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叶集》蕴含丰富的诗学信息。郭沫若等在《三叶集》中有关"人格忏悔"的探讨,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场",一个反思性"内面"得以登场。在诗学意义上,这标示着现代抒情主体的裂变与生成。《三叶集》建构的诗学观念在诗集《女神》中得到具体显现,二者构成互文性文本。《女神》显著的艺术特质是以抒情为本,确立了抒情的诗学本体地位。《三叶集》与《女神》共同推进了抒情主义诗学的建构,在早期新诗观念的建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居正一生创作了与《赤壁赋》相关的诗文作品多达百余篇。这些作品大多呈现出“抚今怀古之追思”“道仙佛禅之认同”“徜徉山水之风流”等共同主题。《赤壁赋》的东传引发了朝鲜古代文人遍学苏诗、吟咏赤壁的文学效应。其宁静隽永、淡泊超然的艺术风格契合了朝鲜朝文人以“深远闲淡”作为诗文品评的标准。《赤壁赋》在朝鲜所引发的文学效应和美学效应是“自我”与“他者”对话交流的产物,朝鲜古代文人创作的一系列《赤壁赋》题诗则是文本生产性活动的回响。  相似文献   

3.
庞德认为中国的儒学思想正是医治西方社会通病的良药,是构建西方和谐社会的理想手段.他希望中国儒学能翻译到西方世界,从而重新建立人与社会的理想秩序和社会价值体系.庞德在翻译《论语》时并不强调对原文一对一的忠实,译作以理想化创作为主.从《论语》英译史来看,庞德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自庞德开始,《论语》的英译逐渐淡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步入了文化多元化主义的新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4.
文学经典《庄子》一书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蕴,其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具体肯定而抽象否定;他以丑为美,审丑是为了审美;他推崇自然之美;但重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结合。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及世界是《庄子》审美意蕴形成的主要原因。《庄子》审美意蕴的价值应一分为三:一是庄子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二是《庄子》文本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三是读者接受视野中审美意蕴价值。三者异质同构,分别从不同方面共同建构了内涵丰富、审美价值多维的《庄子》文本。《庄子》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问题,阐释"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李渔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难得的全才,于文学艺术有多方面的建树。作为小说家,他著有小说集《十二楼》;作为戏曲家,他著有戏曲集《笠翁十种曲》;作为诗文作家,他著有诗文集《一家言》。李渔不仅在各种体裁的创作上有广泛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他从丰富、深厚的艺术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些有关文学艺术的理论命题,涉及到有关文体的审美特征,冲破了传统儒家文艺思想的桎梏,在近古时期的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观李渔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理论,我以为最有研究价值的还是他的文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它们在中国文  相似文献   

6.
历经人生的坎坷磨难,庞德视《大学》为一部光芒四射、经世不衰的经典之作,且具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他大量使用轻松活泼的现代语言进行翻译,从而创造出生动直观的形象,这又契合了他的意象主义诗学主张。本文循着庞德《大学》译本的字痕墨迹,结合其语言观和翻译观,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观操控翻译的角度综合分析、评价了庞德的《大学》译本,阐明其翻译目的和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社会结构、历史情境与阐释主体的各种隐喻关系是文化诗学批评的研究基点.文化诗学的理论体系,将历史性的文学文本放置于文化生产的流通网络,提倡作为"文化过程"与"社会能量"的历史文本观念;将文化性的历史阐释放置于文化再生产的流通过程,建构作为"社会生产"与"能量流通"的文化文本理念.借助文化产品与社会能量形成的历史活动链,文化诗学在历史文学的诗性空间呈现出一种面向文化生产过程的文学史话语.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古典艺术对庞德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影响.庞德从中国古诗中找到了他意象派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一兴喻,也从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和再创作中印证和丰富了他意象主义的诗学思想,同时他还从中国古诗中为他的诗歌引入了大量经典意象;从中国汉字的象形性特征中,他找到了他理想中理性和感性瞬间结合的表达手法,创造出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的经典诗歌意象,而且还找到了对意象漩涡理论的最简洁也最富有表现力的范例和理论支撑;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和对意境的处理促进了他意象和意象漩涡概念的形成,催生了他关于诗歌意象要主客观结合的诗学思想,推动了他诗歌意象中的色与形、情与景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文学理论:当前危机及其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学理论的哲理化倾向导致了文学理论失去了解释文学的现实功能,因为它从根本上脱离了文学文本自身而与哲学结为了同盟。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下文学理论出现了"失语"和"失效"的双重危机。因而重建回到文学本文的本文诗学是文学理论应对当前危机的一条可行道路。重建本文诗学有三种基本的途径:文本细读法、本文批评法和兴辞诗学的方法。重建本文诗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一方面服务于作家的创作,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复理性诗学的诗性,使诗学真正的回归到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10.
卞良君 《学术论坛》2006,(11):149-152
"合观"是中国本土原创性的诗学概念和论诗方法,在古典诗学领域中由来已久,并且被广泛运用."合观"的作用是在开阔的审美视域中整合文本资源,在努力开掘每一个文本资源所拥有的文化、艺术蕴蓄的基础上,揭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释放出更加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审美的信息."合观"本源于先民系统型整体思维方式,它引人注目的"比较"的因素,具有现代诗学的意义和价值,表明中国人之接受西方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非是盲目"追捧",乃在于其文化心理结构的预设和期许.因此,在古典文论价值重建的今天,不应忽略"合观"这个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庞德在《诗章》中大胆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现代社会经济与道德的腐败与堕落的最根本原因是贪婪。高利贷的动因是贪婪,而高利贷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贪婪破坏自然生态,贬损了劳动的意义;贪婪是战争的罪魁祸首,而战争以戕害生灵、践踏艺术为代价,为不义者聚敛财富。庞德对西方的理论与宗教抱失望的态度。他非常欣赏儒家思想的财富观,认为只有儒家思想才是济世之道。  相似文献   

