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不一定     
头发留得很长甚至扎了辫子的,不一定是女人;头发剪到耳根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男人。 成功者,不一定是能人;失败者,也不一定就是庸人;  相似文献   

2.
斋及 《山西老年》2014,(12):25-25
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金岳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栽光溜溜。”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相似文献   

3.
“绍兴和议”南宋方面的主要决策人是赵构不是秦桧,我虽已有论述[1],但尚未尽其说,我觉得下面几个问题还有论析的必要。一、赵构不是庸人持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是“绍兴和议”南宋方面的主要决策人说者,尽管也说赵构不是庸人,但实际上是把赵构看作笨蛋,看作是秦桧股掌之上的玩弄物[2]。因  相似文献   

4.
“辫子”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保守性特征的典型概括的结果,是鲁迅情感和思想借以表达的对象物,它使鲁迅作品讽刺和幽默的色彩更加鲜明,也体现了鲁迅创作中取材与加工的个性特征,研究“辫子”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可以加深对鲁迅作品美学及思想意义的体验与理解。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常在主题意象中蕴含或喻示其判断与理念,“辫子”意象暗示和表现了多重意义,其中主要否定“铁屋子”里昏睡的国民的浓重的奴性意识,即否定国民的缺乏独立意识、不把人当人看及性格中的卑怯和巧滑。“辫子”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呈现当然源自鲁迅一生与辫子所有的文化、心理和情感上特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唐君毅虽然认同民主政治是现代社会最优良的一种政治制度,但是对民主政治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唐君毅认为民主政治在根本上有一“内在矛盾”,在起源上有“不干净处”,其选举有可能使庸人当选,甚至有使人走向物化和平面化的危险,因此主张中国在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同时,要自觉地用中国传统的优良制度去克服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电影《建党伟业》中有不少与辫子有关的情节与意象,这些情节与意象从1911年毛泽东理发延续到1920年辜鸿铭离开北大,贯通于《建党伟业》所叙历史。《建党伟业》中的“辫子”意象既是满清兴亡的标志,也是新旧体制与文化更替之象征。《建党伟业》中的“辫子”意象在材料取舍、线索拟建、人物塑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制作者们运用特定的影像技术,让“辫子”意象与其它类似的意象一起来实现既定的叙事目标。对这样的意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电影中的人物、事件与电影创作的原初意旨,也提醒观众对待传统与历史应有相对宽松与辩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爱枪俄少女     
阿景 《21世纪》2010,(1):23-23
在“莫斯科第九女子寄宿军官学校”里,小小的纳斯雅·格莱齐妮科娃今天的第一堂课里就是学习如何分解一杆AK-47步枪。在楼下另一间教室,一整班绑着辫子或扎着马尾的11岁女孩,正在练习如何使用手榴弹。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根,树才枝繁叶茂,葱郁参天;有根,草才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也有根:情感的“根”、事业的“根”、生命的“根”、文化的“根”、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0.
海外了望     
乌拉提的烈科达镇,少女一律戴帽子,但一旦出嫁就只能光着头了。巴西拿坚斯城的女子,婚后必须戴帽子,但那帽子的“偏向”有讲究:偏向右侧的表示丈夫还健在,偏向前额的则就是寡妇了。法国有一个地区,公开物色对象的少女,通常是带一把紫色的雨伞,这样,欲求偶的男子就可以一目了然。刚果的旁德族,女子如果把头发梳成一根根向上竖起的短辫子,中间空出一道“小壕沟”,那是未婚的标志。在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姑娘们如果把一朵鲜花别在左耳上,那是表明她正在寻找对象。如果放在右耳上,则表明她已有了意中人,或已出嫁。  相似文献   

11.
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彼此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千姿百态的人间万象,透过人们多棱镜似的心灵折射出迷人的风景。观览山川草木,感悟世态人情,需要一双多维的视眼,固守一隅,狭隘偏执,往往是庸人的作为。苏轼曾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事物,我们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湘西自治州州委和州政府提出了以“山地开发”、“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新增长点,发展本州经济的方针。本文依据这一思路,对如何开发山区资源谈点看法。山区开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思路三个新增长点构成了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促使本州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们不妨作一形象化喻:本州经济发展是一株大树,“山地开发”是其树根和树干,“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是树枝、树叶和花果;枝叶依托根子而长,又制造营养来肥壮根于;于是,根于肥壮、枝叶繁茂、花果丰美,一派欣欣向…  相似文献   

13.
1971年,我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我插队至一位亲戚家,论辈分那位亲戚是我的叔公,他当时是生产队的队长。鉴于我初来乍到,不怎么会干农活,他特地指派了一位干练的姑娘做我师傅。姑娘小名叫玲玲,性格活泼开朗,为人热情大方,她的外表长相正如那首《小芳》歌里所唱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的小说中通过道具就可以看出人物形象的不同身份与性格甚至是最终命运。《祝福》里面的祥林嫂最后一次到鲁镇时拿了根下端开裂且比自己身体还长的竹竿,正是她此刻处境与未来命运的征兆;《药》中的人血馒头、《风波》中的辫子和《秋夜》中的枣树等都具有揭示人物命运的作用。鲁迅特别善于将一种常见的事物作为展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道具,激发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开心电话     
佳佳发现了一个秘密:打电话时只要连拨十个零,就能听到一个亲切的声音。“你好,这里是开心电话,我是开心阿姨。”“开心阿姨,你好!”佳佳像老朋友一样说,“上课的时候,坐在后而的大奇老是揪我的辫子,讨厌死了!”“哦,这说明他喜欢你。不过这种表达方式可不大好,你应该帮他改正过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大奇又揪佳佳的小辫子。为了不影响大家,佳佳没理他。可是一下课,佳  相似文献   

16.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80页“军阀割据的局面的出现”一目中说:“1917年6月,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的争执为理由,带领他的‘辫子军’5000人进入北京”。我认为,进京的“辫子军”不是5000人,而是3000人。谢本书在《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一书可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二时,张勋把驻扎在(北京)城外的三千辫子兵放进城内,全城实行戒严。”七月十一日,段祺瑞率讨逆军进逼北京,三千辫子兵一触即溃。蔡冠洛编著的《清代七百名人传》中说:“(张勋)提步卒三千入都。五月,复辟成。”显然,进京  相似文献   

17.
记得五岁那年,我刚学会编辫子,见什么就编什么。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在院子里乘凉,爷爷舒舒服服地躺在凉椅上。不安分的我动起了“坏心眼”。对,给爷爷编胡子!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瞬间     
50年前,一个雨季的黄昏,她拖一根油亮的大辫子穿过小巷去打诲油,空气里弥散着白兰花的香味.住在巷尾的太嫂打趣:"美芹,你越来越漂亮了!你姆妈留你不住了."于是一朵红云就飞上了脸颊.柜台后站着眉清目秀的他,呆望着那根大辫子飘近又飘远,她羞得从不回头,只是偷偷使劲握住温热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晚年的歌德明确表达了对拿破仑的敬仰和崇拜,塑造出一个“乌托邦化”的拿破仑形象,其原因首先在于拿破仑对歌德有着“知遇之恩”;其次在于拿破仑是个天才,而歌德恰恰推崇天才;再次在于歌德将拿破仑当作批判德国现实、建构德国未来的一面镜子;最后在于歌德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反对民族仇恨,呼吁用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世界。透过歌德塑造拿破仑形象的四种动机,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身上“庸人”和“天才”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木桶能够承载多少重量的水并非取决于最长的一根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一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联系实际,如果把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比作一个“木桶”的话,那么当前最引人瞩目、令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那最短的一根木板,就是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