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一个同学聚会上,有位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抱怨她东家的不是。女孩说,那东家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夫人,经常指责她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对。我跟她聊天,她又说我的法语发音不准。  相似文献   

2.
阿茂年初从乡下出来打工,一直在金花街当保洁员,专职负责收拾整条街道住宅楼的生活垃圾。他的手机是一位老乡转让给他的,花了他600元钱。实话说,阿茂当初还真舍不得。但那位老乡说了,连手机都不配备一部,怎么在城里混呢?阿茂想想也有道理,只得乖乖地掏出了钱。  相似文献   

3.
忠诚 理应双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人事经理沙龙上,一位人力资源总监讲了一个笑话。他说,有一个由欧美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来中国考察。代表团参观了某企业的员工餐厅,看到员工们吃得很差,代表团成员毫不客气地说,给员工吃这样的饭菜,大伙可以不干活。接着,代表团又参观了车间,看到工人们懒洋洋的样子后,代表团成员气愤地说,都这样干活,根本就不该  相似文献   

4.
正办公室中总有那么几个人不受大家喜欢,他们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总之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嘴上没个把门的,浅得就像一个盘子。有四种不受欢迎的白领的特征,仔细阅读,看你占有几项。如果有,请尽快改正。第一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却瞎做几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总有些杂务,如打开水、扫地、擦门窗、拿报纸等,这虽然都是小事,但也要积极去做。如果你同事  相似文献   

5.
石头出生后,石头妈有了一句口头禅:该死的石头,当初我就不该把你生下来!每次她为什么事不高兴的时候,就会指着石头这样发泄一通。 但不管石头妈怎样说,石头都不反驳,只是嘿嘿地笑,然后默默地做他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6.
逝者:郭淑玲性别:女享年:70岁籍贯:河北易县生前职业:医师生前住所:朝阳区劲松中社区郭淑玲生前是一名医生,老伴李铁珊说,她“从来都是尽心尽责”。20世纪60年代,郭淑玲上山下乡参加了医疗队,在河北衡水为了救助一位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老乡,她没有犹豫,直接口对口地为老乡做人工呼吸,使老乡恢复了心跳。劲松中社区居委会的汪学荣说,郭淑玲退休后,从一名职业医生变成了一位社区的义务卫生员。邻居们谁家有人得了病,都会想到郭淑玲。住在对门的邻居魏女士记得,儿子身体不好,但从出生到现在,19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去过医院。不管多晚,郭大妈都…  相似文献   

7.
书里书外     
仲利民 《社区》2014,(29):7-7
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忘年交,他是一位读书人,虽然不能说才高八斗,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担当得起的,他的作品写得深沉大气。好久不见,原来很闲散的他却是意志消沉,目光呆滞,他缩坐在一张旧椅子上,对我的到来近乎漠然。老先生原来很喜欢我去看望他,每次都是与我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而现在却变了模样。  相似文献   

8.
狗的忠告     
一只原来十分本分的猴子,近来却每天晚上都偷偷地到农夫的庄稼地里刨花生吃。 狗发现了,堵住它说:“偷盗可耻,你不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考场     
从前,有一位国王到偏远的乡间旅行。路上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底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觉得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  相似文献   

10.
仲文天 《社区》2009,(32):8-8
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忘年交,他是一位读书人,虽然不能说才高八斗,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担当得起的,他的作品写得深沉大气。好久不见,这次会晤,却发现原来很闲散的他有点儿意志消沉,目光呆板。他缩坐在一张旧椅子上,对我的到来近乎漠然。老先生原来很喜欢我去看望他。每次都与我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而现在却变了模样,让我大为纳闷又吃惊不小。  相似文献   

11.
正几十年的时间,不经意间,冯仑成了一个标本。他极富生命力,兼具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特质。他通晓官场的游戏规则,也了解政治和政策的不可逾越的底限,他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及哪些可以做了不说,哪些可以说了不做,哪些既不能说也不能做。  相似文献   

12.
品味时尚     
有个铁匠一次抱怨说:“我过得不好,我的工作太热了。我想做块山上的石头。那里一定非常凉快,因为那里有风吹拂,有树遮荫。”一位掌管万物的智者回答:“去吧,做个石头。”于是他就成了高处山边的一块石头。碰巧一个石匠来到这里找一块石头。当他看见那块曾经是铁匠的石头,他知道那就是他要找的那块石头。  相似文献   

13.
感激生活     
一位在西藏边防线上服役10年的老同学转业后,分到地方的一个工厂做搬运工。朋友们都为之叫屈,可他却干得有滋有味,十分快乐,常说感谢组织上的关怀。一年后,工厂转制,本来他有条件要求调动工作,可  相似文献   

14.
诗意生活     
夏立群 《社区》2012,(2):5-5
作为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当代文化人物,冯骥才绝对是一个异常繁忙的人。涉及多个工作层面——文学、绘画、文化、教育。而对每个层面,他都做得那么投入、那么出色、那么令人叹服。这需要怎样高超的学识、过人的精力和体力啊!他说自己总是不断变换角色,在各种思维之间游走。他认为,在不同思维的变幻中。感觉很美.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王玉兰 《社区》2011,(9):20-20
一天,社区办公室来了一位姓姚的女士,一进门就问:“谁是管司法的?”我说:“我是,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我这一问,把这位居民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家住五楼,我们楼上六楼的卫生间经常漏水,已经漏了十年了。最近我家装修了,我不止一次对他们家说,‘大哥,我们家现在装修了,你把你家卫生间的防水重新做一次,可别再漏了我家新刷的墙,漏湿了还得重新刷。’他每次都答应得十分痛快,但就是不修。  相似文献   

16.
眼界     
有一位非洲的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酋长说得并没有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6,(12)
一位叫卢旭东的河南小伙子在北京三里屯菜市场摆摊卖菜。尽管他每月靠勤扒苦做,也能挣一千多元,但干了5年,却只能养家糊口。一天,卢旭东卖菜时,发现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在他的菜摊前认真地挑选一些看上去精致小巧的菜,他很奇怪:中国人都喜欢挑选个头大的菜,老外为什么却偏偏挑选小的呢?后来,一些老外来买他的菜,也是要个头小的。他就多了个心眼儿,特地请了一个大学生老乡,用英  相似文献   

18.
笑话与幽默     
父与子 一位父亲正跟他7岁的儿子讲睡懒觉的坏处。最后,他做结论说:“记住,鸟儿只有起得早,才能捉到虫子。” 儿子不服气:“那么,虫子起得早不就太傻了吗?”  相似文献   

19.
第一种声音:老师祝福的声音 在我们的青年画家群体中,油画家张安君属于去留无意、自得其乐那种,他年纪不大,但身世曲折、少年艰苦的生活使他饱尝了人世的磨难,所以他可能比我们任何人都更能体会到画画的快乐和幸福。 安君多少年来,在同生命和厄运抗争中坚持画油画。起初,没人说他画得好,也自然没人说他画得不好。在我记忆中,他固 执地学习油画,左一张右一张,从不间断地画,也时不时推出一 些力作。画风写实,擅于用超写实手法,细致深刻,并能不厌其烦地画到自己高与为止。他注重作品的情节性和可视性,这与他的童心有关。在省内…  相似文献   

20.
善良的苦恼     
妹妹大学毕业后,去报社做了编辑。有一天,一位老同志来送稿子。稿子写得太差,读都读不下去,自然不能用。妹妹尊重老人,不好意思直说。她让老人先坐下,给他倒上茶水,说些您老身体好之类的话,然后委婉地说稿子文字上不太通顺,内容和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