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正在步入创新3.0阶段,为体现创新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阶段的创新政策需要随之演进。文章以协同演化视角,通过分析创新政策、实践和理论的互动演化关系,梳理创新政策的历史变迁过程——1.0和2.0阶段,分析其在每个阶段的相对有效性与无效性。在此基础上,展望创新政策在3.0阶段的总体目标和工具形式。最后通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政策发展进程,指出当前我国的创新政策已经初步体现3.0阶段的主要特征,未来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制定和实施适应我国实践情形的创新政策,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刘雅丽 《科学咨询》2022,(11):158-160
在我国大力实施“双创”的背景下,大学生已经成为“双创”的重要力量,如何科学、有效、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当引起高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校企协同”模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校企协同”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优化“校企协同”模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区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4种模式,即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探究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的427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多维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的交互关系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协同效应正相关,协同效应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技术创新政策为案例,本文在政策量化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量化后的政策描绘出政策协同演变的路径以及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出了政策量化标准具体的操作手册,并得出了一些启示性的结论:第一,颁布政策与政策协同的核心机构并不是主管科技工作的部门,而是掌管关键经济和行政资源的部门。第二,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正逐渐摆脱单纯依靠行政措施或其他单一政策措施实现政策目标的做法,而转向综合利用各种政策措施,通过各种措施的协同推动技术能力的提升。第三,创新政策协同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方向性差异,并不是协同越强越好。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外塑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的先导。探索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理念内涵,并从创新合作路径、创新制度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践“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理念。  相似文献   

6.
杨杰  罗骏 《决策咨询通讯》2022,(1):37-42,45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而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受到高校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以及高校自身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PEST分析法、SCP分析模型、VRIO框架等方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进行了战略分析,并从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组织特征四个角度提出了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助推成渝地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下三地创新创业政策的发展状况,助力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使用LDA主题模型对三地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内容进行主题挖掘,结合政策工具归纳主题类别,同时运用主题强度与JS散度对各年度主题进行强度、内容上的可视化分析,探索三地政策工具分布与主题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分析三地政策特色,为京津冀创新创业政策协同发展提供建议。研究发现:(1)京津冀三地均较为充分地使用了三类政策工具,“双创”政策相对全面;(2)京津冀分别以高校人才、营商环境和企业为重点驱动地区“双创”发展;(3)北京市在政策的响应强度上优于天津市与河北省,天津市在响应速度上快于北京市和河北省;(4)京津冀三地依据各自特色制定了相应创新政策,但三地在成果分享与成果转化上存在不足。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未来三地创新创业政策应立足各地特色,着重提升三地政策的稳定性、连贯性与互通性,形成三地人才、技术、资本互联互通的长效支持机制,为区域创新创业提供持久动力,以此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根本目标,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协同创新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分析了协同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化是一项事关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高新技术的保护和发展,其重要表现就是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本身在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本研究以我国改革开发30年来的涉及高技术产业化的国家层面的175条政策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分析政府6大职能部门对高技术产业化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档案作为教育教学查考的原始依据,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资政育人的生动素材。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就高校而言,即为广大师生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利用。本文阐述了档案利用服务在教育教学中的贡献,同时指出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档案服务如何协同创新,以期为高校档案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升科技创新绩效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科技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但很少有学者从协同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文章运用协同度模型测度了各省级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协同能力,并实证分析了要素及其协同能力对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协同度、科技创新绩效呈改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创新主体素质、金融机构及技术中介服务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知识转移与应用效率及创新要素全面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硬环境与可测量部分的软环境因素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10%的水平上其作用是显著的。创新文化的地区差异性对科技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且该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策略建议。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区域创新决策者提供启示,为其采取相应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这一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实施,我国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都进入了协同创新时代。院系科研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最基本构成,也面临着协同创新提出的诸多挑战。本文从院系科研管理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管理资源保障、科研管理文化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战略体系,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多方联合行动的保障,尤其需要政府不断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本文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战略体系的构建基础,据此构建了支持战略体系模型,详细阐述了技术创新战略、知识创新战略、制度创新战略的实现途径,以及其相互关系,并就其构建途径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机制体制建设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了协同创新,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内部机制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以期通过改革内部机制体制来促进高校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5.
16.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技术研发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技术创新与资源研发都贡献着重要力量,其在教育体系中更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在现有教育体系中的现状,强调了协同创新对提升教育质量、激发创新能力及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重要性;结合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械化”经营与管理专业群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药械化”经营与管理专业群“校企社政”协同机制的构建,以及如何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群与相关产业群的高效对接。同时,也探讨了专业群内外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机制的构建,旨在推动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形成。通过深化“校企社政”合作,不断优化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推动高职“药械化”经营与管理专业群教育模式的创新,为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协同创新模式在创新活动中广泛存在并日益发挥出优势作用。几乎所有协同过程都会有冲突产生,实践表明随着协同程度的不断加深,冲突的治理成本已经成为协同组织的主要成本之一。本文基于任务冲突的视角研究分布式协同创新的冲突产生机理,以期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冲突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主体为视角,探讨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我国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循环经济园区如何实现协同创新的问题,本文基于三螺旋模型构建了循环经济园区主体及要素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为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及路径,为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的全面、持续与深入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电信产业申请并授权的合作专利为数据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间协同创新网络,并识别影响组织间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内生网络构型,以及外生节点属性两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实证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网络是组织协同关系社会化特征的体现,其形成受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协同创新网络中,边结构表现出显著的稀疏效应,网络多涌现易于形成资源共享与交换的星型结构和三角结构;网络中组织的合作开放度和区域同配性,能够增加网络节点间的连接概率,而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力与组织类型同配对网络中新合作关系的形成,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