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莹莹 《经营管理者》2013,(16):265-265
本文从三农政策出发,分析山东淄博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及对农民消费支出和生活水平的影响,探究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永昌 《决策》2006,(10):30-3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出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提法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农民的重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实践上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一直抓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业没有根本的改观,农村还是山河依旧,农民的收入仍是长期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3.
薛万博 《领导文萃》2011,(11):29-32
近几年,因官员"非同凡响"的雷人语录而引发舆论风波的"说话门"事件层出不穷。两年前,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实施的民意调查中,针对中国官员的"说话问题",有63.7%的人希望官员能"少打官腔";有57.1%的人希望官员"不要想当然地"信口开河;有68.8%的人希望官员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互相推诿";有91.8%的人则强烈希望官员少说众所周知而又了无新意的套话、空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农业银行为例,通过对其"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实践的调查分析,对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探究,在揭示现实问题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研提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三农”问题 1、农业人13多,农民增收困难。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1年的12年问,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由1375.7元增至6859.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1,而同期农民人均收入由602元增至236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仅4.3%。尤其从1997年到2002年农民收入持续下滑,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农村的消费需求明显不足,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矛盾和主要壁垒。  相似文献   

6.
王玉珍  周贤山 《决策》2009,(11):38-39
既要落实国家政策完成上级任务,又要维护农民个体利益以维护农村稳定的局面,基层干部面临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7.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万家富;农村定,则天下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领导者》2006,(11):37-3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要求,齐河县邮政局坚持围绕大局,创新业务,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渠道基础、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在服务“三农”中加快发展。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县群众的一致赞誉。齐河县委领导作出首要批示:抓好“三农”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针对浙江省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三块地"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累积的产物。但是,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三农”问题主要是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的问题,那么现在的“三农”问题已从单纯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分配、公平待遇为核心的社会经济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关乎全局的问题。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正确地认识“三农”问题,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与对策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提出了着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长期未解的“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有关“三农”问题的理论和现实的分析,指出以往“三农”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强调只有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才是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张道刚  夏仕应 《决策》2003,(5):26-28
有人说,为农民给高层领导写信,建国以来有三个人,粱漱溟、彭德怀、再就是李昌平。当然李昌平似乎是最幸运的一个。 秦朔说,读李昌平,常常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共鸣、一种眼睛和心灵同时被灼伤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查英 《决策》2013,(10):44-47
“三农”是中国发展的底色。相比20年前,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无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是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来看,农民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杨树成 《决策导刊》2005,(11):33-34
近年来,垫江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以“三百工程”为重要载体,全面实施“重农”、“支农”、“扶农”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增加值9.32亿元,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针对抓好"三农"档案、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出系列要求、下发系列文件,落实"三农"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是县档案局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将从"三农"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性入手,简单分析落实"三农"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09,(8):78-78
《大气候》是李昌平的新著。2000年,他“上书”朱镕基总理,喊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一个草根加基层官员的身份提出了“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的疑问。接着他就写了本书《我向总理说实话》,名声大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这决定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经济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市场需求不足;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农村出现了诸如干群关系紧张 ,社会矛盾增加等不稳定因素。这不仅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而且可能引发种种矛盾 ,危及社会稳定 ,已经成为中央新领导集体和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入手 ,探讨“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三农”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需要作新的界定:农民己不仅是指那些居乡守土的农户,还包括大量进城入企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农村从传统的乡镇拓展到整个县域,县域经济成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决胜领域;农业也不冉是纯粹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而是产业化、现代化、科技化、合作化齐头并进的大农业。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视角看,金融服务的对象和领域也相应发生了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方式因此面临着革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它在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使农村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