12.
闫立飞 《江淮论坛》2007,4(3):154-159
文学经典是文学史构成的重要基点。在互文性的视域中,运用历史诗学理论探索文学经典问题,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一是维谢洛夫斯基与巴赫金的本质主义的历史诗学观念,他们认为“传统”在文学中具有决定意义,文学经典由于承载着丰富的传统内涵,在历时的纬度上,它在与传统的互文运动中便呈现出永久魅力特征。二是海登·怀特的后结构主义的历史诗学观念,他在共时性文化系统中探索文学经典的建构作用,文学经典的力量体现在它与其它符码的跨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之中。两种历史诗学观念构成对立与补充关系,它们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文学经典的永久性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从《归田诗话》看,瞿佑因早年耽于诗歌学习而形成了良好的诗学素养。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流露出明显的炫才意识,将自己的诗学素养在小说中作了不遗余力的展示,从而使《剪灯新话》成为“有诗、有歌、有词”的“诗文小说”代表作,并使其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带有浓郁的自况意味。就题材而言,《剪灯新话》多“依红偎翠”之作,显示出瞿佑尚真主情乃至带有浓郁俗艳色彩的文学观念,而这与杨维桢在文学上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闫霞 《北方论丛》2010,(5):23-27
与南宋以来诗学只是有文本转向的倾向相比,明代诗学明确地发生了文本转向,由原来以文学观念、创作理论为核心转向以文学文本的研究、批评为主.这种转向,不仅是自身发展逻辑的结果,更与明代较以往更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文人文学活动的实际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帝王极力黜夺文人的文化身份及禁锢其思想,而文人们在当时政治、经济环境下个体意识却日渐凸显,最终凝聚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并且显示出自觉的艺术精神,这些是明代诗学转向的重要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关联与界限--重识文化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到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化诗学关注历史,并关注形成历史的各种文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化诗学的批评家将文学文本确立为社会性文本,并使得原来似乎更多地只是文学领域的专有概念的"文本"概念几乎是无限地扩张了,他们的批评实践跨越了艺术性产品和其他别的种类的社会产品或社会事件的界线.在"文化解读"的实践过程中,文化诗学的批评家热衷于关注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相互"流通".但是,在建立起文本的关联之后,并不意味着审美话语与社会话语真的失去了界限,真正的"文化的诗学"要解决的任务可能还是无法避免界定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王勇智 《学术探索》2013,(3):103-107
摘要:早在东方主义概念提出之前,关于如何评价庞德《华夏集》与中国诗歌本来面目的关系,艾略特就做出过评价,该评价与半个世纪后的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不谋而合,认为《华夏集》并非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集,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中国学者钱兆明对这种观点不满提出了东方主义新韵内涵,认为中国不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他者而是对20世纪的英美文学现代主义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东方主义的概念的运用的确应有诸多的限制条件,否则就变成了生搬硬套欲加之罪。庞德本身是东西方文化相遇的典型范例,对他的评价不可将东方主义概念简单加以套用,更不能据此抹杀他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渭清 《社会科学家》2012,(8):147-149,153
《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其文本中涉及了子孙之孝、兄弟之睦、婚姻之好、宗国之忠、天人之和、君子之德等诸多伦理范畴;《诗经》作为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其深厚的伦理价值意蕴植根于周人农业血缘宗法社会的文化土壤,是人类固有的游戏精神、诗性智慧和宗教伦理结合的产物;《诗经》在周人特定礼乐文化生态中形成的将审美与道德紧密绾合的特点,对古代道德和审美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奠定了中国审美文化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向度,这对于今当代中国诗学走出拘囿于个体"唯美"的无病呻吟,探索诗学精神价值重建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站在“彻底的”和“一元论的”社会学诗学的立场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科学”体系,他认为:作为一门意识形态科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是这一结构里面的各种正在形成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及其艺术功能。对于文艺学来说,这个界定具有本体意义,当下文艺学研究的视野在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思维这两个环节得到了扩展:前者把文艺学对象理解为开放的处于诸文本对话关系,而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作品,这样建立起文本艺术结构的历史意识,从而形成历史诗学;后者则建立起开放的和对话的思维,在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过程中呼唤意识形态环境里其它文化种类的参与。文本界限被打破意味着跨越文本进行文化诗学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源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西方诗学,重视文学摹仿外在现实世界的作用,注重的是文学文本的独立性,而消解、漠视创作主体的独特地位;中国理论界则以"诗言志"这一命题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注重创作主体与作品之间的相融与相依,强调"心"与"物"、"情"与"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认为对主体的研究是顺利地进入文本、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有效路径。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视野来审视理论界关于"作者之死",我们就完全可以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对待这一论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对"作者之死"这一命题所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1):72-78
作为宋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吕祖谦对宋代诗学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以《门人所记诗说拾遗》作为分析文本,我们发现他立足于传统诗学的"诗人之心",在日常的创作和教学中,发明了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个途径来发掘构建具有更深层次意义的"诗人之心",这对宋代诗学思想的形成和完善,无疑具有不可忽视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