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政府权力体系重心的转移,即政府权力体系的任务和运行方向有序地从一个重心转向另一个重心,其目的是建设公共性和服务型政府.公共政府和公共治理体制的建设和建构包括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多元的合作治理体系的建构、公正成为公共政府和公共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原则.政府原有的功能结必须调整和转变.政府权力的三个转变:社会领域,从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转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经济领域,从计划管理和微观管理转为宏观调控;政治领域,从政治统治转为对利益矛盾和阶级阶层关系的调解.政治统治功能的两个弱化:极度弱化阶级斗争和专政的阶级斗争功能;弱化"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政府公共权力功能的四个强化:强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创造;强化公共服务;强化公平分配;强化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后工业化社会公共行政的新型形态,是我国在继经济建设型政府之后人民企盼的、也是执政党和政府需要努力建构的更好、更高形态的公共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建构的核心是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在发展新型电子政务的基础上,促进政府治理从强调经济管理转向关注民生社会建设和展开新型公共服务.因此,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运行流程再造必须紧紧依循新型公共服务和民生社会建设两个维度;必须依次经历完善传统服务流程和构建新型公共服务流程两个渐进阶段;必须兼顾实体性和虚拟性两种类型流程的再造.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选取1992~2006年的数据,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的比重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从1998年开始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表明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的重点从经济建设领域转移到社会服务领域,地方政府的职能已经开始转向社会性服务.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突出以民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中心,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意味着政府要由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5.
政府介入会展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文章阐述了我国政府在会展业的起步、变革和发展三个时期从强势主导到逐步弱化的过程,分析了政府介入会展业存在宏观调控上缺位、中观协调上越位、微观操作上错位等问题,指出政府干预应该方式合理并且尺度适当.政府应当逐步从会展业的前台退到后台,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构建促进体系、强化行业协会建设、推动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等方面多下功夫,以利于促进我国会展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栾平平 《理论界》2013,(10):71-74
公共行政从19世纪末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公共行政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了解公共行政变迁的背景,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詹国彬 《天府新论》2009,(3):98-104
为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宁波市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打造一个精简、高效、廉政的服务型政府,形成了"4E"模式,即经济战略、审批战略、电子政府战略和效能战略,各战略的终极指向都是公共服务.从对宁波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想取得理想的突破,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即:谁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服务,怎样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如何保证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政府的使命在于创造治理,促进发展。作为发展的推动者,政府唯有不断地革故鼎新才能应对一个超大社会急剧变革的需求和挑战。新中国建立以后,基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段、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其他约束条件,中国政府的职能轴心进行了三次转移,职能形态经历了两次转换,形成了不同的政府建设取向,即以政治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社会职能向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职能转换,取向于经济建设型政府;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职能向以社会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政治职能转换,取向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新时期,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之根本,不仅在于完善自身,更在于结合市场与社会,创造一个有机和有效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国家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民间组织的成长是现代社会发育的重要体现,它与政府转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基于此,政府应该把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造新型的公共事物的治理结构与治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文章从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加快体制创新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履行公共职能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术界研究服务型政府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研究拓展阶段、研究的系统化与创新阶段。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涉及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缘起、基本概念以及与传统政府模式的区别等问题;研究拓展阶段的重点集中于基础理论、经验介绍、实践分析以及宏观思路与具体路径四个方面;2008年以来,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进入系统化和创新阶段,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为三条主线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整体性治理。服务型政府研究进一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是:第一,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本土化研究;第二,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法治引导;第三,构建多元合作的治理机制;第四,研究方法上价值研究与工具研究并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协同。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经历了两个转型历程,即从服务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以及从服务型政府到现代治理体系的转变。借鉴亨廷顿和徐湘林的政治发展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根本上是推动意识形态变迁和民众认同需要的结果,从服务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则更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理性追求影响,而从服务型政府转向现代治理体系则是政治领导层偏好和战略意志的结果。而对于时下所热烈讨论的现代治理体系,除了学者所倡导的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机融合的合作治理网络以及强化国家现代制度体系建设外,本文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党的权力组织结构建设,同时要重塑党的公信力和国家权威,由此奠定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前后,小平同志主要从政治角度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把党内民主、人民民主的恢复和建设放在首位。第二阶段:1986年6月至11月,小平同志主要从经济角度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旨在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清除障碍。第三阶段:1987年1月至1992年春,小平同志主要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目的是争取一个稳定的环境。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其落实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贯穿了实事求是的一贯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管理主义到服务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基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念国 《江汉论坛》2005,2(6):77-80
公共行政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阶段和新公共管理阶段,现在又向新公共服务阶段演进。传统公共行政以古典管理主义为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以新管理主义为理论基础。当代公共行政以新公共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其理论基础是服务主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与文化背景及经济与政治体制的不同 ,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难以在中国简单地复制。为了切实全面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中国政府需要实现从国家本位、官本位到公民本位的的理念转变 ,从整体系统论到总体系统论的管理哲学转变 ,从传统政府管理到民主政治与公共行政的体制转变。论文最后给出了一类中国现实政府管理问题的上述理论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重塑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河 《兰州学刊》2006,(9):101-104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执政为民”理念和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诉求。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重塑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公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使政府治理范式由以政府为中心的管制模式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型。以“顾客”为服务导向,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公共服务手段的电子化,实现财政体制由投资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时代的政府角色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典型国家政府角色的演进,与其说是观念和价值规范的产物,不如说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时代,“发展是一种社会转型的过程”的观点正得到认同,“更好的治理,更好的服务”已成为各国政府改革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基于公共服务内涵的三重性,将中国定位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型国家”。当前,“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及政府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要求树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以规制治理为手段”的理念,建设综合了民族和时代特色的“规制—服务型”政府,提升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完成从“发展型国家”向“服务型国家”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行为外部性的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政府行为外部性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行使公共服务职能以弥补市场缺陷的副产品 ,它是由政治过程产生 ,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或产权控制从而间接改变市场性外部性 ,造成相应的成本和收益转移的现象。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认识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对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兴区域的管理经历了单一出口贸易区管理、生产加工区管理、复合功能区管理和城市化管理四个阶段,表现出从功能区管理向全面的城市综合管理迈进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新兴区域城市管理呈现出集权、政府主导、强示范效应等特殊性,国际化差异明显,新兴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功能的开发,而是应越来越注重新区域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创新,从而带动新兴区域对城市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产业化经营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和运行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媒体产业化经营意义重大;同时正确认识媒体属性和运营规律,也是我国政府深化传媒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从分析新时期政府和媒体的性质、地位入手,提出变革中的政府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仍需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和对媒体的管理,而媒体也能够以企业组织形态经营,以利于产业化发展和全面实现其政治、社会功能.在上述前提下,文章从改革中的角色、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微观经济运行等四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当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国亮 《天府新论》2010,(2):82-86,94
在统治型政府中,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是作为统治职能的补充而存在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政府的管理职能随之替代了统治职能,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的管理先后经历了自由主义的政府管理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管理两个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政府管理面临着危机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自治力量成长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新问题。面对政府管理的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要面向未来,不断开拓创新,既要吸收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正确看法,又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应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吸取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