家实力、战略目标、外交方式的相互匹配,同步推进外交体制机制改革与外交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外交实务也要加强学术发展和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